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一部近百万字的《山西科技发展史》出版了。笔者有幸参加了该书的编写工作。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山西院士(包括山西籍的两院院士和在山西工作的两院院士)的有关情况。截止1999年底,山西籍的两院院士有19位,在山西工作的两院院士有3位,共22位。这22位两院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各有11位。以下分别加以介绍:1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1914年—),山西省灵石县人,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1993年,潘家铮教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令众多读者感到惊奇,也为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界带来了惊喜,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金涛先生当时就曾撰文指出:“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本中国的科学家亲自动笔写出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3.
《蚕丝:钱学森传》是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创作的科学家传记,也是纪念钱学森的红色档案。张纯如以丰富的史料再现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充分展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和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她以朴实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智慧非凡、个性鲜明的天才科学家形象,突出表现了钱学森身上特有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品质——爱国、奉献、求实、创新,为传承和发展中国科学家精神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科学之母。难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开数学研究所举行的国际微分几何与整体分析会议,陈省身院士91岁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实现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而奋斗了二十多年。深切悼念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院士。  相似文献   

5.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陪同院士或知名科学家参加活动。不久前,我奉命陪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刘嘉麒院士赴湖南长沙做一场科普报告,陪同这样高层次的科学家出行,我既兴奋又有些许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10,(5):25-27
竺可桢、钱学森、茅以升、严济慈、苏步青……在浙江科技馆西边的一个展览区,中国科技史上泰斗级的350余张名录镶满了十几面墙。这350余名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浙江”——他们是浙江籍的,在浙江工作、学习过的院士;其中80%是浙江本土人。来到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校史陈列馆的院士墙上展示了47位院士的风采:马叙伦、陈达、陈望道、陈建功、潘天寿、徐匡迪……  相似文献   

7.
尹传红 《科技潮》2012,(9):66-69
2012年7月19日上午10时40分,八宝山告别厅,我们送别潘老。在三鞠躬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18年前第一次拜会潘老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有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另有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松、赵进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18日,因为对爆炸的精准掌控和对力学学科的突出贡献,郑哲敏院士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郑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高的科学成就?为此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力学所前任所长洪友士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刘东生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大家,更是一位慈祥、朴实、率真的老人。他今年将近90高龄,如果没有特殊活动,他一般会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九点,走进他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大街的中科院地质所办公室,开始他一天的工作。前不久,笔者走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与这位具有“大家风范”的科学家进行了3个小时的访谈。  相似文献   

11.
在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宣布,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沈保根宣布了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蒋协助主持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转眼“首届院士苏州论坛”过去一载,第二届论坛又即将召开。回眸去年,12位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应邀来到苏州,为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拓展思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科技导报》自2004年开始进行的主要发表原创论文、不断扩大刊载容量、逐步缩短出版周期、努力创新版式设计、力图形成自身特色的转型历程,介绍了这期间许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积极为《科技导报》撰稿、组稿、出谋划策的有关情况,展望了《科技导报》未来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4.
“好男儿志在四方”。殷之文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古镇角直镇。此镇虽古,民风却新。当他还在镇上念小学的时候,镇上人已自集资金办工业,特别像发电厂、电话局、轮船公司等公益事业都兴办了起来。更有不少人在本镇念完了小学就去外地读中学、大学,也有出国留学的,这使他从孩童时候起就滋生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1):F002-F002
蔡睿贤院士,男,汉族,工程热物理学家。原籍广东台山,生于广东汕头。1948年至1951年在中山大学附中学习,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交通大学等著名学府深造。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8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喜欢用“当代神医”、“医学之林里的参天大树”等词汇来赞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而这一次我们更深层次地发现,郑树森从医生到专家、从教授到院士科学家、从主编到院长的10多种身份的转型、叠加历程里,长成的是一棵医学科学与生命艺术中矗立的生命树,他的枝桠上开满了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后健康成长的生命之花,挂满了他领衔的科研团队所取得的震惊医学界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8.
杜强 《杭州科技》2008,(2):25-27
在浙商当中有一个人,他集聚了以下几种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家、慈善家和企业家,每种身份都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而他更是把这些身份都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他就是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先生.  相似文献   

19.
李黎 《创新科技》2007,(3):27-29
卢柯博士在纳米材料及相关亚稳材料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发展的利用非晶完全晶化制备全致密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已成为当今国际纳米材料的三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他发现了纳米金属铜的室温超塑延展性,被国际权威科学家认为是该领域的一次突破,他领导的青年研究小组被国际纳米材料界公认为世界六大研究小组之一。他们的工作,已成为国际材料科学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0.
朱彤  孙健 《科学世界》2001,(2):34-37
一个崭新的1~100纳米的世界提供给人类的将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经验的东西。它不仅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场革命。还会使我们再一次地感受到:科学与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远没有终结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