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余俊教授(博士导师)任主编,戴同副教授、秦敬高工任副主编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微机CAD系列支撑软件及丛书将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系列软件和丛书包括以下内容:1.核心部分(1)优化方法程序库OPB2(软件)(2)微机绘图系统(软件及教材)(3)微机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及教材)2.基础部分(4)可靠性优化计算与可靠性数据处理(软件及教材)  相似文献   

2.
由余俊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任主编,戴同副教授、秦敬高工任副主编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微机CAD系列支撑软件及丛书将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系列软件和丛书包括以下内容.1.核心部分(1)优化方法程序库OPB2(软件)(2)微机绘图系统(软件及教材)(3)微机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及教材)2.基础部分(4)可靠性优化计算与可靠性数据处理(软件及教材)(5)常用计算方法(软件及教材)(6)微机机械造型与动画仿真系统(软件及教材)  相似文献   

3.
电子光学系统的应用几乎涉及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它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束曝光、微细加工、材料科学、表面科学及电子显微学等密切相关.六十年代中期,国外就已开始研究电子光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作.因为CAD尚有局限性,它只能由结构和电参量定出性能参量,所以,七十年代中又开展了电子光学的最优化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广大科技人员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博、勇于攀登的精神,机电部机电科[1991]1949号文决定对350项优秀成果和2500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我校获奖项目如下:1.高水基液压元件及系统研究 (机一系)2.铸造毛坯精化技术研究 (机二系)3.异形件及环形件精密成形技术 (机二系)4.VAX系列机械产品CAD支撑系统研究 (机一系)5.微机机械CAD/CAM系统开发 (机一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个平面凸轮CAD/CAM集成系统,该系统由CAD、CAD CAM、CAM三个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可进行平面凸轮的常规设计和优化设计,可对平面凸轮的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综合考虑凸轮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获得较优设计方案.系统将CAD、CAM集成,自动进行数据的转换处理,有助于减少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差错,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起重机减速器系列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不用事先推导,而通过模拟一次齿轮传动设计过程来逐步建立目标函数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优化设计中建立复杂数学模型的困难,有利于齿轮传动优化设计与齿轮传动CAD相结合,使优化设计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CAD软件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对PKPM系列建筑结构CAD系统软件的应用经验,提出在应用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技术和建筑结构分析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软件包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电力变压器人工设计生产成本高、精度及产品质量偏低等弊端,提出一个基于计算处理技术进行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的方案,给出了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技术方法.通过VisualLISP编程方法,将设计结果放置在AutoCAD桌面设计环境中,在CAD(Computer-Aided Design)处理环境的支持下,用户可获得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案.与人工设计相比,新方法设计成本、材料成本降低15%左右,精度与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并解决了一般软件包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二次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0 概述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对机械工业产品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传统的相对稳定型的市场,逐渐演变到动态的多变型市场.机械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已日趋进步,特别是信号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和完善,启发人们将原来分散的自动化技术.如计算机辅助机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计算机辅助管理(CAPM)、机器人(Robot)及柔性制造系统(FMS)  相似文献   

10.
工程图学系列课程是工科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很重要的系列专业基础课.文中提出并行教学模式,将二维CAD技术和三维CAD技术融入工程图课程的教学,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通过CAD技术变得形象、易懂,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这种并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冶金机械力学强度及优化设计研究是将现代设计理论如有限元法、最优化设计、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理论与方法,组合成一门应用理论,建立了系统软件,用于冶金机械产品设计和研究,使冶金机械学科得以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研究液压集成块设计与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块CAD/CAM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工程数据库系统.针对集成块CAD子系统,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混合优化策略,实现了液压集成块布局布孔集成方案的优化设计;以CAD优化设计结果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开发集成块CAM子系统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通过CAD与CAM间的紧密集成,实现了集成块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三维实体设计已迅速扩大到现在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针对当前三维CAD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面向三维CAD技术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级圆柱齿轮系列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包含有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分析各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并考虑各设计变量对系列优化目标的影响,将三级传动系列优化设计问题转换为传动比分配优化设计与每一级齿轮传动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5.
基于STEP的CAD/有限元/优化设计数据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STEP/AP203、AP209、AR108、GR50和PLIB/GR20,构建了全面支持CAD设计、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需求的CAD/有限元/优化设计数据核。在该数据核基础上开发的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系统,可以直接利用三维CAD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计算。利用该数据核,还可以建立起多个有限元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船舶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由高度非线性带来的计算效率低、收敛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的船舶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利用SMOTE算法建立了改进的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以较少的样本点完成了极限状态函数的高度近似,克服了以往代理模型不能同时满足精度和效率要求的缺点,并通过数学算例验证了使用SMOTE算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拟退火法嵌入单循环优化策略,并将其用于船舶舱段的可靠性优化设计,验证了所提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为大型工程结构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CAD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Design)的英文缩写,是利用计算机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借助计算机的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超级存储能力,协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模型的建立、修改、分析和优化。CAD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可以承担产品和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拟定、计算分析、优化设计、工程图绘制、技术文件编写、模拟装配与试验、动静态性能分析、工艺准备等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技术·微机机械CAD支撑系统成果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浙江省CAD应用发展中心联系人:胡树根电话:0571-8801450地址:杭州市文二路218号邮政编码:310012编号:G201012微机机械CAD支撑系统(ZF-CAD),是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CAD中心进行商品化开发、推广、应用的通用系统,本项目在研究分析当前国内二维CAD软件的优缺点基础上,将画法几何的科学原理与机械制图的实际规则充分结合,针对工程设计问题的特殊性与我国现行最新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建立了宽松的设计环境,使设计…  相似文献   

19.
用正交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对小型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整体结构及其元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介绍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思路,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的流程框图,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由我校承担,东南大学、太原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工学院、天津大学参加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四级子课题“优化设计及计算系统”(简称ODS),于今年2月24日由机电部委托专题负责单位浙江大学在我校主持通过了鉴定。来自全国十三个科研院、所、工厂和高校的知名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作为面向机械行业CAD支撑软件系统的优化设计软件子系统,整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七·五”攻关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专家们还认为,该课题以集成、先进、实用为目标,打破部门界限,博采众长,考评选优,集中国内优势力量,团结合作在高起点下变各自为政为联合攻关,能在短期内开发出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软件系统,是当前科研改革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