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健 《科技信息》2012,(3):85-86
介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重点综述了激光熔覆技术在海洋工程上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在海洋工程上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激光-感应复合熔覆的新方法。该技术与单纯激光熔覆技术相比,激光-感应复合熔覆金属陶瓷层技术的效率可以提高约1~4倍,并获得大面积无裂纹的金属陶瓷层,此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肖强  吴钢 《科技信息》2013,(1):74-74,71
本文阐述了激光熔覆的相关理论,对熔覆层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激光熔覆陶瓷涂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激光熔覆陶瓷涂层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激光熔覆强化技术的原理及强化机理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与传统表面强化方法做了比较,总结了激光熔覆强化的优越性.液压元件关键另件的耐磨要求很高,对这些零件进行激光熔覆强化,将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中,隧道掘进机(TBM)的滚刀磨损严重,对更换下来的滚刀直接做报废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施工成本增高。针对滚刀磨损的再制造修复策略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激光熔覆仿真及新型涂层激光熔覆实验研究,对提高滚刀的磨损质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双椭球体热源激光熔覆仿真模型,探究激光熔覆对滚刀基层及熔覆层材料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为熔覆实验提供了工艺参数优化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实验条件,将激光熔覆技术与新型材料石墨烯相结合,开展了滚刀新型涂层的激光熔覆实验.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将石墨烯含量、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盘转速作为试验因素,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作为评价依据,分别设置4组不同水平进行比较,从而优选具有更高耐磨性的材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对涂层的耐磨性具有大幅的提高,与基体材料相比,加入石墨烯的涂层,其磨损程度较传统涂层最大可减少91.32%,较基体材料最大可减少99.86%.本文通过对激光熔覆技术和新型材料石墨烯的研究,采取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为提高TBM滚刀的磨损质量、选择其再制造策略提供了方法指导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焦雄  吴钢 《科技信息》2013,(1):223-224
由于激光熔覆技术的一些特点,熔覆处理后材料表面极易形成裂纹,成为激光熔覆技术工业化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激光熔覆层裂纹的形成机理,归纳了熔覆层裂纹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抑制裂纹产生的主要措施,为防止裂纹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概念、工艺特点、材料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8.
金属材料表面熔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比较了在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激光熔覆、感应熔覆、氢弧熔覆、氧-乙炔火焰熔覆,等离子弧熔覆五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熔覆层组织、结构特点、提出一条解决熔覆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探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直接制造砂型铸造用金属模具的问题.通过分析砂型铸造用金属模具无悬臂结构、有拔模斜度、采用圆弧过渡等结构特点,论证了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适用于这种模具的制造,能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缩短工期;提出了在应用中进一步轻量化、低耗化的对策,并指出随着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的发展,砂型铸造金属模具的轻量化、低耗化将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激光熔覆技术修复局部腐蚀钢板后修复件的力学性能,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腐蚀方式、腐蚀界面处理方式、腐蚀深度以及激光熔覆扫描路径对修复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局部腐蚀件和激光熔覆修复件的力-位移曲线以及力学性能折减系数。结果表明: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修复的局部片腐蚀和局部点腐蚀钢板,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与完整件基本相当,极限伸长率可恢复到完整件的70%以上;柔化处理熔覆层侧面-基材界面或增加搭接区域可将修复件断裂位置从熔覆层侧面-基材界面转移到基材,进一步提升修复件力学性能;激光熔覆技术可修复不同腐蚀深度的腐蚀钢板,且修复件的力学性能对扫描路径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激光熔覆技术在目前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中应用较广泛。本文概述了激光熔覆技术及工艺方法,介绍了激光熔覆材料体系现状。  相似文献   

12.
对损伤的TC11钛合金零部件进行激光熔覆沉积修复,可在不影响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节约贵重钛合金资源,提高零件利用率。分析修复后熔覆层和基材组织性能和开裂倾向是激光熔覆沉积修复工艺的基础研究工作。采用高斯热源,建立了单道单层激光熔覆应力预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激光熔覆基板的应力分布规律。随后,进一步实验研究了TC11激光熔覆区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区可分为熔覆层、热影响区和热应力层3部分。基板热应力层的晶粒受到应力的作用变形显著。激光熔覆后基板应力仿真和实验结果分布趋势一致,且最大热应力深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对1Cr_(18)NiTi不锈钢材料表面进行激光熔覆的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选取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结构,测量了激光熔覆区的成分及硬度分布,特别是对激光熔覆的热影响区的碳的扩散与集聚作了分析与讨论.对激光熔覆试样进行了磨损和腐蚀试验.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激光熔覆技术,介绍了激光熔覆工艺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激光-氩弧焊(TIG)电弧复合热源表面熔覆工艺对熔覆层成形特征的影响,建立了激光电弧复合热源表面熔覆试验系统,分别采用大光斑半导体激光热源、激光与TIG复合热源在Q235母材上进行了Ni60合金粉末单道熔覆工艺试验,分析了激光功率、TIG电流对熔覆层高宽比、稀释率、浸润角等成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或TIG电流的增加,熔覆层的熔宽、稀释率呈增加趋势,熔覆层的高宽比、浸润角减小.在复合热源熔覆过程中,引入电弧可以显著降低熔覆所需激光功率,可在减小激光热冲击作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引入小电流TIG电弧,可以降低熔覆层边缘的温度梯度,改善熔覆过程中熔覆层的铺展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属陶瓷WC-SiC-Co在45^#钢表面上进行了激光熔覆实验,讨论了如何从高速激光功率,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束直径来优化熔覆工艺参数和熔覆层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激光熔覆工艺应用于校轴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工艺条件下校轴的效果,设计了激光熔覆校轴试验.采用CO2激光器对试验轴进行激光熔覆,利用百分表测量轴的跳动值,用以衡量轴的弯曲量.试验首先在相同熔覆长度和深度下,改变熔覆中心角,其次在相同熔覆面积下,改变熔覆深度,进行激光熔覆.基于试验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校轴中,轴发生了朝向激光束的弯曲;熔覆层所对中心角小于90°时,轴弯曲量与熔覆面积成正比关系,熔覆层所对中心角大于90°时,轴弯曲量变化不明显;在熔覆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轴弯曲量与熔覆层数成正比例关系.工程案例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表面损伤叶轮的再制造,提出了叶轮激光熔覆增材再制造流程,并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叶轮材料试样表面进行Fe基粉末熔覆实验;叶轮再制造流程主要包括设备拆解、清洗、检测、再制造加工、零件测试、装配、喷涂包装等;激光熔覆实验表明粉末与基体产生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组织致密且无未熔化粉末颗粒,熔覆层硬度达到625.7 HV,约为基体材料硬度的1.57倍,屈服强度为641 MPa;激光熔覆再制造叶轮经着色探伤检测和工业CT检测等显示再制造熔覆区域无裂纹、气孔等质量问题,采用去重式平衡,动不平衡量小于标准值750 g.mm,叶轮安装调试一次成功,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镍基高温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A12O3-TiO2陶瓷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工艺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Al2O3-TiO2陶瓷涂层,以判断激光熔覆制备陶瓷涂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激光熔覆技术直接制备陶瓷层存在一定难度,陶瓷层裂纹较大,存在剥落现象;采用基底预热辅助激光熔覆法制备的陶瓷层整体脱落,可行性较差;结合冷等静压与高频表面预热技术进行激光熔覆陶瓷层试验,制备的陶瓷层表面光滑平...  相似文献   

20.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具有熔覆质量高、修复精度高等特点,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是由激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高度集成化系统,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领域。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熔覆精度和熔覆质量,进而影响再制造构件的服役寿命,因此提出遗传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使得熔覆层形貌与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