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层表面活性剂液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存在壁面滑移的含非溶性表面活性剂液膜在固体表面的去湿过程,应用基于润滑理论建立的液膜厚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演化方程组,采用PDECOL程序对液膜演化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去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rangoni效应对垂直方向上液膜厚度的变化影响微弱,液膜厚度的变化由分离压及毛细力所主导;Marangoni数对最终形成的去湿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减小毛细力数则有助于抑制去湿过程的发展;增大滑移系数可以加速去湿进程,而最终形成的去湿结构明显缩小;增大平衡液膜厚度,液膜表面变形程度减小,液膜厚度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4.
分离压对含活性剂液膜流去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纳米尺度下液膜流动中分离压作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活性剂浓度对分离压及其各分项的影响,由此建立了全面考虑范德华力、Born斥力及静电斥力的分离压模型.采用PDECOL程序对初始厚度均匀一致且表面局部分布活性剂的液膜去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分离压模型由简到繁等各形式下的模拟结果,阐明了分离压各分项因素对液膜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了中强度静电斥力下活性剂浓度对分离压效应和液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静电斥力时的分离压会导致液膜失稳,形成静态的去湿结构;分离压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与活性剂类型及活性剂浓度与静电斥力的关联强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讨论含新表面活性剂2C_(18)~(Δ9)GE的有机溶液和水溶液之间的吸附平衡,检验由该表面活性剂所制得液膜在搅拌容器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对磁悬浮液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磁流变液中固相颗粒由于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本文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别考虑了基载液的粘度,固相颗粒的大小,固-液相的密度差与颗粒沉降速度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对改善颗粒沉降的作用,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基载液与表面活性剂适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 —(CH2)3—N (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比(κ)以及过剩面积(Aex)与混合单分子膜的组成(硬脂酸的摩尔分数,xSA)的关系;给出了过剩面积和理想混合面积之比与混合单分子膜组成的关系;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单分子膜在不同组分下的形貌。结果显示:表面压起始增加值所对应的平均分子面积随xSA增加而降低,并且混合单分子膜由液态扩张膜向凝固态膜转变,混合单分子膜出现严重的负偏离现象。由混合单分子膜的可混合性和非理想性可看出,18-3-18,2Br-1与SA在气液界面上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容易混合。AFM图像还说明18-3-18,2Br-1分子难以成膜,SA分子易于成膜,在18-3-18,2Br-1中加入SA可以增加18-3-18,2Br-1成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聚丙稀为支撑膜、以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载体提取稀土的支撑液膜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料液的pH值、载体浓度等与稀土离子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料液-膜测传质边界层的厚度和稀土配合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9.
将OP-10表面活性剂精制后,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考察了对于一些同系物的分离效果,探讨了OP-10固定液的使用温度.色谱分离图说明了OP-10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效果良好,具有独特的性质.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偏氟乙烯固体微孔膜,与溶解在煤油中的三烷基氧磷组成支撑液膜(SLM),分离稀水溶液中的乳酸。考察了pH值、料液浓度、载体浓度、温度、料液及解析液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膜稳定性的定性研究。发现乳酸以分子形式通过SLM;载体浓度为40%时传质速率最大;SLM对乳酸的通量与稀水溶液中乳酸浓度成正比。料液和解析液预先用有机相饱和时,膜的稳定性可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铅离子的液膜分离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对Pb2 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在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Pb2 的液膜迁移行为,测定了不同载体浓度下的半迁移pH1/2值。结果表明:Pb2 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外水相pH值及温度分别控制在2.75~3.75和278~298K范围内,载体浓度为5.00%时,Pb2 的迁移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氨在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中的渗透系数,并考察了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氨在支撑液膜中的渗透系数p值随着载体浓度升高而增大,但变化趋势不大;料液pH值升高,渗透系数增大;反萃液pH值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最大值,在实验条件下,反萃液pH值为3时,渗透系数较大.比较煤油、癸醇和正庚烷3种膜溶剂,正庚烷作为膜溶剂渗透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man及其表面增强Raman光谱对不同阴离子的3种丁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负载膜的结构进行测定分析表征.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其[C4mim]+阳离子结构非常相近,受不同阴离子的影响较小.在室温常压下阳离子[C4mim]+同时存在偏移和扭转两种同分异构体.相比于亲水性支撑离子液体膜,疏水性PVDF可支撑离子液体膜的普通Raman难以测定,采用以银溶胶作为表面增强活性基底的表面增强Raman与亲水性可支撑离子液体膜的普通Raman,以及纯离子液体的普通Raman高度一致,充分显示出表面增强Raman光谱对支撑离子液体膜结构表征的适用性及优越性,为今后在离子液体膜方面的Raman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导出了文题的模型。该模型假设乳液滴无再分散、无内循环、且直径均一;内相微滴在乳液滴中均匀分布,考虑了扩散组分在乳液滴内、外的传质及其与内相试剂在滴内的反应,得到了含有参数E、B_i及D_a的分析解(E为试剂比的3倍:B_i为扩散组分在滴内、外的传质阻力之比;D_a为滴内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之比)。当D_a→∞时,此解与外相边界层及膜相扩散控制模型的解相同。当D_a→∞且同时B_i→∞时,它又还原为渐进前沿模型的解。计算结果表明:萃取速率分别随E、B_i及D_a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当D_a<2或D_a>200时,过程分别受反应与扩散控制,而当D_a介于两者之间时,过程同时受反应与扩散的影响;D_a对过程的影响随E或B_i的增加而增加。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含有Cu^2+和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的乳状液膜体系中手性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效果,以及外消旋体的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内外水相pH值、从外水相到内水相pH值梯度变化以及配位金属离子与体系温度对液膜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手性分离最适宜的条件是:操作温度为20℃,Cu^2+为配位金属离子,Span-80和煤油体积比为11:89,OFLX外消旋体初始浓度为1.0mmol/L,内水相pH值为5.8,外水相pH值为3.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 PC-88A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 Zn( II)的迁移规律 ,并考察了料液相 p H、温度、载体浓度及解析相组成对 Zn( II)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温度 ,Zn( II)迁移速率明显增大 ,料液相 p H在 2 .4~ 5.1时可获得较大的 Zn( II)迁移速率。确定了最佳传质条件 ,探讨了各种因素影响机理 ,实现了 Zn( II)与 Cd( II)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涉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膜分离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膜蒸馏及液膜等膜过程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机制,综述了国内外膜法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乳状液膜法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基础上,建立了恒界面状况下的非稳态平板传质模型,经过合理假设,推导出易于求解的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利用恒界面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拟合了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聚乙二醇600与油酸合成了聚乙二醇600油酸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精制后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制备成色谱柱。测定了此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相对极性。对一些混合物中组分的分离效果表明了此固定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气相色谱固定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