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清代前期推行藏传佛教治策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着重论述了“康乾盛世”的清朝皇帝对这一治策的运用,清初推行这一治策,主要是通过打蒙藏上层的牌取得成果的,清代册封达赖喇嘛的策略,即体现出清朝政府有效管理西藏的一项重要制度“。兴黄教以安众蒙古也!”清初藏传佛教治策对于怀柔蒙古产生了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藏传佛教主要是格鲁派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达赖,班禅两大活佛世系的形成以及蒙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文章深入分析了从清朝中央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固始汗,到任命西藏地方世俗贵族为噶伦,再到设置驻藏大臣的历史过程,重新考证了驻藏大臣设置的具体时间,阐明了从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和固始汗,到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中央政府根据西藏地方的局势变化而不断尝试和精心策划后采取的措施,是环环相扣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须要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才能稳定西藏地方的局势,从而更好地治理西藏地方。由于驻藏大臣的设置,使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统治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理塘寺早期政教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塘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重要寺院,它与川、滇、藏之间都有一定的历史影响。章把理塘寺的早期历史分三个阶段加以探讨,即三世达赖时期理塘寺的创建;五世达赖与和硕特部蒙古统治时期理塘寺的兴衰;清初七世达赖时期理塘寺与七世达赖的关系及该寺的振兴等历史。理塘寺早期政教史及其特点说明,理塘寺政治、经济和化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在它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诸因素多化的影响,特别是明清以来汉藏化在此交融,使理塘乃至于康巴地区历史和化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1682年2月25日,精明能干的五世达赖喇嘛,在刚刚建成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然而拉萨街头却一片宁静,既没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祈祷达赖早日转生;又未见打卦降神,寻访灵童的出世方向。  相似文献   

6.
西黄寺是北京城中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是清王朝为迎接四世班禅而建。因四世班禅年事已高,后请五世达赖进京,五世达赖来京觐见顺治皇帝时便住在寺内。从此以后,西黄寺便成为清政府与西藏地区政教联系的一条纽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来京,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为缅怀六世班禅,清政府在西黄寺旁修筑了六世班禅的衣冠塔———清净化城塔。西黄寺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在十世班禅的倡导下,1987年9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西黄寺内成立,为藏传佛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弘法人才。西黄寺是历世班禅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方式与特点。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首先从蒙古统治集团开始,以吸纳蒙古民众和输出藏区高僧等途径为主,并在当时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通过自上而下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最终使格鲁派成为蒙古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相似文献   

8.
15世纪初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卫拉特蒙古贵族的扶持下,成为蒙藏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文章主要论证格鲁派在准噶尔汗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它对卫拉特蒙古历史和中国西北民族关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门卓家族因与觉囊派高僧贡嘎卓却拥有叔侄关系,故而得以担任觉囊寺管家。不过,随着转世活佛多罗那他的崛起,双方因为寺庙的管理权和利益问题,逐渐产生矛盾,最后演变到对庭决裂。多罗那他称该家族为“卑劣之徒”,在自传中充满负面记载。17世纪初,门卓家族的贡噶次旺顿珠通过各种办法,得以离开觉囊山谷,进入藏巴汗政权中心。同时,前藏年轻的五世达赖喇嘛非常欣赏其学识,称为“大班智达”,随着格鲁派政权的建立,不仅邀请贡噶次旺顿珠之子降央旺嘉多吉作为小五明导师,而且使其参与到1652年的赴京使团中。通过考察五世达赖喇嘛和多罗那他自传对门卓家族截然不同的叙述,我们得以窥探门卓家族在16-17世纪的西藏政治转折中,如何走出困境与实现身份蝶变的独特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车布登扎布,姓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之后裔,清代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人。高祖图蒙肯,元太祖18世孙。明代喀尔喀喇嘛红黄二教相争,图蒙肯推崇黄教,受到三世达赖喇嘛赏识,被授与“赛音诺颜”号(蒙语,意为好官),仍隶属土谢图汗部,世代游牧于塔米尔河流域。其  相似文献   

11.
评道光皇帝的“清、慎、勤”汤道富道光,字宁,1820—1850年在位。为维护其长久统治,他试图革除清朝某些弊政,即位之初便亲笔书写“清、慎、勤”三字巨匾(此匾挂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的正壁上)。毛泽东主席生前曾对此三字作出评释:“清,就是不贪污;慎,就是...  相似文献   

12.
清朝早在后金太祖努尔哈赤时期 ,就与在蒙古社会中拥有极高威望和巨大影响力的喇嘛教僧人发生联系 ,并给予他们特别的优礼和尊崇 1 ,以此作为联合、结好和“安众蒙古”的一项重要政策。到皇太极统治时代 ,随着清朝势力的向东扩展和对漠南蒙古的收服 ,满蒙关系对于清朝已经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蒙古各部的凝聚和影响 ,不但继续实行利用喇嘛教笼络蒙古的政策 ,还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对广大蒙古地区具有强大宗教影响力的喇嘛教发祥地——西藏。 1 639年 ,清太宗皇太极正式派遣察汗喇嘛一行专程前往西藏 ,带信给当时掌管…  相似文献   

13.
《蒙古-卫拉特法典》是古代蒙古族三大法律文献之一,被俄国著名东方学家雅金夫·比丘林称为“十七世纪蒙古社会的一面镜子”。该法典最具代表性立法伦理思想包括:“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尚善行善”的黄教伦理思想,尊重妇女的社会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的红岩子沟,地处湟水支流的北岸。佑宁寺是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土默特部之请,去蒙古为俺答汗诵经祈祷、超度亡灵,路过此地为众生讲经传教,并特意授记建寺。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自蒙古迎入西藏坐床,途经此地时,当地众僧俗以三世达赖授记为由,请求四世达赣建造寺院。四世达赖当即允诺在郭隆创建佛寺,但未逢良机。后来,经本地  相似文献   

15.
康健 《科技智囊》2006,(12):68-74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治世和盛世: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之冶”。三大盛世以清代“康乾之治”最为持久。“康乾之治”实际上经历了三代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因此正确完整地说,应称“康雍乾之治”。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雍正帝在位十三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合计一百三十四年,恰好占有大清朝立国二百六  相似文献   

16.
吉雪巴家族是格鲁派在西藏本土的主要扶持者之一,尤其在公元16至17世纪前叶该家族对格鲁派的扶持力度超过任何当时雄踞一方的贵族世家。公元15世纪初,吉雪巴家族开始在前藏崭露头角,慢慢地扩大其势力范围,成为帕竹第司治下最具势力的臣下。公元16世纪初,通过与仁蚌巴之间最后战役的胜利,吉雪巴得到了堆龙德庆所属吉雪南北两岸地区。从此该家族加大力度支持格鲁派在前藏的发展,两者之间建立了宗教上的供施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但是,1621年前后藏间的停战协议,导致吉雪巴与格鲁派的政教关系开始走向危机的边缘,尤其在1642年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建立以后,其政治地位发生颠覆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英人贝尔与达赖"新政"之关系考析--兼论达赖"新政"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凯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26-33,68
民国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在西藏实施的“新政”,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达赖“新政”的过程中,英国人特别是贝尔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英人特别是贝尔与达赖“新政”的密切关系,旨在说明达赖“新政”,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便对达赖“新政”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认识。即达赖的“新政”是在英国支持下为拯救西藏封建农奴制并企图自立割据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极不彻底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8.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疆域     
清朝疆域幅员广阔,其疆域的奠定源自于清前期几代皇帝的开拓。到晚清之际,由于列强的入侵,至使大片领土丧失。由此,清政府正式开始与周边国家勘定疆界。从疆域的拓展,到疆界的划定,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清朝社会的变化,也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龙夏·多吉次嘉、擦荣·达桑占堆、土登贡培为代表的一批近代重要人物,在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扶植和重用之下,被民众称为"坚塞"。他们在维护达赖自身安全和权威、推进"新政"改革措施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的独特现象,也是近代西藏地方统治阶级复杂斗争的鲜活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