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维东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81-82,9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暖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以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其中,乔以钢教授作为获得过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嘉奖的优秀女性文学研究者,以《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等众多著作,  相似文献   

3.
由陆卓宁主编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2006年5月在民族出版社出版。20世纪的台湾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其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对抗强权、文化坚守、民族回归的文学精神,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用通俗的文笔系统而客观、全面而简约地介绍了20世纪(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台湾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多元的风貌以及与祖国大陆文学的渊源关系。内容丰富、脉络清楚,呈现出一幅20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全景式图案。定价:20元。(唐海琴,巴音)《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出版@唐海琴 @巴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水经注》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研究者主要从文学地位、写景成就、文学渊源、版本、作者生平等方面对《水经注》作了探讨,其中《水经注》写景成就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核心。20世纪前78年,学界对《水经注》的研究比较冷落,研究成果较少,也缺乏深度;20世纪后22年,研究者的视野最为开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较之以前大幅提高;21世纪以来,研究者基本沿着上个世纪开辟的课题继续探讨,并在研究的广度上有一定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英国女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全面提高,英国女性主义作家通过文学方式不断表达新的女性主义思想,塑造新的女性形象.根据她们的关注视角和创作主题,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即20世纪初期在社会政治权利的基本层面上追求女性独立;中期阶段则深入到女性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本质层面;在后期阶段则探索两性的二元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关纪新教授主编的学术论著《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近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各民族文学贡献与相互关系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一项重大研究项目,关纪新为牵头人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参加该课题研究并担当相关部分撰稿人的学术工作者,包括樊骏、李鸿然、罗布江村、徐其超、苏光文、黄绍清、龙长吟、张直心、黄薇、徐新建、张明、李光一、黄伟林、阿库乌雾、刘洪涛、马绍玺、关纪新等。《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一书的责任编辑龚黔兰在该书的简要介绍中写道:“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典型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为线索,追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民族文学交流发展的路径及走向世界的前景。特别是对民族文学与中原文学发展相互关系的论述,对各地区民族文学发展的总结,中肯公允,有理有据,对民族文学发展有指导意义。本书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学家基本上是国内知名乃至国际上也颇具声望的人物。本书论述清晰、文笔流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女性文学研究专著《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一书的论纲。本研究致力于中国女性意识的现代嬗变轨迹及中国女性文学宏观发展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是女性的新时代,女性的觉醒、奋斗与解放不仅与女性自身相关,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解放。20世纪女性创作的革命战争小说,正是根源于女性独特体验对女性通过战争解放自我和参与整个民族解放进程的记载,和男性同类题材创作相比,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何琳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04-108
本文依据文化翻译研究理论,对新中国重要翻译文学杂志《中国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翻译选材进行研究,探究该刊物的研究价值以及文化翻译理论在原语环境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作家们创造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类。它们是:安琪儿——提纯了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的象征;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苦难现实的体现者;红色接班人以及浪子和逆子。这些内涵各异的形象反映着作家们不同的社会理想、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发展,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则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艺术范型及文化意蕴建构的现代化追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分两期 ,一是 2 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转型 ,二是 2 0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化转型。中国文化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表现在“群体本位文化”到“个体本位文化”、“伦理本位文化”到“感性本位文化”、“长老型文化”到“青春型文化”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4.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此期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得到较快发展,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视野和优秀作品步入文坛,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主流,内容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反映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少数民族作家关心民生,张扬正义,表达心声,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并颇具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到20世纪末我国居民消费价值观的变迁可以从居民吃、穿、住、用、行的变化中得到反映,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变换,展示出居民消费价值观的更新层面。  相似文献   

18.
口述历史是口述史料.推动口述史工作,目的在于推动为科学史研究服务的史料建设,而不是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口述史料是记忆类史料的主要品种;研究20世纪中国科学史,应该利用口述史料,但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参证;亲身经历20世纪科学事业发展,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领导干部,是口述史的重点访谈对象.当前从事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组织者和采访者都应该加强对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整体图景的认识,同时在访谈中挖掘史实细节时必须遵循史学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东莞的民间文学活动比较活跃,除容肇祖的理论研究、袁洪铭的搜集与研究较为突出外,还有一些东莞人也整理发表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他们的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