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山羊IgG注射欧洲鳗鲡背部肌肉后,采用山羊IgG-琼脂糖亲和层析柱对欧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M)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电泳对纯化后的IgM进行检测,同时制备兔抗欧鳗IgM血清,运用间接ELISA检测正常欧鳗血清(第0天)以及山羊IgG注射欧鳗后第7、14、21、28、35、42天的血清抗体水平,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第0天至第28天的欧鳗肾脏、脾脏和鳃中IgM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欧鳗IgM经SDS-PAGE检测含有一条分子质量约68 ku的重链,以及分子质量分别为26 ku和28 ku的两条轻链,获得的兔抗欧鳗IgM血清效价达1/51 200;欧鳗血清抗体水平在第28天达到峰值,脾脏IgM基因表达水平在第14天达到峰值,肾脏和鳃均在第21天达到峰值,血清抗体水平以及三种组织器官IgM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均为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降低.  相似文献   

2.
3.
初步探讨了采用16S rDNA片段鉴定鳗鲡病原菌的方法.根据已知细菌16S rDNA序列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法扩增16株已鉴定的鳗鲡病原菌的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后,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株鳗鲡病原菌均扩增到了400 bp左右的基因片段,其中14株菌的16S rDNA片段序列与网上已发表的同属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其余2株为99%;8株病原菌被鉴定到种,分别属于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其余8株被鉴定到属,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在属的分类单元上的符合程度高达82%.  相似文献   

4.
花鳗鲡和欧洲鳗鲡耗氧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自制鱼类呼吸器测定了花鳗鲡和欧洲鳗鲡钰在饥饿2天,水温为28~29℃条件下的耗率及其昼夜变化规律。花鳗鲡的昼夜平均耗氧率为73.49mg/kg.hr;欧洲鳗鲡的昼夜平均耗氧率为48.75mg/kg.hr。两种鳗鲡的耗氧率均表现一定的昼夜变化。花鳗鲡耗氧率在白天的波动幅度比欧洲鳗鲡大,夜间两种鳗鲡耗氧率的波动幅度相似。一天24小时,花鳗鲡耗氧率有2次低峰期,即7:00和19:00为低峰期,15:00为高峰期,两次低峰期耗氧率分别为31.59mg/kg.hr和26.74mg/kg.hr,一次高峰期的耗氧率为135.77mg/kg.hr。欧洲鳗鲡耗氧率24:00时最高,为112.58mg/kg.hr,9:00时最低,为21.70mg./kg.hr。  相似文献   

5.
鳗鲡     
鳗鲡是生命力很强的鱼类,科学家曾在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上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鳗鲡的化石。我国最早关于鳗鲡的记载见于公元121年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此外在医药文献中也屡见不鲜。如:[梁]陶弘景撰《名医别录》中说:“鳗鲡能治痨补不足,杀虫毒恶疮。”[宋]苏颂撰《图经本草》中指出:“鳗鲡以五味煮羹,能补虚损,及久病劳瘵。”[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附方:“骨蒸劳瘦用鳗鲡二斤治净,酒二盏煮熟,入盐醋食之。”[南唐]徐弘撰《稽神录》中更有一则神奇故事:“有人病瘵,相传染死者数人。取病者置棺中,弃…  相似文献   

6.
花鳗鲡和日本鳗鲡肌肉生化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花鳗鲡肌肉生化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花鳗鲡鲜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1.44%,脂肪5.08%,水分77.94%,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2)花鳗鲡鲜肉中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49.95%,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9.32%;具鲜甜味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分别占鲜肉氨基酸总量的9.89%、19.80%、6.07%和5.43%。可认为是一种氨基酸组份较齐全、味鲜美的珍贵食用鱼类。进一步与日本鳗鲡比较,表明:花鳗鲡的营养价值优于日本鳗鲡;花鳗鲡和日本鳗鲡肌肉中氨基酸组份和含量高低相似;日本鳗鲡的氨基酸总量高于花鳗鲡。本研究可为花鳗鲡的种质鉴定、资源保护开发和养殖饲料配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鲢鱼鳃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鲢(Hypophthalmichihysmolitrix)的鳃弓、鳃耙、鳃丝及鳃小片的表面结构,整个鳃上遍布微嵴,但不同区域的微嵴形态有差异:如排列方式、密集程度、宽度和长度等。另外,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功能的细胞群。味蕾存在于鳃耙的游离末端;粘液细胞几乎遍及整个鳃表面;鳃丝表面有少量氯细胞。  相似文献   

8.
从汕头地区3个养鳗场患肝肾病鳗鲡的肝脏和肾脏分离出60个菌株,用这些菌株人工感染鳗鲡能出现相同的症状,并能从肝脏或肾脏重新分离出相同的菌株,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这些菌株的形状基本一致,经鉴定为野生型迟呆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wild type).这些菌株虽然是革兰氏阴性肠杆菌,但全部菌株对多粘菌素 E 高度耐药,对青霉素 G 反而较敏感.所有菌株对目前养鳗场常用的四环类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其耐药率均达到100%,但对大多数被测试的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
四个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因对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或不再进步而采用血浆换出治疗。其中两个病人有狼疮性肾炎伴肾功能衰竭,对以往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很差。经分别换出665及1000ml血浆,再输注冷冻新鲜血浆或部分血浆、部分人白蛋白溶液后,临床进步非常显著,如皮疹及Raynaud现象完全消失,迅速利尿及水肿消退,血尿素氮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蛋白尿明显减轻。以后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维持,在追踪观察的几个月和一年时间内,情况一直很好。另二个病人临床症状较轻,亦无严重肾脏损害的表现,对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良好效应,但当药物剂量减少时症状又加重。血浆换出后(每人仅一次),残余的症状很快消失,以小剂量药物维持,情况亦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板鳃鱼类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从演化和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研究、物种多样性和生化组分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方面介绍了我国板鳃鱼类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板鳃鱼类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子鲶鳃及鳃上器形态结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胡子鲶(Clariasfucsus)鳃及鳃上器表面亚微形态结构作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及鳃上器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特征,鳃弓,鳃丝,鳃耙上皮细胞表面都有环形隆嵴,继续的短纹和点纹,而鳃小片和鳃上器上皮细胞表面结构与共明不同,这些表面形态结构特点与鳃及鳃上器的功能机理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板鳃鱼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板鳃鱼类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从演化和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研究、物种多样性和生化组分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方面介绍了我国板鳃鱼类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板鳃鱼类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鳗鲡赤鳍病的病原菌。从病鱼的肝、肾、血液中分离到11株菌,选择E90427等5株菌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鳗鲡死亡,与自然发病的症状相似。这些菌株的特征都一致。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直。极端单鞭毛,运动,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甘油产酸产气。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葡萄糖酸盐氧化酶阳性,V.P.反应阳性。葡萄糖和铵盐可作唯一氮碳源,赖氨酸脱羧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能利用半乳糖、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七叶灵,不利用卫矛醇、肌醇、菊糖、山梨醇和木糖。经分类鉴定为Ⅰ型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 biotype I.)。  相似文献   

14.
15.
鳗鲡幼鱼生长发育中趋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鳗鲡幼鱼(平均体长55.4—250.0毫米)在水平光梯度下对10~(-2)—10~3lux的光刺激都能表现出趋光反应。随着鳗鲡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适宜光照强度也由10~1—10~2lux逐渐移至10~(-2)—10~(-1)lux.在弱光区(10~(-2)—10~(-1)lux)的趋光反应随着鳗鲡幼鱼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坛大,而在强光区(10~2—10~3lux)情况正好相反。 鳗鲡幼鱼对光的反应在12分钟内就出现了光适应,但是其发育阶段不同,光适应也不一样。 在背景光下鳗鲡幼鱼趋光反应的辐度比无背景光时低。但趋光反应的规律在有或无背景光下基本相似。原来趋光反应较强者,受背景光的影响较小,反之则较大。  相似文献   

16.
锯齿米虾鳃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鳃是锯齿米虾的呼吸器官,共七对,为叶鳃。每个鳃都由鳃轴和鳃叶构成。光镜结构表明:鳃轴由结缔组织构成,两侧具有许多腮腺,鳃轴的背、腹面各含有一条出鳃血管和一条入鳃血管。鳃叶是鳃的基本呼吸单位,平行着生在鳃轴两侧。鳃叶由几丁质层和单层扁平上皮组成。边缘具出鳃边缘血管和入鳃边缘血管,中央腔内具有横纹细胞。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切片技术研究了粗糙沼虾鳃的组织学。结果表明:粗糙沼虾具有7对鳃,每个鳃均由鳃轴和数条鳃叶构成。鳃轴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背、腹面分别具有一条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鳃轴内含有鳃腺、肾原细胞和营养细胞。鳃叶是鳃的基本呼吸单位,平行着生在鳃轴的两侧。鳃叶壁由单层扁平上皮及几丁质层构成;鳃叶边缘具有入鳃边缘血管和出鳃边缘血管。  相似文献   

18.
乌鳢鳃表面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鳢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耙和鳃丝的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隆嵴和刻纹等结构,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呼吸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以32株从养殖鳗鲡分离的病原性气单胞菌为试验材料,采用Biolog自动菌鉴系统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有20株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7株被鉴定为威隆气单胞菌,1株为豚鼠气单胞菌,其余4株未能鉴定到种.为进一步确定20株嗜水气单胞菌和7株威隆气单胞菌的基因型,筛选了2对引物(E-C/M-C,E-C/M-A)分别对这两个菌种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20株嗜水气单胞菌中共检测到88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7株威隆气单胞菌中共检测到61个位点,其中60个为多态性位点.经UPGMA聚类分析表明:20株嗜水气单胞菌可初步分为3种类型,每种类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49,同一类型内不同菌株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27;7株威隆气单胞菌可初步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67,变异范围为0.415~0.525.该结果为鱼类病原菌的DNA分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假单胞菌引起罗氏沼虾黄鳃、黑鳃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患细菌病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作了初步研究,病虾症状为食欲下降,黄鳃或黑鳃、断须、断腿,有的甲壳上有黄色或黑色的斑块,取上述典型症状的病虾鳃部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保种,经鉴定,该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将分离菌进行回接感染,发现有很强的致病作用,且产生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从再感染的病虾体内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也为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由此可认为它们是此次发病的病原菌.药敏实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强恶臭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和新生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