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良文 《海峡科学》2007,(12):16-17
随着工业、农业与交通运输业等的迅速发展,眼外伤患者日益增多,但因眼组织损伤修复存在自身特殊性,损伤后往往导致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目前已成为影响视觉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眼球穿孔伤207例(208眼)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球穿通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即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的1~5 d内完成疾病知识及治疗护理方案的讲解、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康复知识等教育;观察组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按临床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的健康宣教并做好记录。观察2组焦虑及抑郁的水平,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状况减轻,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地对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通过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眶颅穿通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伤,由此而产生的漏诊,其后果常较严重。现报告我院所遇到一例。 患者李××,女,28岁,售票员,住院号:122798,右眼被铁钗戳伤,眼球摘出术后五天于1992年4月30日入院。五天前被别人用铁钗猛戳右眼,视力当即消失,流血不止,神志清醒。立即去本市某医院眼科急诊,眼部检查:右  相似文献   

4.
张萍 《海峡科学》2006,(12):33-33
目的 分析眼外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近4年住院的166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病例男女之比约为64,多发生在21~40岁的年龄段,致伤性质中破裂伤及钝挫伤占有较大比例.结论 眼外伤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但绝大部分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加强眼外伤的预防宣教是减少眼外伤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父母应该是孩子生病的第一个发现者。每位父母都应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孩子病症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就诊,早康复。眼球:当你发现孩子的白眼球发红时,应该想到是否得了急性结膜炎,不然就是眼内有异物或眼外伤,再就是  相似文献   

6.
防治儿童眼外伤是眼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有关儿童眼外伤的国内资料不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眼外伤的发生规律以利防治,现将我院200例儿童眼外伤分析结果介绍于下:一、住院儿童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发生率我科(1966年9月~1979年6月)共有住院眼科病人2111例,其中眼外伤患者609例,其中14岁以下儿童共200例.住院儿童眼外伤占眼科总住院人数的9.5%,占眼外伤总住院人数的3.27%.儿童住院眼外伤的发生率较李凤鸣(1956)13.1%,洪锡安(615.6%)、李淑英(1960)25.3%均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 由于眼球的解剖学的特点,使得部分暴露在外的组织易受到各种意外伤害。由于损伤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有时对眼外伤的准确诊断和正确处理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尽可能地挽救伤眼的功能,我们在处理眼外伤时应格外小心。仔细询问受伤当时的情况,详尽地、细致地检查,并且及时果断地对伤眼作正确处理。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曾碰见过数例特殊的眼外伤病例。现将其作如下报告,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外伤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27例学龄前儿童眼外伤发生的年龄、性别、事故地点、事故原因、受伤性质、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男童多于女童,受伤地点家中多见,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5岁起达到发病高峰,预后与受伤评分有关.结论:加强儿童眼外伤的预防宣传,可降低儿童眼外伤发生的风险,以有效减少和控制低视力儿童.  相似文献   

9.
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系由角膜、角膜缘部位的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以角膜上皮为多见,在前房内逐渐生长,甚至充满前房,产生瞳孔变形、虹膜睫状体炎、周边虹膜前粘连、继发性青光眼等,造成视力下降、疼痛等症状,严重者需摘除眼球以改善症状[1]。随着眼显微手术普及,手术技术提高,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在临床上已不多见。现把近些年来我院7例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应用手术切除的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1年至2005年10月共收治7例前房上皮植入性囊肿患者,男5例,女2例。其中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6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1例。角膜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薄层SOI(silicon-on-insulator)场LDMOS(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击穿电压偏低,容易发生背栅穿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注入技术的薄层SOI场pLDMOS(p-channel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通过建立该场pLDMOS的穿通机制数学模型,分析了其4种击穿机理:背栅穿通、沟道横向穿通、横向雪崩击穿和纵向雪崩击穿.仿真结果表明,场注入技术穿过厚场氧层向下注入硼杂质,通过控制注入能量和体区浓度获得浅结深,从而提高器件对背栅穿通的抵抗力;优化的沟道长度和埋氧层厚度分别消除了沟道的横向穿通和纵向雪崩击穿;双层场板结构调制器件表面电场分布,避免了器件过早地横向雪崩击穿.在优化器件相关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基础上,成功基于1.5 μm厚顶层硅SOI材料研制出耐压300 V的场pLDMOS.相比较于常规厚层场pLDMOS器件,顶层硅厚度由大于5μm减小到1.5 μm.  相似文献   

11.
眼球被钝物损伤在法医鉴定中较为常见,一般根据病历资料及查体不难鉴定.但有些眼部损伤,在伤前既有一定的疾患,涉及伤与病共存,后果也较严重,鉴定损伤程度相对较困难一些.下面结合二例高度近视眼患者眼球被损伤案,从临床法医学角度,谈谈如何客观公正地把握此方面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眼科 眼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视觉器官及其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学科。 大理学院眼科有白内障专业、眼底病眼外伤专业、小儿斜视专业和青光眼专业等。眼底病、眼外伤和小儿眼科的治疗在滇西独树一帜。眼科可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包括进行白内障的冷超声乳化。其中国际ORBIS对眼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眼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视觉器官及其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学科。大理学院眼科有白内障专业、眼底病眼外伤专业、小儿斜视专业和青光眼专业等。眼底病、眼外伤和小儿眼科的治疗在滇西独树一帜。眼科可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包括进行白内障的冷超声乳化。其中国际ORBIS对眼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早期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诊治的14例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检查,均未发现眼内异物,急诊术中发现后房角内异物9例,术后前房渗出,再次手术发现后房角内异物3例,术后复查UBM又发现后房角内异物2例,再次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有明确眼外伤患者,不能只依赖急诊CT,应详细询问病史,再行眼部检查,如眼部B超、UBM检查、眼部MRI等,以排除眼内异物.  相似文献   

15.
<正> 角膜异物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也是眼科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基本手术。这种疾病在金属切削工人、农民中特别多见。现就角膜异物的取除及治疗,谈一点粗浅的体会。角膜是一种完全透明、无血管、有丰富三叉神经末稍感觉极其敏感的组织。当微小的异物侵入时,就会引起刺痛流泪,甚至引起眼睛痉孳。如果治疗及时正确,就会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否则将会影响视力,以至感染、恶化成为角膜点状白斑以及眼球炎,导致眼球摘除,  相似文献   

16.
日用化学品致眼伤20例报告陈一坚(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510630,广州)关键词:眼外伤,日用化学品,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779.113在现代生活中,日用化学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由于使用不当或意外事故致日用化学品误人眼内造成眼部损伤时有发...  相似文献   

17.
在眼外伤尤其是穿孔伤中,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率相当高,绝大部分为单眼发病,人工晶体植入对这部分患者保证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甚为重要。我科于90年以来对28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2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6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素高捷疗眼膏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强氧的利用的新型眼膏。它不但能促进角膜上皮的再生,且可促进角膜内皮的修复。近一年来,笔者曾用该制剂治疗各种角膜病变,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机选择28份病例,其中病毒性角膜炎10例,角膜溃疡7例,角膜穿通伤9例,角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救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儿34例,比较受伤年龄、就诊时间、是否合并眼内炎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受伤年龄越小预后越差;②就诊时间越晚预后越差;③眼内炎严重影响儿童眼外伤的预后。结论对于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能改善开放性眼外伤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西部地区眼后段异物伤的原因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眼内异物伤患者86例92眼,进行眼球表面定位法后径异物摘出术35例(35眼)和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51例(57眼)。结果:云南西部眼后段异物伤的主要原因为打击伤和爆炸伤。玻璃体切割术异物摘出率高于后径摘出术,96.5%(55/57)对85.71%(30/35)。玻璃体切割术者术后视力明显好于后径摘出术者(P<0.01)。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