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3.
陈东鹏 《科技信息》2011,(2):292-292,294
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进展,进一步总结其发展的内容,以便从整体上观看运动性疲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对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训练效果的获得是在恢复期中,合理地安排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就会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的认识,已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这就更突出运动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比较了运动性疲劳与运动性力竭在机体不同系统、不同层次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属于生理现象,运动性力竭属于病理现象,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对运动性疲劳要进行多技术、多指标、系统性的综合评定,建立标准化的运动性疲劳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运动必然产生疲劳,但疲劳的长期积累又必然影响训练和竞赛效果.本文结合运动训练及比赛的实践,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论述了现代竟技运动的特征、疲劳恢复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及恢复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为研究运动疲劳与恢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本身引起的十分复杂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机体的病态表现,中长跑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它的疲劳特点.运用中医药手段及时、充分恢复中长跑的运动性疲劳,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有着十分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2):98-101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恢复中得以体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研究成果,为普及运动训练科学化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及其医务监督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是随着体能的消耗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其内容,发生的情况和感觉的方式等各不相同,为了使运动训练既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身体机能的潜力和提高机能的能力,正确对待运动性疲劳,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在预防运动性疲劳中广泛运用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化角度对耐力性项群运动性疲劳的中枢和外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耐力性项群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让运动员创造个人最佳运动成绩和延长其运动寿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虫草抗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小鼠运动性疲劳时体内相关指标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1)测定小鼠耐缺氧时间;2)测定肝(肌)糖原含量改变;3)测定鼠血中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虫草能提高鼠耐缺氧时间;显著提高鼠肝(肌)糖原的储备;并能降低鼠血中丙二醛含量,并显示与剂量纯度关系.结论虫草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脏腑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认为脏腑与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其关系通过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认识做了阐述,同时论述了通过运用复方中药及药膳对脏腑进行补益和调理以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毛晓泉 《科技资讯》2007,(35):169-16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菖蒲等七味中药体内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七、牛膝、太子参、益智仁、青皮、石菖蒲和远志的体内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游泳训练为模型,观察上述七味中药对4周递增大强度负荷运动小鼠体重、食欲等疲劳相关症状和体征及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实验第4周末运动组小鼠活动减少,毛发枯萎,无光泽,有的小鼠出现大片脱毛现象,食欲减少,体重降低;石菖蒲组和太子参组上述疲劳相关的症状与体症明显减轻,食欲增加,体重持续增长.益智仁组、青皮组和石菖蒲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石菖蒲、青皮、益智仁和太子参均有一定的体内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高压氧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运动疲劳组、高压氧康复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跑台致力竭疲劳模型并通过高压氧暴露进行恢复;30天实验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大鼠全血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脑红蛋白含量及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运动疲劳组大鼠血液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均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压氧康复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对比,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P> 0.05),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血红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压氧康复组与运动疲劳组比较,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尿素氮、肌酐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谷草转氨酶无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结果提示高压氧康复治疗可使大鼠运动疲劳代谢产物尿素氮、肌酐含量减少,使血清酶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使脑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上升,通过这些血液生化指标提示高压氧对运动性疲劳机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的特点,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营养延缓和消除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长时间、中强度运动引发的运动性疲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乒乓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伟峰  王秋娟 《科技信息》2010,(17):I0404-I0405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于运动性疲劳及损伤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做出运动疲劳及损伤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同时运用逻辑分析法做出中医诊疗手段对于生化指标的促进恢复作用。结论:中医针灸按摩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对于运动性疲劳及损伤后生化指标的正常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色马先蒿、决明子和连翘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游泳训练为模型,观察上述三味中药对4周递增大强度负荷运动小鼠体重、食欲等疲劳相关症状和体征及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实验第四周末单纯运动组小鼠活动减少,毛发枯萎,无光泽,有的小鼠出现大片脱毛现象,食欲减少,体重降低;而运动+决明子组、运动+连翘组和运动+三色马先蒿组上述疲劳相关的症状与体症明显减轻,食欲增加,体重持续增长.单纯运动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低其余三组,P <0.01.运动+三色马先蒿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高于运动+决明子组和运动+连翘组小鼠,P <0.05;与阳性对照组(人参提取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三色马先蒿、决明子和连翘均具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但以三色马先蒿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中小学校业余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应用生理、生化等体育基础知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分析阐述了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一般规律,并针对其不利影响,从实践体会的角度介绍了几种延缓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网球运动的供能特点、网球运动员疲劳的消除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表明网球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训练时服用有针对性的营养品能够使运动员及时恢复体力,可以迅速投入到下一场比赛或训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