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前言画法几何轴测投影的教学內容,通常只包括兩种正軸测(等测和二測)和一种标准斜軸测投影。所以要这样取材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三种特殊情况比較常用;而另一方面,它們的说理部分也都比较簡單,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
给定处于一般位置的平面点集S,可将S划分为若干空凸子集使得这些子集的并形成一简单多边形P,并且S的每一个点均位于P的边界上.称P中这样的空凸k-子集为-k-胞腔.令f(S)为S的划分中所含胞腔的最小数,F(n)=max{f(S):S包含于E^2,|S|=n,无三点共线}.利用构造法将F(n)的下界改进为[n 1/4].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系利用反射型激波风洞,測量有攻角球头鈍錐模型表面层流、湍流的热流分布。实驗条件为名义自由流馬赫数M_∞=7.1,名义自由流单位雷諾数R_(e∞)/L分别为6.0×10~6(1/米)和4.0×10~7(1/米)。在本实驗条件下,当攻角較大时(例如α=20°),鈍錐迎风面的湍流热流率是駐点热流率的0.6~0.8倍;在同一軸向位置上,迎风面的热流率比背风面的热流率大一个数量級。測量結果与理論計算值符合得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一个作图法,利用运动平面的瞬时速度中心和运动平面作匀角速运动时的瞬时加速度中心,对真运动的加速度进行图解。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决定运动平面作匀角速运动时的瞬时加速度中心。作为一个附带结果,证明了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构件,其上各点相对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具有互易性。  相似文献   

5.
(1)序言本文是作者在61年进行測仓温度計的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要求达到在一个中心区能遙測20华里四周范圍內各粮仓谷堆的温度,經过这次改进后的特点是:(a)在測远近不等的谷堆溫度时,架空綫长短虽然不同,但不会影响測量結果,由测近的谷堆的温度改变为測远的谷堆的温度,不須調整仪器。在測量期間,架空线的溫度发生变化,或因摆动而长度发生变化,或接触处接触电阻变化,并不影响測量結果。(b)架空线的根数做到尽可能地少。因导线費用要算設备費的最主要部分。计划为每一粮堆有14个測溫点,須引出导綫三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鼻尖点提取方法:根据鼻尖点在人脸上的对称性,提取人脸对称轴上的特征点,并构建人脸的对称平面,对称平面与人脸网格的交线为人脸的中心侧影线,依据中心侧影线,提取鼻尖点。根据鼻尖点法向量、人脸对称平面法向量以及鼻尖点和鼻基点之间的方向向量进行姿态校正。该方法计算量小、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7.
§1 导言 設{Ω,S}是一个可測空間,即Ω是一个非空集合,S是Ω的子集σ-代数,本文恒假定所有定义在S的測度μ滿足条件μ(Ω)=1。 設f(w)为定意在Ω的S可测函数,F(x)为f(w)的分布函数,即  相似文献   

8.
结合平面度误差的几何特征,提出了平面度误差的遍历搜索算法。首先,选择被测平面的3个边缘点为参考点,分别以参考点为基准,在垂直于被测平面的方向上建立扩展区域并设置一系列的等分点,以一个扩展区域上的等分点逐次遍历连接另外两个扩展区域上的等分点,构造出一系列的辅助平面;然后,依次以这些辅助平面为假设理想平面,计算所有测量点与这些理想平面之间距离的极差,极差最小的辅助平面即为被测平面最小区域拟合的理想平面,从而实现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评定。阐述了平面度误差遍历搜索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实用性,可直接应用于平面度精密测试仪器中。  相似文献   

9.
电力遙測装置是把某一地区内各个发电厂及变电所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潮流等)和工作状况(各种閘刀开关的位置)及时传輸到調度中心,以便进行电力的合理調度。这种集中监測装置对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紹了遙控遙测教研室为安徽省电力局研制的“电力遙測装置”的总体設計的要点。一、主要设计要求1.容量:遙測26路,遙信4路(48个开关量)。这适合于我国目前中小型电站的要  相似文献   

10.
平面方程可以分为的五种情形,即点法式、一般式、三点式、截距式和法线式,常用的是点法式、一般式.知道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和它的一个法向量,就可以确定这个平面.对平面的法向量,只要与这个平面垂直的任何非零向量都可作为该平面的法向量.法向量不惟一,但它们彼此平行.法向量常用向量的代数运算求得.找出法向量和找出平面上的点求出平面方程,是求平面方程的主要方法之一.着重研究用点法式和一般式求平面方程Ax+By+Cz+D=0,并探索在平面的一般方程中,待定系数A、B、C、D分别为零或不为零时的一些特殊平面方程及位置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齿轮测量中心上给出锥齿轮径向跳动的客观准确评价,提出了利用周节偏差处理径向跳动的新方法.采用二阶曲面近似代替理论齿面建立了被测锥齿轮齿面模型,利用切平面法来确定假想球形测头的直径,根据周节偏差建立了虚拟测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测头球面与被测锥齿轮齿面的约束接触方程组,计算出锥齿轮的径向跳动.通过对一个准双曲面齿轮小轮的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缩短了齿轮检测时间;与切平面法和圆柱面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建立齿面模型,径向跳动迭代值的变化量可以小于被测锥齿轮径向跳动一级精度公差值的1/10,从而提高了锥齿轮径向跳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1.在黎曼空間或仿射聯絡空間中,全测地曲面是值得注意的一種子空间。它有許多特徵,例如,它本身的任一测地线都是空間的測地线,它的切平面素沿曲面上的任何道路都是平行的,這許多性質都使我們把全测地曲面看成歐氏空間(或仿射空間)中平面的推廣。在n維歐氏空間(或仿射空間)中,一個m維的曲面有時可以被包含在m+ρ(相似文献   

13.
洪科  郭庶 《科技信息》2010,(27):63-64
在采用传统的地面观测技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时,平面和高程通常是分别独立确定的,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平面位置和高程分别基于不同的参考基准,确定平面位置时,通常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而确定高程位置时,则以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另一个是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所采用的观测方法不同,水平位置通常通过测水平角、测边的方法来确定,而高程则是通过水准测量或测竖直角和测边点的方法来确定,由于观测方法不尽相同,因而进行观测所要求的观测条件也不相同。采用包括GPS在内的空间技术,虽可以同时确定点的三维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所确定的高程是一个相对于一个特定参考椭球的,即所谓的大地高,而不是在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的与地球重力位密切相关的正高或正常高。不过,如果能够设法获得相应点上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高程系统转换,将大地高转换为正高或正常高。随着GPS的出现,可以采用GPS技术测定点的正高和正常高,这样GPS水准就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用球面駐波法測吸声材料(或水下底貭)的反射係数,实驗結果証明:本方法测試仪器及装置簡单並具有較高的精确性。並对剛性面及胶合玻璃纤维棉作了測量,后者还同駐波管法結果作了比較,两者吻合得比較好。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三坐标测量机检测速度慢等缺点,提出机器人三维表面测量系统. 针对该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的简洁快速曲面重构方法. 该方法考虑到RBFNN选取的神经元函数为高斯函数,将机器人三维表面测量系统获得的点云数据投影到二维平面,然后将该二维平面平均分割,选取分割点为RBFNN神经元的中心,避免了模糊c-均值法选取中心需要迭代计算的缺点,并且重构的网络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均高于模糊c-均值法选取中心设计的网络精度. 利用该测量系统获得的实际点云数据验证了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区域搜索的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给定平面度误差的评定为例,分析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包容区域法的算法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搜索的评定平面度误差的方法.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对被测平面进行采样点坐标数据提取,分别用基于搜索逼近法的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包容区域法实现给定平面度误差的评定.结果表明,基于搜索逼近法的最小包容区域法与最小二乘法相比,其评定结果精度提高了5.97%,且符合最小条件.  相似文献   

17.
霍李  王媛  高洪飞  那光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4):10579-10585
为实现火炮上的特定点与火炮回转轴水平的距离测量,提出了系列基于测边网的测量方法。该系列方法是在测边网法测量火炮回转圆参数的基础上,将火炮上被测的特定点投影到测边网水平面上,通过测量水平面上特定点的投影点与回转圆上2个以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参数,便可解算出特定点的投影点相对坐标,从而计算出特定点与火炮回转轴的水平距离。根据距离参数冗余情况,这些方法被分为“非冗余法”和“冗余法”。“非冗余法”采用距离交会解算出特定点的投影点相对坐标。“冗余法”,首先,通过测边网条件平差的方法对所有测量参数值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各测量参数的平差值;其次,用平差值计算各点的相对坐标,并通过圆拟合得到火炮回转中心相对坐标;最后,计算水平面上特定点的投影点与火炮回转中心的距离。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在检测现场可实现的测量条件下,几种方式得到的测量误差都小于2 mm;随着测量条件的改变,“冗余测距法”始终比“非冗余测距法”的测量误差小。模拟结果说明新方法的可行性,为国家军用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LS方法为基础,在对已有的特征点提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点云模型特征点提取算法。该方法以扫描到的每个数据点为中心建立一个δ-邻域,再以LS方法为基础,拟合此邻域的一个微切平面,然后将邻域内的点透视投影到此微切平面,计算这些点在微切面上的投影点的协方差值,从而构造一个协方差矩阵,并通过计算矩阵的相关值,设定阈值,把满足一定阈值范围内的点作为研究模型的边界特征点。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图G内的任意两点u和v,u-v测地线是指在u和v之间的最短路.I(u,v)表示位于一条u-v测地线上所有点的集合,对于S包含V(G),I(S)表示所有,(u,v)的并。这里u,u∈S.G的测地数g(G)是使I(S)=V(G)的最小点集S的基数.图的每个最小测地集都不包括它的割点,如果图G是一个有n≥3个顶点,k≥1个割点的块图.那么g(G)=n-k.树T有n≥2个顶点,l片叶子。如果将树T的所有点ui用图Hi来代替。用Hi∨Hj来代替树T的所有边uivj∈E(T),将得到的新图定义为Tn(H)。有g(Ta(Kd))=ld和g(Tm(Cd))≤min{[d/2]l。2(n-l)}/.  相似文献   

20.
前言本文是根据作者指导往届毕业班学生进行西湖山陵风景区道路定綫与設計的一些經驗与体会而写成的。当时,先則依等高綫地形图进行紙上定綫,继則以“坡度控制法”进行实地定綫,并采用“以导綫法測設迴头曲綫”,使测設工作迅速推进。今后如全国能将五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等高綫地形图測繪出来,在必要时甚至可放大为二千分之一来晒图使用,則道路工作者在进行定綫与設計时就有莫大的便利,可以依图先行研究与作紙上定綫,而后进行实地定綫与測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