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敬重一只蝉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捕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使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  相似文献   

2.
讨厌太空     
太空是令人向往的,但同时又是令人厌恶的。真的,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讨厌太空,只说下面几个方面就够了。 失血缩骨 当人类进入太空时;地球引力作用就会消失,人的身体内也会出现奇怪的变化。 地球引力即指重力,它的存在可能是一种负担,比如你在举起一个塞满东西的背包或把一辆自行车推上山坡时,就能感受到重力的影响。但如果完全没有重力,人则可能受伤,比如宇航员在经历长期太空旅行之后重返地球时,通常不得不由地面工作人员用担架抬出太空舱。 重力不仅是一种作用力,同时也是一种信号──一种能告知身体如何行动的信号。一方面,重力告知肌肉和骨骼应该有多结实。在失重状态下,由于身体飘浮起来,肌肉派不上用场;会迅速萎缩。我们知道,肌肉原本就是用于对抗重力的,例如小腿和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帮助保持体态直立。而一旦用不上了,就可能有20%的肌肉退化。退化速度之快,甚至可达到每罔消退5%。 失重对骨骼有更大的影响。在太空中,骨骼以每月约 1%的速度萎缩,其萎缩总量甚至可能高达40%一60%。 此外,重力还会影晌血液。在地球上,血液集中涌向脚部。人站立时,脚部的血压可高达200毫米汞柱,而头部的血压仅为60--80毫米汞柱。而在太空中,宇航员所习...  相似文献   

3.
"外貌评价总让我备受打击" 玲玲刚刚上初中时,班里的一些女同学会聚在一起讨论谁的面容姣好、谁的身材出挑等话题.玲玲总会被人问:"你有多重呀?"委婉一点的说法是:"你可以当我们的大姐了,保护我们这些小女生."  相似文献   

4.
蝉,也就是夏天在我们耳边聒噪不休的知了。 在可以高傲地飞翔之前,蝉曾有过多年的地下生活,就像一个艰难的矿工沉身于湿冷、黑暗和孤寂之中。它们蛰居于地下,不仅仅是为了有一天可以飞翔,更为了能够自由地歌唱。蝉们以非凡的毅力来等待那个遥远的理想。若干年的艰辛换来一夏的飞翔与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它真正成虫,终于爬上树枝引亢高歌时,却己是其长达数年乃至十余年的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周了。蝉们的歌唱,真正是其生命中的绝唱。  相似文献   

5.
<正>森林,是很多人一提到"大自然"首先想起的地方。置身森林之中,清新的空气、幽静的氛围、怒放的花朵都让人心旷神怡。森林这个看似宁静的家园,是由不同地方、在不同时间迁徙而来的植物居民们组成,它们就像不同的族群,一起建造了地球上最繁茂兴旺的植被。乔木——森林里的"高层"族  相似文献   

6.
有一类昆虫,它的体形和知了相似,但一般个体较小,像知了的微缩版.多数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我们常称它们为"叶蝉".它们不像大型的蝉类一样能够在自然界大声地歌唱,是一类比较沉默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7.
趣谈17年蝉     
<正>有一种神秘的昆虫,蛰伏地下17年后才破土而出,高调登场后,其巨大的鸣叫声响彻天地……2021年5月,美国东海岸的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等州迎来了潜伏地下17年的周期蝉破土而出。据称,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每英亩(1英亩约4047平方米)土地大约有25万只蝉爬上地面。有专家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这些蝉密密麻麻,爬上了树干,汲取着营养,巨大的鸣叫声响彻天地,密集场面丝毫不亚于蝗虫过境。”有人估计,2021年夏季美国17年蝉的出土总数量或可达百亿只。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想要种树还得亲自动手,现在有了"蚂蚁森林",只要动动手指偷偷能量就有人替你把树种好,科技正在让环保变得更容易,"懒人"也可以为植树造林贡献力量了。新的一年到来,你会在"蚂蚁森林"种下哪些新的树种呢?湿地松——高大"男神"湿地松树如其名,具有耐水湿的特点。它原产于北美,在原产地能长到30米,胸径90厘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大"男神"。  相似文献   

9.
沈钧贤 《科学通报》1993,38(4):363-363
蝉是昆虫中利用声信号进行种内通信的代表。蝉在求偶过程中,雌蝉只对同种雄蝉的鸣声有趋声行为反应。在蝉的生态环境中,不同种属的蝉同地共生在一起,它们鸣声的功率谱和主峰频率相差不大。因此,雌蝉单靠鸣声载频来辨别是否是同种雄蝉发出的鸣声是非常困难的。Doolan等用行为实验表明,雌囊蝉(Cystosoma saundersii)对同种雄蝉的辨认是一个双阶段过程:雄蝉鸣声的载频在长程通信(飞行)中起主要作用,而鸣声时间参数对于短程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家们目前已经搞清楚了300年前发生在北美的一次大地震的时间和规模.这个被称为"亡灵森林"(ghostforests)的地震遗迹--被地震摧毁的森林的残留部分,今天仍然存留在美国西海岸的某些地方.由于在北美洲没有任何关于这场地震的文字记录,"亡灵森林"也就成了当年大地震在地球上留下的惟一记号.  相似文献   

11.
巴西亚马孙丛林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然而该部落自1969年首次和"现代文明"接触以来,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噩梦,"文明世界"的白人带来的病菌像瘟疫一样席卷苏瑞部落.雪上加霜的是,来自"文明世界"的贪婪者还在非法砍伐他们的森林,威胁苏瑞部落的最后一片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12.
正自然界中存在两种形式的稳定氮元素,即氮-14和氮-15。北美洲西岸森林中的树含有大量氮-15,而氮-15通常大量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森林中的熊拥有尖牙和利爪,捕食鱼类是森林熊的基本技能。每当太平洋的三文鱼准备产卵时,它们就一路游到森林中的小溪,在这里产卵。这时,小溪中的大量三文鱼自然就成了熊的盘中美食。当熊饱食后,大量  相似文献   

13.
蒋锦昌 《科学通报》1994,39(19):1809-1809
蝉由发声肌收缩运动驱动发声膜振动发声.发声运动的神经支配有同步和异步类型,有些种两侧发声肌同步收缩,有些种为交替收缩,收缩速率由数十到数百,一般低于500 pps.本文在鸣鸣蝉(Oncotym 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鸣声特性和有关机制的研究基础上,观察了发声肌运动的神经支配的频响特性,结果为阐明蝉类变音调鸣声的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巴西亚马孙丛林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然而该部落自1969年首次和"现代文明"接触以来,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噩梦,"文明世界"的白人带来的病菌像瘟疫一样席卷苏瑞部落。雪上加霜的是,来自"文明世界"的贪婪者还在非法砍伐他们的森林,威胁苏瑞部落的最后一片生存之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苏瑞部落的酋长决定抛弃弓箭,  相似文献   

15.
在滇西北丽江流域的崇山峻岭中,有个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在老君山保护区中,生活着一群又一群滇金丝猴.成群活动的滇金丝猴,每一群都由一只"猴王"统领,猴王有众多妻妾子女.猴群中年轻的公猴长大后,就向猴王的"王位"发起挑战,经过一场殊死搏斗,胜者为王.如果老猴王战败了,就会被逐出猴群,只身在森林中流浪,直到在老病交加中寂寞地死去.  相似文献   

16.
垃圾标签     
在我看来电子标签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张小五边形的虚拟投影,但它意义重大.比如我刚用电眼给那只伏在树上鸣叫的蝉标注了"盛夏"二字,虽尽管只是投影,但它此时因拥有了标签而随之拥有了身份.  相似文献   

17.
丁海霞 《科学之友》2005,(21):52-53
会自燃的花在南亚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名叫"看林人"的花,这种花的花朵和茎叶内饱含着挥发性物质,这是一种极易起火的芳香油脂,当森林中空气干燥灼热时,它就会无火自燃,造成火灾.  相似文献   

18.
森林,之所以能够代代繁茂,树种得以四处传播,除风吹、流水携带外,几乎绝大部分是那些吃食树木果实的兽类、飞鸟、爬行动物的功劳。倘若没有这些不辞辛劳的树种"播种机",地球上的森林则将日益减少,乃至最终完全消失。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些促使森林健康繁衍的"播种机"中,蝙蝠的功劳最为显赫。有关专家指出,生活在热带雨林的蝙蝠,一夜之间就能吃食相当其体重两倍的树木果实,并在穿梭般地飞越林间空旷地带的  相似文献   

19.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鸡鸣狗吠,虎啸猿啼,莺歌燕语,蝉噪虫喧……都是动物的语言。这些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鸟类的语言就达二三千种。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世界森林都耗尽了,那就会出大问题,因为森林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没有森林提供的温暖和掩护,人类就不能在北纬地区生存和繁荣。在全部记载历史中森林几乎都是主要的建材和工业原料;采矿和冶金也需要木材。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在农业、放牧、木材、木柴和战争等五个领域中不合理地利用森林和滥伐森林,给人类的主要资源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农业在人类制成森林采伐工具以前很久,原始人就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