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的形象概括——“阴阳太极图”与现代生物学中的“遗传密码”和现代物理学中的“互补原理”作了比较,指出对中国道教哲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太极图说解》,以“质而语其生之序”“气而语其行之序”阐释周敦颐《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的五行次序。朱子后学对此多有不同解释。现代学者的解释皆未能越出叶采之说,然叶采亦未理解朱熹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朱熹阐释阴阳五行循环错综的义理时,始终将太极置于本源之理的绝对性地位,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之所以然是由于太极生生之理。通过对《太极图》图像及《太极图解》义理的分析,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和内涵可以得到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附著者答     
张先生书评成,承先示读。关於其所提出三点,谨乘机略述意见如下。 (一)陵象山对於太极图说之真伪,虽有怀疑之辞; 但吾人有证据确知太极图说为濂溪所作。渔溪墓志铭为其友人播发嗣所作,其中说濂溪“尤善谈名理,深於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析宽通书後跋(题绍与甲子三八春正月)云:所见为自程门传出之本,中亦附有太极图说。朱子所见延平本通书,亦附有太极圆说。据此可知丞王以太极图说及通书合刻,实有根据也。伊川所幸颜子所好何学论中,有一段纯用太极圆说,可见伊川亦受其影响也、象山不替成“无极而太极”之语,又不欲显然指斥当时所…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先天八卦方位图》和《古太极图》的卦爻符号系统,用“0”代替阳爻(—),用“1”代替阴爻(-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天八卦方位图》的二进制递进关系以及该符号系统具备二进制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所以卦爻符号系统是二进制算法。  相似文献   

5.
将<太极图>解析成太极图的四维图象,并根据<周易>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宇宙法则和现代物理学研究成果构画出太极宇宙模型,同时指出太极宇宙模型的基本特征及特点.根据太极宇宙模型、<周易>原理和现代科学成就提出并描述出大统一的宇宙结构图景,指出"炁天人合一"是易学思想的精髓、太极法则,即宇宙的主体时空观和宇宙的客观本体观的统一.本文提出的太极宇宙模型及大统一的宇宙结构与欧美等国科学家最近提出的循环宇宙、中空宇宙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太极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从人自身开始探索人、世界和宇宙的起源及其演化、发展的根本规律的思想结晶,其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刻性、思辨性和太极图的符号性,在世界哲学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但是,我们的太极哲学也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本文以周敦颐<太极图>、<太极图说>和历代先哲及太极拳宗师的学说为基础,结合自我的观察和思考,重新绘制了<太极图>,撰写了<太极图说>、<太极拳论>,还补写了<太极说>,并特别阐述了太极精神对人类文明特有的思想文化价值.文章认为,太极拳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拥有的上乘拳法,只有太极哲学才能产生出如此高超的拳术,因此不了解太极拳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太极哲学.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部重要文献,从它产生起就对我国古代哲学、音乐、科技、医学、宗教等众多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一直绵延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而不衰。在现代,《周易》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运用新的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考察、剖析,进行种种探索。我国古代《易》学研究源远流长。在“易学”的研究中,道家(包括后世的“丹家”),在长期“修道养寿”的践履中,出于对“道”(宇宙本体、本源)的深刻体验,创制出一种简洁的左旋《太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法一直深受阴阳思想的影响,太极图是阴阳思想和太极思维的直观表现,因而以阴阳鱼太极图为视角对古代礼刑关系进行创新阐释极具合理性。阴阳鱼太极图由黑白两色的鱼形相互缠绕而成,呈现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的关系。"阴阳二极,一静一动",把礼比作阳极,把刑比作阴极,并结合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特点,阐释"刑中有礼,礼中有刑"这一关系。以阴阳鱼太极理论阐释影响中国古代法变化的各种因素:在构图上,左边的阳鱼呈上浮趋势,右边的阴鱼呈下沉趋势,根据这一位置特点,阐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礼刑阴阳关系变化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礼刑关系是中国古代法律最重要的部分,而作为阐释礼刑关系的新视角,太极图具有独特的中国古代法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具有“树状”结构的可视化“图式”功能,对培养学习者发散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具有“图式组织者”、“图式思维导航”、“图式脚手架”等作用,应用在基于“解决物理问题”探究学习中,对建构“问题图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太极思维“太极”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易·系辞》中。至于“太极思维”,则是近代科学特别是思维科学发展以后才出现的。即便如此,学术界也解说颇多,难于统一。有的释以阴阳逻辑思维,有的释以辩证思维,还有的说是整体思维、离散思维、圈态思维、日月全息思维等等,都有一定道理,又似乎都不甚准确,难尽其意。太极思维,严格说当称“易学太极思维”,是易学理论在思维领域中反映的产物。它是原始人在长期的仰观俯察过程中,将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种种认识综合抽象,凝聚于卦象的  相似文献   

11.
《易经》和太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其表达方式有别于西方逻辑思维,尤其是太极图缺少一个可以被连续方程所刻画的标准图,致使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科学性不足,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本文从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入手,通过单位正方形的内切圆,巧妙地应用了杠杆平衡原理(阿基米德定理)和模糊数学的核心思想,用一个代数方程精确地刻画了太极图的S曲线,不仅论证了中国太极图的科学性,也揭示了太极图反映事物存在的本根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炼丹书,曾受到了中外学者的注意,并被译为英文。化学教科书也常提到此书,如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激程》和戴安邦等的《无机化学教程》中都提到了它。我国古代炼丹家还把这本书推崇为“丹经之祖”,从而足见它对后来的炼丹术影响之大。现代的化学史工作者也重视这本著作,近年来有些学者对它作了专题论述。但对它的内容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学者们的意  相似文献   

13.
濂溪着重自然义的天道说,于神性义的天道则不着重,亦无相应的了解。于自然义的天道他亦仅本由玄思想象而为说的说法,并如《周易》或《乾凿度》一样依一定的囹象《周易》依卦爻囹象,《乾凿度》依《用书》图象,濂溪则依《太极图》而为说。流溪此一表现深深地影响了其后的宋明德、清儒及现代学人对天道的了解;亦即他们亦只由自然义而说天道为何及其如何表现,并多依立思想象而为说,而不说神性义的天道。有关浪汉的著作,现存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周子全书》收在涨溪的著作有<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另有遗文并诗)。但《宋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网片对称剪裁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微型计算机剪裁计算和图象显示系统的程序。用户只需输入阿片的高度和所要求剪边的斜率,就立刻能得到对称剪裁的排列图式,并辅以直观的图象显示。本程序适用于“Apple-Ⅱ”计算机。但是如果只要求得到对称剪裁的排列图式,也可以在其他计算机(无绘图系统)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余树在图式流形拓扑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式流形是以一个无向图G为框架产生出的管形曲面M(G)。本文讨论图式流形同胚分类的计数问题,该问题可转化为图的一类2-边着色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探讨图式流形的等价分类,以便推进已有的工作。图的计数理论分为两大部分:标定图的计数与非标定图的计数。由于涉及同构判定,非标定图的计数较难。本文运用图论中的向量空间,包括圈空间及割空间,建立基本的计数方法,这一方面简化了群论方法的证明,另一方面更深入地揭示出同胚分类与圈结构的关系。以余树的概念为基础。提出“余树法”。并得出结论:以余树的所有边导出子图为黑边子图,构成卜等价类的一个横贯;同时,以余树中所有不同构的边导出子图为黑边子图。构成似等价类的一个代表系。  相似文献   

16.
“巴蜀图语”符号“”与半坡彩陶图纹“”同义,即抽象鱼纹,表示极数“五”,隐含“鱼生人”的生殖崇拜意识。大溪遗址口衔鱼之葬式以实物形式呈现了半坡“人面鱼纹”图式,其唇形图纹“”与“巴蜀图语”符号“”都是生命永恒的象征,灵魂不灭的标志。鱼纹、水纹、羽毛纹、生死出入口符号相结合的一组图语,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蛇乃化为鱼,颛顼死即复苏”神话的象征性呈述,透露了鱼凫氏西进入蜀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7.
案头上,一个溜光锃亮的不锈钢支架,支架上面有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太极球”。“太极球”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有色金属加工、由两个复杂的曲面纽合环抱而成的。下面的支架上,刻着伏羲的先天八卦和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无论你怎样旋转“太极球”,当球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卦与球上的点相对应。这一设计造型独特新颖,构思巧妙,既有观赏收藏价值,又蕴含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涵。“太极球”的设计者马博沅先生因此而获得了国家专利,以此为创作原型的国画作品在“世界  相似文献   

18.
所谓“图式流形”即将一个图的每个顶点都换为流形 ,把每个边都换为相应流形与单位闭区间的拓扑积。本文所论“图式流形”,是将顶点都换为圆周 ,把每个边都换为管 ( S1 × I)。管与圆周“衔接”时 ,映射度规定为 1或 - 1。我们把原来的图称为该图式流形的缩影。把缩影为 f的图式流形简记为 G.M.f .对于本文所论及的这类图式流形 ,可规定边的符号 (正号或负号 ) ,它取决于其两端的映射度 (相同或相异 )。已经证明 [1 ] ,将某个顶点圆改变方向 ,是一个同胚变形 ,且相当于把与该顶点 (圆 )相关联的所有边改变符号。且称此同胚变形为顶点的…  相似文献   

19.
图式流形是将简单无向图中的所有边用管取代、所有顶点用圆周替换而得到的一种新管型曲面。这些管型曲面即是图式流形,而简单无向图则称为相应图式流形的缩影。若图式流形的圆周采取不同的覆盖映射,则可得到不同的图式流形。这些图式流形有无限多个,而计算所有这些图式流形同胚分类的个数,并给每一种同胚类型指定一个图式流形的代表,即为图式流形的拓扑分类问题。本文从图染色理论出发,对收缩为n个顶点的轮图Wn进行了研究,探讨收缩为Wn的图式流形同胚等价类的个数,以及所有互不同构的着色构成代表系需要满足的条件。利用图论中的边染色理论结合扭转运算,在同胚的意义下得到并绘出了具有收缩W8、W9的图式流形的代表图形,它们分别只有18和30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诠解《中庸》首章的“中”“和”之论,一、根据《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及郭店简书《性自命出》等文的相关材料,可以将《中庸》“中”“和”之说解读为一种性情境界论。二、把《荀子》、《乐记》之“乐和同,礼别异”和“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心”的思想,同《中庸》“(情)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主张进行贯释发明,又可以看到,《中庸》作者在前贤以“和(龢)”为美思想的影响下,在性情论中灌注了调谐情感以相融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