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Op.100)是一套有标题的、音乐性很强的短篇练习曲。这套练习曲集标题性、音乐性、技术性、趣味性为一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练琴兴趣,是钢琴技巧练习与音乐表现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思路和音乐曲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普氏本人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的演绎风格。  相似文献   

3.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相似文献   

5.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相似文献   

6.
郑培 《科技信息》2010,(32):190-190
《三月——云雀之歌》是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其中一首,钢琴套曲《四李》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产生于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是作曲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哲理性地表现出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的生命的惋惜,通过对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三月——云雀之歌》的艺术特征、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的分析,以帮助更多喜欢这个套曲的人们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去深刻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7.
高燕 《科技资讯》2006,(4):242-243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chopin).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附近的热佐瓦,1849年卒于巴黎.他的钢琴作品,在钢琴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创作体裁很广泛,主要有:玛祖卡,波罗涅兹,圆舞曲,夜曲。练习曲,奏鸣曲,叙事曲等.本文着重分析他的四首叙事曲。  相似文献   

8.
周丹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168-169
斯克里亚宾谱写的26首钢琴练习曲中,由于音符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远,大部分时候都需要手保持大跨度的伸张状态。文章就该问题进行论述,总结了大跨度的五种类型,并分析了其演奏特点。以期对研究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的作品特征以及大跨度技巧的演奏和练习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娅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51-253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其中的《g小调叙事曲》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整个器乐曲中的第一首采用叙事性的体载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是体现了作曲家肖邦的个性化特点。本文将着眼于《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及演奏,从体裁.曲式结构.旋律、伴奏、和声中看肖邦在这首作品中的个性化表现,从而达到正确诠释音乐作品,更好地把握肖邦《第一叙事由》演奏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钢琴曲《闹元宵》是《鲍元恺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第六部分中的第二首,采用了《闹元宵》《绣荷包》两首山西民歌为创作素材,作品将民歌与钢琴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山西民歌的魅力在钢琴上得以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的两册共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被音乐学家们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也是钢琴家、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作品。作为钢琴教学方面,也是在本科阶段钢琴主修学生必须接触的文献作品。本文从创作风格、音乐形象理解和相关文献阅读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钢琴教学中教授这套作品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肖邦钢琴练习曲的技术特点、艺术特征及历史作用三方面阐明其艺术价值。通过对部分代表性作品的分析,说明其在技术程度、艺术性方面迈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继承、发展和影响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说明其在整个钢琴练习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肖邦钢琴练习曲的技术特点、艺术特征及历史作用三方面阐明其艺术价值.通过对部分代表性作品的分析,说明其在技术程度、艺术性方面迈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继承、发展和影响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说明其在整个钢琴练习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由三首乐曲组成,分别是《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通过对《为钢琴而作》的音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便于初学者了解这部作品的旋律、和声、调式和音响的特点。同时结合个人的理解与经验对演奏这部作品的要点进行诠释,从音乐色彩层次以及触键踏板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他人在学习演奏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彭 《科技信息》2011,(12):I0242-I0243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是舒伯特在世时出版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创作于1825年4月,1826年3月出版,并且大获成功。这首奏鸣曲以主题材料的统一和形式的集中而著名,采用了四个乐章的庞大结构。这种与交响曲套曲完全一致的结构形式昭示了舒伯特有意效仿贝多芬的勇气,也显示了舒伯特开始将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构思建立在一种交响式的思维之上,并且"暗示出舒伯特开始将钢琴奏鸣曲从起居室搬到音乐厅"①。这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是作曲家早期的钢琴作品,该作的第三乐章为谐谑曲。与其大部头作品相比,这首谐谑曲只能算是其作品中不出众的“小品”,但这部作品无论从体裁结构还是创作技法上都充分体现了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思想。从本体研究的角度看,该作品在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手法、调性布局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6至1797年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篇幅第二长大的作品,其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情感细腻,饱含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调性变化、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中先生的.《云南民歌五首》是以云南广为流传的五首民歌为题材,将它们的曲调改编成钢琴曲。每首曲子短小、精湛、清新、典雅、活泼。有优美的《大理姑娘》,如影随行、不离不弃的《跟哥》,活泼天真的《猜调》,高亢悠长、质朴醇厚的《山歌》,还有热闹欢腾的《龙灯调》。每一首的风格迥异,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云南人民的生活情景。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其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的曲式结构,了解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特点以及云南民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20.
在钢琴曲的创作实践中,中国现当代作曲家在借鉴西方复调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古琴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产生出具有古琴音乐风的复调钢琴曲。笔者以汪立三的《#F商调:书法与琴韵》、于苏贤的《赋格》、林华的《高古》3首钢琴作品为例,从古琴音色特性在钢琴曲主题上的新释,古琴音乐中的多声因素与现代复调技法的融汇方面对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加以解析,以期对中国钢琴艺术的特色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