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维爽  贾军 《创新科技》2022,(12):46-58
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为推进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成员间的深度合作、强化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以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共生度模型测度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度,实证检验区域数字化水平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数字化水平与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之间存在U形关系;数字化接入水平与数字化平台建设水平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影响呈正U形,而数字化装备水平与数字化应用水平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影响呈倒U形;数字化水平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的数字化水平与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U形非线性关系,中部地区数字化水平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关系则存在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推动区域数字化建设以及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视角,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进一步讨论技术波动性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契约包容性对生态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改变契约包容性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影响;技术波动性能够强化契约治理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作用效果,但未能显著影响关系治理和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兴战略顺利实施。在分析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构建了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和提出了研究假设,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医药制造业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力投入强度是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序参量,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协同关系;创新经费投入强度促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促进创新人力投入强度;而创新经费投入强度抑制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产品创新收益能力抑制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创新对于企业和产业来说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外卖打败方便面"的案例引入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从而给研究新兴产业运行机制带来新视角。通过生物学隐喻的方法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理念——将经济活动中有主观创新能动性的创新主体隐喻成生物群落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者,提出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在生物学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对比隐喻,分析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15种竞合的运行机制,提出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凡  可星 《科技与经济》2020,33(1):26-30
液态金属具有不定型的液体形态,具有极佳的电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是电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首选,美国NASA在2014年将液态金属列为新材料十大前沿方向之一。以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为研究背景,对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等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了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从种群角度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及不同创新种群间的关系,同时对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和动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优化仿真分析,以上海汽车产业为例,探析政府引导、研发支出、产业投入等变量在一定幅度内不同作用水平情况下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三项指标作用强度依次为研发支出比重、产业投入比重、政府引导系数;产业发展初期,随着政府引导增减产业发展变化较为敏感,过度的政策引导会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治理要素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团体标准组织的治理水平,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包含结构、过程、知识更新、产权保护和关系管理等5个维度的团体标准组织治理框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第三代移动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3GPP开放的系统结构保证了标准的全球统一和兼容,科学的标准制定流程提升了团体标准质量,代际演进的标准技术知识更新节奏保证知识的先进性,适度宽松的知识产权政策解决了创新的收益分配问题,有效的关系管理帮助实现标准链条的闭环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尚宏  庞宁 《太原科技》2007,161(6):94-95
基于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分析高校人力资源非正式组织现象的基础上,从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激励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校非正式组织激励管理系统的新模式和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为切入点,盘点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研究范式、评价和治理。综合而言,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多点突破。提出今后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研究的时代语境有待拓展;研究地域范围与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丰富与调整;扩充要素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新技术演进是一个复杂、动态、非线性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过程中,除了技术的研发,更为重要的是技术规则和市场应用等的建立,进而构建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达到实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的目的。正是由于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不完善,导致大量的新技术的研发并未实现其商业价值,新技术商业化率极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创新生态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指出科技创新治理由此勃兴。从创新生态系统3个主要特征出发,指出技术、组织和机制是影响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的3个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要增强使能技术、进化型组织、政策企业家在中国科技创新治理过程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河北省社会创新指标体系结构和评价方法,并以2007年为例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新兴经济体崛起、开放与保护的较量、美中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多边与单边的对垒4方面梳理了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的变化;从加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统筹协调,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4方面提出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推动核心技术原创性突破、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软实力4方面提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小世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而且在于强调各创新主体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技术创新领域,在对比分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特征与小世界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集聚系数和特征路径长度等小世界网络特征,并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依据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 ,根据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本文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 ,即反馈调节机制、鲁棒调节机制、多样性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生活中生态发展的现状;以东北平房民居为例,将生活中的生态现象与建筑领域的生态建筑发展分别给予阐述,最后对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准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因其区位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大的开发价值,促使人口集聚,经济开发活动频繁,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与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海岸带空间治理是海洋强国背景下为了达到海岸带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以空间为切入点在海岸带领域的重要应用。针对海岸带陆域土地开发与污水排放、近海渔业资源与灾害威胁等问题,研究了全球海岸带空间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包括激励、协调与约束3大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数据安全治理规则对于数据跨境流动至关重要.在评析典型国家和国际现行的双边和多边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立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中国应细化相关规定并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同时要完善数据领域的阻断法,积极应对他国的长臂管辖;要积极参与数据跨境国际规则的制定,将数据安全条款嵌入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矛盾交织,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创新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法治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灵魂,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文化在价值目标上有契合之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现实依据与制度保障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政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项目的角度出发,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和组内访谈设计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再谈判测量量表,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之间的作用路径以及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由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共同构成的再谈判治理机制。根据讨论结果,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有正向作用,并且关系治理对再谈判的作用更为显著;契约治理对关系治理中的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治理对契约治理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作用关系,信任与合作对契约治理为正向作用,而关系维护对合同完备性和适应性为抑制作用。契约的天然不完备性,政府和私营企业对合作关系管理不科学是造成大量PPP项目再谈判失败的主要潜在因素,明晰潜在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是实现PPP项目再谈判有效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