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无性系繁殖竹笋的种群消长规律;建立了冷箭竹活笋数、死笋数、总发笋数的消长预测模型;找出影响冷箭竹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年生活笋数与一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成活竹笋数有显著影响,二年生与多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死笋数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了解冷箭竹的种群发展和竹种资源数量是预测对大熊猫承载能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根据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在充分考虑其数量消长受环境条件、敌害及本身内禀作用制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序为特点的几种主要蝗虫及混虫种群数量消长的数学模型。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及混合种群密度的拟合模型中z和x有较强的相关性,故这几个模型较好的反映了消长情况。但在混合种群消长模型中,自9月15日以后观测值迅速下降,而模型值并未很快下降,这是由于模型未考虑蝗虫生存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4.
李辉 《甘肃科技》2001,17(6):40-40
鉴于我省发生危害的斑潜蝇主要有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而且在一半以上地区呈现南美斑潜蝇为优势种。为了做好斑潜蝇害虫的防治研究工作,笔者对上述两种斑潜蝇的种群数量动态及流行规律做了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 采用黄板诱集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置温室监测点和露地监测点;用黄板调查时,将黄板吊置于作物上部10cm处,每7天更换一次,换黄板时,记录寄主,调查虫叶率、虫情指数和百叶虫数。并将黄板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鉴别虫种并分别记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斑潜蝇在温室内的发生消长 美洲斑潜蝇在温室中2月中旬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棉田蚜虫的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虽然前人对棉田蚜虫的消长规律的描述较为详细,但在不同的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的年份棉田蚜虫的消长规律都极不相同。为准确的掌握棉田蚜虫的测报方法,为莫垦区的棉田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意见,有必要对  相似文献   

6.
草地蝗虫种群数量消长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在充分考虑其数量消长受环境条件、敌害及本身内禀作用制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时序为特点的几种主要蝗虫及混虫种群数量消长的数学模型。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及混合种群密度的拟合模型中z和x有较强的相关性,故这几个模型较好的反映了消长情况。但在混合种群消长模型中,自9月15日以后观测值迅速下降,而模型值并未很快下降,这是由于模型未考虑蝗虫生存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7.
赣北茶区蜘蛛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西赣北茶园自然蜘蛛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数量消长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赣北茶园蜘蛛群落已定名的有17科、54属、82种,主要是黑色蝇虎、日本管蛛、异角丘腹蛛、锥腹肖峭,其中以异角丘腹蛛的数量为最多。2.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以4月份、8月份较高,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较强。3.经过数据处理,建立了蜘蛛优势种数量消长预测模型,给出了茶园蜘蛛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序,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蓟马是榕树上最常见且为害最严重的一类害虫.经鉴定榕蓟马共4属6种,母管蓟马属的种类为优势种.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noraguesi为该蓟马的天敌.榕蓟马一年发生12代,5月以后开始世代重叠.全年均可见成虫.8月至12月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宁红茶区害虫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991年4月~12月江西宁红茶区害虫群落结构调查研究结果。该区害虫92种,分属于11目,54科。运用数学生态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了优势种种群数量消长模型,以期能为茶园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烟蚜的生物型,田间种群消长与分布、为害损失,以及影响种群动态的生态因子.烟蚜的防治方法包括栽培管理措施、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并讨论了烟蚜控制方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生物学、生态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了黄斑星天牛在林间的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在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在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月20日羽化达到高峰期,8月底成虫羽化趋于结束,雌成虫6月初开始产卵,7月上旬产卵达到高峰,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其长达300余天,蛹期约15天,其生活隐蔽,成活率高。最后指出适宜的气候环境、特殊的栽植格局以及天敌数量、种类不足是导致黄斑星天牛发生、繁殖、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蔡纯 《汕头科技》2000,(2):20-22
根据汕头市1974-1998年三化螟发生危害的测报调查资料,分析水稻三化螟的种群数量构成及其变化特点,明确造成三化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措施变化,科学施用农药和“抓前压后”的防治策略,以及无敌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西宁地区小麦蚜虫与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宁地区麦蚜有翅蚜产生的两个高峰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百茎蚜量分别为33和219头;三种麦蚜7月中旬达到高峰,其中麦二叉蚜发生量最大,其次为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最少,百茎蚜量分别为8169头、5974头和248头。蚜茧蜂的发生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百茎僵蚜量536头,但仍不足以控制麦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团泽镇水稻纹枯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仙 《遵义科技》2005,33(2):50-51
水稻纹枯病是我镇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施肥水平和密植程度的提高,人为的患灌漫灌,使纹枯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全镇发生面积1992年为1100亩,1993年为1500亩,2002年为20100亩,2003年为26500亩。  相似文献   

17.
18.
对不同生境的红尾水鸲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其分布规律,说明其数量大小与海拔高度线性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γ=276.9-0.062x。  相似文献   

19.
西宁地区苜蓿蚜种数量随气候变化的增长曲线呈“S型”其数学模型为:Y=9849/1+e^8.9325+0.6949t,蚜量最快增长期为6月中旬至7月初;蚕豆生育期内月平均干燥度指数K〉2.00以上,气候为干旱和很干旱等级时,蚜虫种群数量增长与同期≥5℃的积湿呈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南充的甘薯病毒病的症状共3类16种,其中花叶类2种,坏死类8种,畸形类6种.其田间消长规律是:①多数症状在育苗期表现充分,临近扦插前进入尾声,仅黄色羽斑、紫色羽斑和褐色斑点入秋后才转入高发期.②除黄色斑驳和紫色羽斑的表现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外,其它症状表现的适宜气温是20—27℃,超过30℃和低于18℃便出现隐潜现象.各症状对鲜薯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黄化矮缩、紫色羽斑和鸡爪叶甚至造成30%左右的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