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通过先进、科学的智能技术,实现通信平台网络化,电站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具备信息监测与手机等功能,确保人们供电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对于220kv的变电站而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行,网络通信作为系统功能发挥、运行可靠的重要保障,如果未认真研究智能化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必然影响变电站运行,对电力系统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所以,对于智能变电站,开展自动化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邓华春 《广东科技》2014,(14):70-7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使我国智能变电站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对于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水平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分析,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并且结合现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贺君杰 《科技资讯》2014,(15):119-119
智能变电站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电能输变技术,它将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在一起,搭建了一种新型的管理平台。本文从这一技术出发,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以及关于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新兴的电能输变技术,是集成了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化的管理平台。本文从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内涵和技术特点出发,探讨智能变电技术的应用以及在管理中的要点,以期能够对电网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刘勇  江均  龙波  艾昶恩 《科技资讯》2013,(13):102-102,104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以及智能电器设备进一步发展和运用,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已经逐渐成为变电站发展的趋势。继电保护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居周 《广东科技》2011,20(2):109-111
本文主要是针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应急事故处理的特点,在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诊断技术、工作票自动管理系统及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便能够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电网运行数据信息采集、智能调节等任务。智能变电站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应当重点加大智能变电站及其技术的研究,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智能电网发展服务。基于此点,该文从电子式互感器技术、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以及在线五防技术这三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9.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严重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从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和传统信息安全评估手段的局限性2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覆盖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已知漏洞扫描技术、未知漏洞挖掘技术以及静态评估方法,分别对智能变电站的各层设备和日常管理进行安全评估工作。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验环境的现场实际测试,发现了存在于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中的系统漏洞,验证了该方法评估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脆弱性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和控制系统潜在安全漏洞的多方位管控,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产生的技术背景,讨论了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原则,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典型技术特征和基础支撑技术。在设备层面,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一次设备以及设备状态监视等;在系统层面,其智能化主要表现为采集“全站、唯一、标准、同步”的全景信息,获得基于全景信息的优化控制结果并最终满足智能电网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丁爱萍  王永生 《广东科技》2012,21(17):19-20
信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来支持。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集成技术应用将日益广泛。而且可以预计的是,各种智能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将呈现功能日益整合、形态相互交融、工程实施灵活组态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设备技术将成为今后电网建设和改造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从110kV智能变电站中所采用的智能化设备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从智能断路器和电子互感器这两个典型的智能化设备技术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软硬压板投退顺序,保护装置、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间的检修机制,直接影响二次操作安全性。针对当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性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软压板编号规则和压板操作安全技术措施,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安全和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k-means聚类算法的异常流量分析方法。根据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网络的特性,结合对IEC61850智能变电站专有GOOSE(generic object-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以及SV(sample value)协议的报文结构解析,使用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特征选取方法对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时站内网络通信流量进行特征分析选择,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完成了对异常流量的检测分析及其相关分析。相较于以往方法,文中方法对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流量信息的特征进行了选取,根据信息熵理论,完成了重要特征的选择和冗余特征的剔除,提高了聚类算法的效率,提高了对异常流量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220kV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变电站系统,在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等不断发展影响下,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发展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对电能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电力系统及变电站设备的工作运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在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及其二次系统设备的技术特征分析基础上,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电网公司自2009年提出智能变电站建设理念后,专家们在技术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程建设,使得智能变电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一次设备智能技术、数据采集标准化、二次设备集成优化、全站信息流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更是在现有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经过梳理、整合和改进后的突破性创造,对解决当下电网建设的弊端和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状态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设备运行监控中的作用,研究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构成。方法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并列举相关的诊断实例,分析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诊断的意义。结果变电站设备的智能状态监测是变电站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其实现自动控制、开展在线分析、协同互动、为其决策提供依据的必要准备。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样也是对设备进行综合诊断的依据。它是智能变电站构建的基础技术支撑。结论在电网设备中引入较为成熟的监测技术,是提高智能设备监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董烨  李永斌  张勋 《科技信息》2011,(22):I0385-I0385,I0387
电力工业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是未来新建变电站的主流。结合智能变电站对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基于IEC61850标准,构建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各类设备状态监测智能终端模块统一采用IEC61850标准进行建模,实现了全站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传输、汇总和诊断分析,为未来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处理装置异常,也要本着不失去保护、尽量不破坏系统的原则进行,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应针对过程层网络及其设备、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新型设备,针对其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运行处理规范。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将对目前的技术管理和专业管理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应针对智能站的技术特点,研究新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变电站业务需求的变化与增多,需要建立先进的智能变电站。维持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是过程层网络的通信性能。本文从过程层网络报文特性着手进行分析,对智能变电站的报文特性展开详细分析。此外,还描述了现阶段过程层网络通信配置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让过程层网络具有可控性,使其更透明。希望对构建智能变电站通信配置工作可以起到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存波 《甘肃科技》2013,(24):50-5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是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实施监控与保护变电站可靠、安全、稳定的运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规模不断地扩大,电网中的输电线路也越来越复杂,便导致继电保护的装置随着输电线路的变化而增多,电网中,需要检测的节点数量等通信的通道量都有了一定的增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工作人员的日工作量。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在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合理有效地解决了检修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