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95%丙环唑可湿性粉剂对小麦条锈菌的抑菌效果,在温室采用盆栽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95%丙环唑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条锈菌的抑制作用,并将这两种药剂对小麦条锈菌的毒力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对小麦条锈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5%丙环唑的防治效果要大于对照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因此95%丙环唑对于小麦条锈菌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硬毛刷涂药处理、3次重复的田间药效试验,观察5种杀菌剂防治花椒膏药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3%甲霜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1%、82.16%75.25%、24.91%和25.68%,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3%甲霜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与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差异不显著;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膏药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可在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丙环唑及其代谢物对小鼠胚胎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结果发现丙环唑及其代谢活化产物均能够引起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发生转化,并形成大量典型的Ⅲ型转化灶.进一步利用刀豆球凝集实验和琼脂集落实验探究转化细胞表面刀豆球蛋白A(ConA)受体分布和锚定非依赖生长特性,确定丙环唑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发现转化细胞在ConA稀释液中凝集成块;在半固体琼脂培养液中成集落生长,失去接触抑制的特性,具有成瘤的可能,因此丙环唑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良好,施药用量为有效成分112.5g/hm~2处理的末次防效达74%以上,保产率达8.0%以上,是防治水稻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徐伟松  周振标  李为能 《广东科技》2014,(3):119-119,68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良好,施药用量为有效成分112.5g/hm2处理的末次防效达74%以上,保产率达8.0%以上,是防治水稻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茶花和佛手胶孢炭疽菌对不同类型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对保护型、内吸型和复合型3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源于四季茶花和佛手的炭疽病原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炭疽病菌对复合型杀菌剂敏感性最高,其次是保护型,最低是内吸型;2株炭疽病原菌对复合型杀菌剂30%苯甲丙环唑敏感性最强,EC50分别为2.287 8 mg/L和3.075 7 mg/L.综合分析认为,复合型杀菌剂30%苯甲丙环唑和80%多福锌可作为今后防治茶花和佛手炭疽病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一些带菌禾草能导致取食动物产生中毒症状.在内蒙古草原上,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带菌率高且稳定存在,而同属带菌植物能导致取食牲畜产生中毒症状,带菌羽茅也可能会来危害.因此,选择了一种有效的杀真菌剂丙环唑(Propiconazole),在种子、幼苗和成株3个层次上进行处理,探索适合杀除羽茅内生真菌的方法.结果显示,用4.00a.i.μL/g种子的丙环唑浸种4h可有效降低羽茅种子中内生真菌感染率;用4.00~6.00a.i.g/L丙环唑进行叶片喷施,处理萌发7d的幼苗和成株,能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和杀菌率.这为控制羽茅内生真菌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4-苄氧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i),再与丙酸酐环合成了3-N-乙酰基-2-芳基-5-(4-苄氧苯基)-1.3,4-(口恶)二唑啉类衍生物(3a-3i),收率73%~87%.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展菲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Suzuki反应、Wittig反应和氮杂环丙烷化反应3步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联苯取代磺酰基氮丙啶.在三氟甲磺酸催化下,联苯取代磺酰基氨丙啶并未发生分子内亲核开环反应,取而代之的是反应体系中微量的水极容易地与氮丙啶发生开环,继而在酸促进下重排和芳构化,最终得到菲环产物.以2-([1,1′-联苯]-2-yl)-1-对甲苯磺酰基氮丙啶为底物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筛选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三氟甲磺酸(0.2 mmol),溶剂DCE(10 mL),H_2O(0.2 mmol),氮丙啶5(0.2 mmol),室温条件下反应1 h.在此条件下,拓展了这一反应的底物范围,成功合成了9种菲环化合物,产率为33%~65%.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理州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州玉米上新发生的病害——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发生,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海拔高度、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响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化学防治药剂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等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自改—1”玉米自交系是由“330×oh43HtHt—早”组合中经多代选株自交而成。“自改—1”自交系既保持了“330”自交系主要优良性状,又克服了“330”的缺点,并提高了抗病能力、缩短了生育期。是一个自身产量高、配合力好、早熟、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自交系。“自改—1”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自改—1×黄早四”杂交种(原名廊玉2号),已被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单15号”。“8112×自改—1”、“1984×自改—1”参加了省区域试验。“自改—1×掖107"、“自改—1×23”等组合在多点试验评比中表现突出。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引起一些气候要素的变化。本文根据岗南、黄壁庄水库地区建库前后多年的降水量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综合系数法,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大型水库水体对其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建库使得该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间苯酚法一般用酮糖和醛糖的定性鉴别。已糖与盐酸共热脱水。生成的羟甲基糖醛与间苯二酚结合成鲜红色化合物。当酮糖基本反应完全时,醛糖仅有千分之几反应。通过间苯二酚用量实验可看出间苯二酚与糖量之比等于1:1时吸光度基本不变。这说明当果糖反应完全后。葡萄糖还很少反应。利用二者的反应速度悬殊,在控制一定反应条件下。可以定量测定果糖。根据上述原理测定了由葡萄糖异构酶产生菌的菌丝体和固定化异构酶所转化的果葡糖浆中果糖含量。并测定了链霉菌发酵液中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注疏多将"菼,骓也"释读为用实体特征解释实体本身,即以"白色"义训释菼类植物。这种释读过于牵强,通过推断"骓、鵻、萑、蓷"几个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个词条应为"菼,鵻也"。同时,《尔雅》编纂者在编辑这一词条时,混淆了"萑"字所记录的"菼类植物"、"益母草"两个词,训释错误。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位及其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生态位的涵义及其在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我省情况,探讨了生态位的结构及其变量集。并运用生态位原理对我省九个省辖市的生态位进行剖析,揭示出人口激增,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此,以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为目标,遵循高效、和谐的原则调控生态位,以缩小区域生态势。  相似文献   

16.
用抗促黄体激素(LH)单克隆抗体为试样,进行了叠氮钠(NaN_3)在ELISA检测中影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酶标二抗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ODP底物工作液能将其中的HRP全部失活;而当底物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酶标二抗工作液中的HRP有30%~60%失活。提出在以HRP作为标记酶的ELISA检测所用的部分缓冲液中废止使用NaN_3作为防腐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Uq(sp(6))的最高权模的自然表示理论,给出了 量子辛型群@(Spq(6))的所有定义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C)(Spq(4))经由Uq(sp(4))的Jantzen途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Jantzen由Uq(sl2(C)) 的表示论通过R-矩阵的方法给出了SLq(2)的定义关系式,用Jantzen的方法通过Uq(sp(4))的表示理论实现了(C)(Spq(4))的定义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目前在采光屋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柿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柿叶黄酮甙的提取分离方法。即采用70%乙醇为提取剂,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进行提取分离可得柿叶黄酮甙。经薄层色谱法、颜色反应法及紫外光谱扫描法进行分析鉴定可知柿叶黄酮甙主要为异槲皮甙(水解为槲皮素)和黄芪甙,并建立了柿叶黄酮甙的定量分析方法。同时还对新采柿叶及存放一段时间的柿叶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柿叶黄酮含量不因存放时间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