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使用BiPAP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0min至7...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中间综合征(IMS)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经过,提出其治疗经验。结果32例IMS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29例存活,放弃1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识别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并尽快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正确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通气,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低氧血症和C02潴留,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抢救技术,对医院1993~1995年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MAS41例的方法与呼吸机参数作一探讨。41例均系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中I型呼吸衰竭16例,Ⅱ型25例。治疗方法:(1)持续气道正压(PAP)16例;(2)25例采用IPPV根据胸片以肺不张为主,11例为肺不张组,以肺气肿为主,14例为肺气肿组,呼吸机参数亦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无创性鼻(面)罩BiPAP呼吸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前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正确使用面罩或鼻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结果58例患者中56例病情明显改善,减少了有创通气的使用率;2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最终使用有创通气。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严密的监护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取严密观察护理和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抢救成功55例,总有效率达98.3%。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7例,女11例,发病年龄38—77岁,平均57.5岁;梗塞部位以前壁、前间壁多见,(占51.72%);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为常见并发症。其中17例采用溶栓治疗,男13例,女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8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抢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74例心衰迅速纠正,死亡6例;室颤2例,心源性休克2例,顽固性心衰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可反复发作,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任颖  张志刚 《甘肃科技》2016,(3):121-124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于成人ARDS的临床疗效。对6例常频机械通气氧合改善不好的ARDS成人患者改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用于高频振荡通气4h后,氧合较前改善,12h氧合有显著改善,24h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死亡。对常频机械通气治疗ARDS氧合效果不佳的患者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时,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创通气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54例具有有创通气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有创通气治疗。结果3例死于原发病,3例死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例自动放弃治疗。4例脱机失败,其中2例再次抢救成功,2例放弃再次插管死亡,其他44例均撤机成功。并发症发生情况:一过性低血压30例,人机对抗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6例,呼吸性碱中毒8例,双下肢浮肿7例,一过性蛋白尿5例,腹胀3例,肺不张2例,呼吸机故障2例,导管滑出、堵塞各1例。结论有创通气过程中,要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以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痛苦及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鼻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98例被随机分为HFJV组和对照组,HFJV组(48例)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经鼻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对照组(50例)在传统常规治疗上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结果HFJV组通气治疗后,4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好转(P〈0.01),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好转(P〈0.01);HR、RR、PaO2、SaO2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6.0%)。结论经鼻HFJV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可作为抢救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