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因素在于具有内在合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支撑,而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有借鉴作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发展需要有城市精神来引导,其中城市法治正是现代城市精神的深层底蕴。城市精神在现代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根本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城市法治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风俗和道德,构建一个理性自觉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具有重要的文化学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佐证了文化的适应性本质和群体性特征;二是强调了文化的功能与社会历史方位;三是分析了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四是开启了文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是韦伯最为重要而且争议最多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宗旨是揭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亲和关系。“资本主义”概念在韦伯的著作中有两个涵义,其一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即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后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其二,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欧洲近代理性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深入研究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这一文化现象,韦伯区分了性质和方式均不相同的四种资本主义形式。掠夺型资本主义“主要通过强力获利,尤  相似文献   

4.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对追求财富的认真态度、对劳动的颂扬、对理性的赞美、对情感的漠视体现了资产阶级创业所需要的资本主义精神,而这又吻合了基督教新教伦理,该伦理下的"天职观"和"禁欲主义"视劳动为寻求上帝恩典的途径,视财富的多少为能否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崇尚理性,贬斥情感。鲁滨逊追求财富的漂流过程也是其宗教世俗化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入手,分析了新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非线性的关系,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学大师所提出的宗教伦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韦伯与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新教伦理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演进。本文认为,由于韦伯与马克思在方法论的异同,导致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态度。本文在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对韦伯的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书军 《科技信息》2008,(20):158-158
基督教新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18世纪资本主义思潮的时代特征,同时对职业体育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久的影响。职业体育的运动伦理与精神追求体现了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的身体叙事体现了作者凯鲁亚克对美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新教伦理的反叛。新教伦理以宗教的方式肯定了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正当性,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而《在路上》的身体叙事则意味着作者对新教伦理的反叛、解构,并不断在反叛与解构中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禅宗思想中找到了精神信仰。这不仅深深影响了美国二战后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而且也发展与丰富了美国的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释马克斯·韦伯笔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探寻经济发展的道德上的支持, 一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无疑会对该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作用。并联系我国现状,寻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的伦理道德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高芳  卢坤 《凉山大学学报》2004,6(2):174-176,178
马克斯·韦伯在1904~1905年分二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关于新教禁欲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具有某种"亲和关系"的命题,在100年间引发了广泛争论,既涉及到命题自身的真实性问题包括对韦伯关于禁欲伦理的教义基础的分析、比较的合法性的怀疑和辩护,又涉及到对韦伯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可靠性、合理性的思考.无疑,这一百年争论并没有否定和减少命题的历史意义,反而为这部作品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按照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在高级宗教形式中,先知预言与两种处世观相结合形成了4种基本的宗教类型,而其中的入世禁欲主义宗教即基督新教通过天职观和预定论形成了一种伦理精神,影响了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导致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韦伯新教伦理揭橥市场经济应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伦理精神,这种社会伦理精神一方面为市场经济本身的合理性作价值辩护,另一方面,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提供社会伦理的人文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3.
儒家家族主义对家族企业有何价值,在回答该问题时多半涉及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命题。该命题由于存在严重的“缺陷”和“脱节”,应当受到质疑。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因为日本的经济崛起以及随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儒家伦理促进了东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中,以研究宗教伦理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最为著名,也最为透彻。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产生与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以及社会科学尤其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发展等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学术界对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学术思想直到今天影响力仍然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试析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现代化"一词本身而言,不应当单纯地僵化地把它认作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一成不变的形态,而应将其认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渐进过程。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文化命题———"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而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儒教伦理则是排斥或阻碍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应作具体分析:即对历史和现代化进程,起过促进作用,但决不能否定儒家文化作为整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经济体制和政治法律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严重阻碍作用。应取中西文化的各自长处,进行互补整合,建设一种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其发展的道德文明与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6.
清教徒因宗教迫害而迁移到北美大陆,同时也将他们的信仰一并带去。清教伦理的宗旨是通过荣耀上帝而得到自我救赎,因此它不单纯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清教伦理强调个人主义,主张高效工作,毫不掩饰对利润的追求,无形中成为美国商业发展的精神源动力,完成了对美国商业的启蒙,为美国商业的形成和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文章力图改变原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证方式,从相反角度去诠释清教伦理对商业精神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韦伯把“资本主义精神”看做一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资本主义精神”又是:自“宗教改革”。这种把宗教教义等精神因素也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不仅是研究视角的变换,更开创了宗教经济伦理这一新学科。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一个精神决定论者,他始终保持了对社会发展动力这样一个复杂问题要进,综合分析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天主教会对一夫多妻和近亲结婚的限制削弱了宗族关系,强化了核心家庭和非人格化的社会合作,使欧洲人心理上向个人主义、分析思维方向进化。这场婚姻改革运动让欧洲的市场、法治、民主、经济增长和公民社会成为可能。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后,为什么欧洲开始崛起,殖民世界,并且在经济上远远超过了中国和印度等曾经非常繁荣的国家呢?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其归结为新教伦理和苦行主义。而如今,哈佛大学的约瑟夫·亨里奇教授有一个乍听起来惊世骇俗的观点:不娶表亲。  相似文献   

19.
西方市场经济始建中的价值观精华体现为希腊精神的复兴和新教伦理的取向。思考这一史实对我们今天建设健康、文明和现代的市场经济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与中国现代职业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韦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及其来源,在分析我国职业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对塑造中国现代职业精神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