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最年幼知青的一员,王安忆与知青文学有着注定的不解之缘。王安忆本人是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作家群中重要的一员;直接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在其早期创作中占相当的比例;近期创作中,作者又将笔触投注在知青时代的乡村生活上,以对乡村生活不同的观照角度写了一系列短篇,促进了知青文学在商业时代的发展。此外,在她其他题材的创作中,或者以插队的农村为背景,或者小说人物曾经是知青,也都脱不掉与知青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作家发表了代表农民声音的"知青小说",呈现了与以往知青小说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这种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儿童视角的书写策略,不仅展示了较为独特的表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以此为手段,完全颠覆了新时期主流知青小说所树立起来的价值系统和知青形象,有利于展示历史与文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知青文学"是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独特的一帜,对那一场荒谬的"知青运动"作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描绘与反思,再现了一代知青的激动、迷惘、苦痛、沉沦与觉醒.按照"知青岁月"、"返城前后"、"蓦然回首"的线索进行跟踪分析,更能理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显现了一代知青在社会转型期的情感纠葛、命运浮沉与精神蜕变,是"后知青叙事"的代表作品。《日夜书》在叙事动作、叙述时间、形象谱系、人文关怀等方面既承续了韩少功创作的独特风格,又拓展出了新的思想境界,呈现出知青作家对知青题材审美创造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5.
“知青文学”是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独特的一帜,对那一场荒谬的“知青运动”作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描绘与反思,再现了一代知青的激动、迷惘、苦痛、沉沦与觉醒。按照“知青岁月”、“返城前后”、“蓦然回首”的线索进行跟踪分析,更能理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知青史料,就是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作为历史记录留存下来的信息载体。对知青史料的采集与整理,不仅使知青史这一历史学专题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知青史,弘扬知青精神,都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路遥小说中的知青形象,揭示了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艰难的生活历程与作家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独特评价。  相似文献   

8.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书籍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者: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书中穿插选用了76幅图片,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与其他人的合影17幅、知青生  相似文献   

10.
知青作家的创作,最初与“文革”后中国文学的主流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创作的深入,不少知青作家开始从自身的经验中超脱出来,注意到了更具普遍性的人性人生,逐渐由单一的知青立场向民族文化立场和民间立场转移,创作开始走向分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量文学和社会的知识透视了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青文学”,并以该文学现象的创作源泉、群体意识、情感倾诉、社会心理、文学内部规律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知青文学”兴盛的原因,并进一步以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作家群两方面探讨了“知青文学”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青及其文化现象,特别是“老三届”的原生态文化中日记和书信类文化载体,进行了归类和多方面的分析,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文革和知青运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文革时期、新时期、后新时期三个阶段考察了学界关于知青小说研究的状况。文革时期的相关研究大多模式单一,基本上是对具体作品的评论,带有浓厚的文革意识形态色彩。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走入繁荣期,虽然话语体系没有完全摆脱政治一艺术的模式,但情感意蕴、哲理性、文学形式、现代性等多种层面的研究已经初步展开。后新时期的知青小说研究虽较少形成焦点和热潮,但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一些大规模的跨时代整体性研究也涌现出来,展现了一种静悄悄的繁荣。尽管文革时期和后新时期的文本研究相对薄弱,但半个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研究可以说成果斐然,是同期文学研究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文学在转型时代面临着一种新的文化语境,多元并存、众声喧哗的文学格局形成。大体说来,支撑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写作的作家主要有两类:一是已进入中老年的"五七族"和"前知青族";一是晚生代和后知青。"五七族"和"前知青族"都经过五十年代的理想训练和文革的灾难,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是他们文学写作的最基本的话语资源。而晚生代和后知青在重新思考知识分子身份、地位以及价值承担时,他们更喜欢用解构主义、享乐主义、游戏主义的态度来从事写作。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小说大致可分以下三种类型:现在时写作;反思型写作;直面现实型写作。  相似文献   

15.
浅谈知青小说的审美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知青小说 ,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登上文坛的。就其自身而言 ,在艺术上具有“自叙传色彩”、“慷慨悲壮、深沉凝重的美学风格”、“理性思辨色彩和强烈的忏悔意识”的特色 ,另外知青小说的各个作品在审美风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铝对茶树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冰冻切片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知青早茶和白茶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知青早茶在Al^3+浓度为0.1mmol/L时叶片栅栏组织出现空隙,而白茶则在Al^3+浓度为0.5mmol/L时才出现空隙,表明知青早茶叶片显微结构对Al胁迫比白茶更为敏感,提示茶树的耐铝特性存在基因型差异;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趋向疏松、空隙增大,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无序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文学寻根主张的提出,与现实生活中身处边缘处境的知青及其下放的穷乡僻壤有关,他们通过把知青写作中苦寒之地的乡村荒野景观重新变成"风景"而最终完成了"根"的发现。这既是一种叙事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对青春的赋形和重新命名。其结果,作为主体的青年在深层次上被最终建构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知青群体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不能回避的主题之一,其中从1964年至1966年支边到新疆兵团的武汉市知识青年是个特殊人群,他们知识层次高,对新疆兵团建设发挥的作用大,但目前关注不多。本文在收集整理武汉知青访谈实录的基础上,分析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过程,探讨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多元动机,展开对国家政策及动员与个人际遇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分析,并对这个群体到新疆兵团后所做的特殊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这一研究丰富了兵团历史和文化,同时补充了知青研究的新疆个案。  相似文献   

19.
上山下乡经历使知青文学表现出独特的乡土记忆:既眷恋那片曾经哺育过他们的热土和地上的父老乡亲,又理性地审视和批判着乡土的苦难与落后。留恋与拒绝交织在一起,苦涩中充满温馨,激情如炽却不失清醒,构成了知青文学复杂而痛苦的乡村记忆与乡土情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站在反顾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而透视知青这个特殊年代特殊群体的精神面貌,揭示其“神奇”的底蕴,借此张扬理想,呼唤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