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黄精属五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安徽产黄精属(polyyonatum mill.)五种七个居群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对获得的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1)七个居群植物可明显分为5个有效种:Al和A2为一种,B1和B2为一种,C,D,E分别为三个不同种,此结果与有关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2)酶谱特征显示居群间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三种作物中POD、ATPase同工酶的变化与低温忍耐的关系,我们将三种作物幼苗在0—4℃低温下处理1周,然后检查三种作物根系中的POD、ATPase同工酶,结果发现,低温处理下的三种作物根系中的POD同工酶谱带减少,该同工酶的变化与作物的耐低温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分析比较了新疆黑冀地鳖polyphaga obscurachop和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种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地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酯酶(EST)同工酶的两种地鳖中的活性均较高,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活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的7个种及2个变种(甘草、无腺毛甘草(变种)、光果甘草、腺甘草(变种)、胀果甘草、科氏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和刺果甘草)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而各种间的酶谱具有明显差异,2个变种和原种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前人对甘草属种闻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350冷连轧机张力仪检测不准,压头、轴承及导杆破坏严重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后果,并从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标定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本工作对张力仪设计改进及正确使用,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泰山赤磷鱼酯酶同工酶(EST)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泰山赤磷鱼早期发育不同时期(未受精卵、受精卵、原肠晚期、色素期)和成体眼、脑、心、肌、肝、肾6种组织酯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泰山赤磷鱼酯酶同工酶在未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时期均表达,并且酶谱和酶活性有差异,该酶的激活时序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密切相关;(2)泰山赤磷鱼酯酶同工酶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与组织来源和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5种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类型及特点,分别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和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innata var. auriculata) 5种蕨类的叶柄或根状茎维管束进行离析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显示: 1)5种蕨类植物中都有导管分子存在,耳叶金毛裸蕨除具有导管分子外,还有管胞; 2)导管分子普遍具有多穿孔板,穿孔板以梯状为主,偶有网状,但没有单穿孔板,各种蕨类的管状分子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纹孔膜残余; 3)蕨导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明显,存在网状穿孔板,并具有纹孔二型性现象,以及多孔性纹孔膜和凹槽结构; 4)银粉背蕨叶柄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根状茎导管分子的侧壁之间以"脊"状结构相隔; 5)华北薄鳞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不连续穿孔板,根状茎管状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鲜明; 6)荚果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网状-梯状混合型穿孔板; 7)耳叶金毛裸蕨叶柄中同时具有导管分子和管胞,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 8)与被子植物相比,蕨类植物导管分子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原始性.  相似文献   

8.
首次将箔带轧机辊系结构视为三维多体接触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轧件的塑性行为予以理想化,运用有限元法成功地求得了辊缝中力场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这为箔带轧机设计、轧制工艺优化和板形控制等提供了一个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图4,参5.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稻两个杂交组合三个性状的遗传特点和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水稻酯酶同工酶12A,过氧化物酶15A和叶鞘颜色分别受三个基因位点(ESt—3,Pox—4和Psh)控制。三个性状间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三点测交结果表明,控制上述三个性状的基因间的排列顺序是Psh~Est—3~Pox—4。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Psh~Est—3之间5.6,Est—3~Pox—4之间13.5.  相似文献   

10.
5 种动物LDH 和SOD 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SOD和LDH同工酶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显色的方法,电泳分析鲫鱼、肥螈、黑斑蛙、中华鳖和北草晰的心、肺、肌和皮4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LDH 和SOD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LDH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但SOD组织特异性不明显。在LDH和SOD同工酶图谱上较难表现动物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振动磨机的分段线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奇异性理论研究一类分段线性振动磨机的动力学特性,详细分析其在不同参数域的工作特性,为设计新型振动磨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物同工酶是植物体普遍存在的氧化还原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过氧化物同工酶发生相应的变化[2]。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玉米两个品种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实验表明玉米种子从浸泡到幼苗生长的一系列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采收期及层积前后的山楂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月25日以前采收的种子种仁中POD活性随成熟度的提高呈增加的趋势,之后趋平稳;而种皮中POD活性8月25日前基本平稳,以后迅速下降。随成熟度的提高,种仁中POD同工酶条带数有所增加,而种皮中其条带数不变,只是随成熟度的提高酶带颜色变浅。层积后未裂壳的种子种仁和种皮中POD活性与干藏种子差异不显著,而层积后裂壳的种子种仁和种皮中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干藏及层积未裂壳的种子;层积后,在POD同工酶谱中,种仁缺少了原有的2条酶带,但增加了4条新的酶带;种皮保留了原有的酶带,并增加了7条新的酶带。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栉盲环毛蚓、秉氏环毛蚓和背暗异唇蚓为实验材料,分别取得适量的体壁、环带、肠、砂囊和前列腺组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方法,分析两种同功酶(MDH和EST),并对EST同功酶进行二维排序.得出结果表明,三种蚯蚓的苹果酸脱氢酶谱较简单,种间和组织间MDH同功酶的差异不显著,均不表现出组织和种属的特异性.三种蚯蚓五种组织中的EST同功酶谱都较复杂,不同种的相同组织在酶谱上均有显著差异,充分表示组织和种属的特异性.因此,EST同功酶的种属特异性能很好地表示出陆栖寡毛类的亲缘关系,应用分子水平的指标来进行分类,有助于解决传统经典分类系统中的有争议问题,促进分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同功酶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在研究物种的遗传进化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二倍体植物为对象,综述了同功酶分析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利用同功酶资料描述物种遗传变异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冬青属5种苦丁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根据同工酶分析结果探讨了冬青属苦丁茶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种内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同物种的供试材料均有两条共同的特征谱带,同时又有丰富的酶带多态性。同一物种的不同种质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也显现出一定的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判定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冬青属苦丁茶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之一,但同一物种内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以及种下分类群的划分则尚需更多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8.
鲢鱼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的方法,对鲢鱼的六种组织进行了十种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其中,鲢鱼的α_AMY和POX以前未见报道。结果表明,除GOT外,其余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鲢鱼的酶谱模式表现为总体特征简单化,这可能和鲢鱼种质的衰退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圆柱形球头立铣刀是一种高效刀具。本文推导出球头立铣刀周齿螺旋面、S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S刃的方程式以及刃磨S刃时运动参数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周齿螺旋面与S刃前面的光滑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A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在启动阶段,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搅拌速度取50r/min,反应时间取24h.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物质能显著提高处理效率,CODCr去除率增加至40%左右,VFA也有下降.进水CODCr约为6000mg/L,进水pH调节为7.0左右时CODCr处理效率最高,接近60%,说明ASBR能将难生物降解的物质降解,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