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大功率晶体管管壳热状态的数学模型,求解后得出其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热流量计算公式和热阻计算公式,供热设计和热应力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2.
推导出激光辐照下三维圆柱壳体材料热应力分布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对热应力、热应变问题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法的分析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单元法对平面热应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热应力边值问题出发,给出了与其等价的能量泛函的弱变分形式,并导出了无单元方法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求解了平面稳态温度场的第一类边值条件的温度分布。并对其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须先求物体的温度场即可直接求出热应力的新方法。由此法得出的计算公式与经典方法相比,结果完全相同,但更为简便。文中应用该法并采用拉格胡日乘子法对椭园板的定常热应力进行了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截面较为复杂的物体的热应力计算是更为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差分原理推导出温度分布关于轴对称柱坐标系无内热源情况下稳定温度场与不稳定温度场的差分方程计算公式,并以数值积分形式的计算公式来近似理论公式计算热应力场,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圆柱辊子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计算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沿辊子横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一致,计算数值同理论解相接近,并符合实测结果。此种计算方法可应用于冷轧辊进而可以解决连铸机二冷区夹辊及拉矫机拉辊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用积分变换的方法对二维空心转子导热微分方程进行解析求解,推导得到空心转子内温差及热应力时间域迭代计算公式,并在迭代过程中对随温度变化的物性参数产生的非线性问题进行处理,物性参数由前一时刻物性参数考虑温度变化后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迭代计算模型,所得到的温度和热应力计算模型可用于典型空心轴对称体如汽轮机转子等热状态理论分析、在线监测和疲劳分析.  相似文献   

7.
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系统热应力理论解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弹性力学和热力学理论,推导了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系统的热应力和热位移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系统热应力和热位移径向分布规律,以及套管温升、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壁厚、水泥环与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对套管热应力和热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套管中心径向距离的增加,径向热位移和热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位于地层和套管外壁,而套管上Von Mises应力值迅速下降,最大值位于套管内壁;随着套管温升和套管、水泥环、地层弹性模量与热膨胀系数的增加,套管内壁Von Mises应力和外壁径向压力增大,其中套管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更明显.在进行稠油热采井套管抗挤毁强度计算时,应考虑热膨胀在套管外壁产生的径向压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含多个圆形夹杂的无限大平面在均匀温度变化时的热弹性场分布,本文基于等效夹杂法且首次将Eshelby内部张量和Eshelby外部张量相结合推导了含多个圆形夹杂的无限大平面下均匀温度变化时的应力应变场计算公式,并通过FORTRAN编程实现该算法.由多圆夹杂的无限平面热应力分析可知:方形排布的夹杂可以明显降低界面热应力差值,当夹杂与基体的剪切模量比大于10时应力差值开始收敛.与有限元法相比,本文方法结果准确且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温度应力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转子鼓温度和应力场的计算模型,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运用Bessel方程推导了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台架试验,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此计算公式可用来分析转子鼓的温度和应力,反映各设计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转子鼓优化设计、减小转子鼓温度和温度梯度,从而降低转子鼓的热应力与热变形,提高永磁式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多芯片双面PCB的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隔热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计算公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单芯片组和多芯片组集成电路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芯片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存在较大的剪应力,这可能是芯片剥离的原因之一。芯片位置对电路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分布影响很大。合理地布置各芯片,可有效降低电路板的温度极值和应力极值。  相似文献   

11.
热应力的交变作用对边坡危岩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温度差产生的热应力对促进边坡岩体风化进程有重要影响。根据有限元法原理,分析了边坡热应力场的交变特性和作用特点,提出了热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判断并结合重庆市危岩体发育特征,分析了热应力作用下凹腔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硅通孔(TSV)的形状和填充材料对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单个圆柱形和圆台形结构的TSV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于圆柱形TSV,改变通孔的深宽比或Cu填充部分半径,分析结构的热应力变化;对于圆台形TSV,改变一端半径或上下端半径比分析热应力变化。仿真分析表明,圆柱形TSV和圆台形TSV的最大热应力都出现在变形最大处,最小热应力都出现在Cu填充部分;圆柱形TSV的深宽比越大热应力越小,Cu填充部分半径越大热应力越大;圆台形TSV的上下端半径比越大热应力越大,当上下端半径同时由小变大而上下端半径比不变时,热应力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梯度功能材料的热应力模型,材料物性参数数据库,通过VC 6.0开发一个缓和热应力型的智能化设计系统,实现缓和热应力型FGM设计的智能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发现热应力与犯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探索热应力对犯罪活动的影响规律,基于2009~2014年某市的热应力和抢劫、抢夺及一般伤害犯罪率数据,研究不同的热应力在不同的范围(分区)内波动时,犯罪率的增长与降低规律。结果表明,一般伤害犯罪对热应力的敏感程度高于两抢犯罪,单纯的暴力犯罪更容易受到不舒适性的影响。热应力值由正常范围变化至异常范围时,犯罪率增长明显,反之,犯罪率降低明显,呈现了可逆性。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犯罪预防工作中,对犯罪打击和安全防范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Hilbert边值问题混合法求解了无限大板中心裂纹尖端附近的热应力,文中从热传导、热应力函数、热弹性应力强受因子到热应力场的确定作了系统的分析计算,方法较为简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板材的多层喷射沉积制备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热应力及其对材料成形的影响规律.提出界面热应力、层间热应力和不均匀沉积热应力均为主要的热应力,进而对相关的板材成形实验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在综合考虑工艺参数、热应力和板材成形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500mm300mm20mm的耐热铝合金FVS0812板材  相似文献   

17.
井壁热应力对于井壁稳定性、水力压裂、水泥环胶结强度、热采套管的损害等都有影响。文中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将地层假设成均匀连续弹性介质,推导建立了井壁热应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井内流体流动和静止过程中井壁温度场的变化,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井壁热应力的瞬态分布,包括井壁热应力随井深、径向距以及时间的变化。文中的理论模型和计算结果对于研究由于热应力引起的现场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端热应力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有限元方法,对黏贴钢板加固混凝土粱界面端附近的热应力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钢板端部的结合角、钢板的长度和厚度对界面端附近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端附近的热应力具有ln3r型的奇异性;减小钢板端部的结合角及其厚度能有效地降低界面端附近的热应力大小;钢板的长度对界面端附近的热应力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态热应力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黄仙、倪维斗在《动力工程》第15卷第6期提出的“复频法”建立了转子动态热应力(热或冷冲击问题)的精确数学模型。该模型改变了以往的转子热应力研究中,不论是有限元法还是解析法,均将问题作“拟静态”处理的思想。更深入地分析了大型汽轮机转子的热应力问题,并以离散相似法对大型汽轮机转子的动态热应力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转子动态热应力不能由“拟静态”热应力表示。在我国电网峰谷差日益扩大,大批200MW机组参与调峰运行的情况下,转子动态热应力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为统筹解决调峰机组的灵活、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无孔平板的定常热应力方程与弹性薄板的挠曲方程相似,其热应力函数的求解完全可以借助于弹性薄板挠曲面函数的求解方法。文中对圆板和矩形板的定常热应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