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薄带,研究退火温度(Ta)对Fe81Zr7Nb2B10合金结构及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530 ℃退火,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750 ℃退火,有Fe2Zr化合物析出.670 ℃退火后样品的GMI最高,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增加,低频下该样品的GMI效应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升高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徐世艳 《松辽学刊》2009,30(3):145-14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合金,选取磁性能最好的Nd10Fe74B16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殊的退火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探索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及最佳热处理温度时合金的结构与磁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合金的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Nd10Fe74B1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40 m/s时形成非晶合金,且淬态时矫顽力高于NdxFe84-xB16(x=4,6,8)合金:Hci=309.94 kA/m.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为700℃.700℃退火后,Nd2Fe14B和α-Fe相析出且晶粒尺寸均小于40 nm,具有优异的磁性能:Hci=604.6 kA/m,Mr/ Mr=53.6%.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xCoxZr9B10(x=0,2,4,6)系非晶合金,对该系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磁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合金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81-xCoxZr9B10(x=0,2,4,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0m/s时完全形成非晶。随Co含量的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4.
Ni-Mn-z(z=In,Sn,sb)是2004年发现的一类新型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其丰富的物理内涵与应用前景吸引了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文章针对Ni-Mn-z(z=In,sn,sb)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结构、相变、磁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产生磁驱马氏体相变的条件,着重介绍了该系列材料在磁致应变、磁热效应、磁电阻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刘超  于万秋 《松辽学刊》2008,29(1):106-108
采用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系列合金,并对所制备的合金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对NdFeB合金的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退火条件下Nd10Fe74B16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最好;Nd10Fe74B16淬态合金在700℃退火3min有较好的磁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8Co2Zr7Nb2B11软磁合金薄带,并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退火.研究不同退火温度(Ta)对Fe78Co2Zr7Nb2B11软磁合金薄带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以及最佳退火温度下,GMI效应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变化.结果显示:GMI最大值(GMImax)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在670℃退火后,薄带获得最高的巨磁阻抗效应,可达209%.在最佳退火温度670℃下,材料工作的最佳频率是2.97 MHz.GMI效应随外加纵向磁场在低频下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9B10非晶合金,研究该合金在非晶淬态及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快淬速率为30m/s时,Fe81Zr9B10合金已完全形成非晶.非晶合金经530℃退火,α-Fe晶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经750℃退火,除α-Fe晶相继续析出外,还有ZrFe2、Fe3Zr化合物析出.随着退火温度(Tα)的升高,α-Fe晶粒尺寸(D)逐渐增大;Fe81Zr9B10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明岩  王潇  孙亚明  魏茂彬  于万秋  华中 《松辽学刊》2010,31(2):118-119,122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等温退火,研究其晶化过程及结构变化.利用示差热分析仪(DTA)确定样品的退火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其相结构.结果表明:Fe75Nb8B15Zr2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8 m/s时呈完全非晶状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相逐渐析出,并伴随有硼化物(Fe3B和Fe2B)析出.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非晶→非晶+α-Fe→α-Fe+Fe3B→α-Fe+Fe3B+Fe2B.  相似文献   

9.
当代信息化存储要求高垂直各向异性的存储材料,电场控制体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写入方式而得到广泛研究。基于PVDF的磁电效应有很多研究,包括利用铁电极化改变铁磁层的磁矩、磁化易轴和磁结构,以及利用铁磁层或磁场来改变铁电体特性。本文综述基于有机铁电体PVDF的电控磁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磁性Co掺杂TiO2基稀磁半导体的纳米颗粒,在空气氛围中以不同温度对样品进行退火处理.通过差热/热重综合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相变温度.使用振动样品磁场计(VSM)测试样品磁性能.研究发现:退火温度较低时样品为锐钛矿结构,在823 K时出现少量金红石相,当退火温度为873 K时,样品基本转变成金红石结构,同时析出少量CoTiO3.退火温度同时对样品的磁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室温下的M-H曲线由顺磁形式向铁磁形式转变.退火温度为873 K时,我们得到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0.975Co0.025O2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1.
木糖为自然界中最丰富和经济的糖资源之一,但木糖很少被证明是野生型微藻的碳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小球藻的最适培养基以及对糖的具体利用情况。通过对小球藻干重和培养后的藻液中糖含量的测定发现,在HSM培养基中,小球藻生长较好,最适pH为6.5。添加木糖对小球藻的生长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糖含量的增加,抑制越来越严重。在木糖含量扩大培养中发现,木糖耐受在6g/L左右。之后进行混合糖(木糖和葡萄糖)培养小球藻,确定混合糖培养效果明显好于单糖培养;经过薄层层析和DNS对培养后的藻液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有葡萄糖存在时,小球藻优先利用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聚甲醛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氧剂复配技术改善了聚甲醛(POM)热稳定较差的问题.通过平衡扭矩分析、等温热失重率分析、等温热质量损失速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抗氧剂复配体系对聚甲醛热稳定性能影响.实验表明:抗氧剂的总量为0.3%(质量百分率,下同)、主抗氧剂245和辅抗氧剂168的配比为4∶1、甲醛和甲酸吸收剂三乙醇胺的用量为0.1%时,...  相似文献   

13.
趋肤效应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指出了有2种趋肤效应,对变动电流趋于导体表面的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弱相对论近似下黑洞引力场,重质量标量粒子的有限运动,在史瓦希场中采用边界条件σ=0,我们得到了粒子产生幅和俘获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对3516例就诊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收获、G显带(必要时C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臂间倒位核型38例,异常检出率为1.08%.3、6、11号染色体各1例,Y染色体2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33例,遗传效应分析证明染色体臂间倒位与不孕不育、不良孕产史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FMP理论对我们实验中的俘获效应加以研究,可得知此过程中粒子的成链结构、粒子倾向(引起堆积形式变化的趋势)以及链状网络结构强度和有限的介电响应时间等信息.给出了电流变响应过程的一般动力学控制方程以及链崩溃时临界的剪切应力值(压力梯度值),及俘获粒子过程中有关结构弛豫时间的求法.  相似文献   

18.
塑造文学形象时,恰当地刻画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或微细的缺陷,可以使人物的外形和内在品质、性格特征更具特色,更显个性,可以使人物放射出独特的、迷人的美来,从而使人物更具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欣芝 《松辽学刊》2006,27(1):98-99
情绪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情绪等因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