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玄武岩纤维纱线在电脑横机上可编织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脑横机上,选用玻璃纤维纱和毛腈混纺纱作为玄武岩纤维纱的对比纱,在不同工艺参数(给纱张力、弯纱深度和牵拉力)下编织圆筒形纬平针和1×1罗纹织物,分析比较这些参数对线圈长度及纱线强力损伤率的影响趋势以及这3种纱线之间的差异,重点探讨玄武岩纤维纱线的可编织性,并最终得出它的最佳编织工艺范围,为玄武岩纤维纱线选择合理的编织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减纱与添纱净形制备工艺,以行单元减纱预型件为代表,观察截面缩减区域的外观形态,并建立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的几何模型,最后讨论了减纱对纱线交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减纱或添纱后纱线的编织规律不变是净形编织工艺应遵循的原则,预型件在减纱区域呈现平滑的梯形过渡,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中纱线的编织角增大...  相似文献   

3.
玻璃纤维纱线编织过程中纤维损伤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针织工艺对玻璃纤维损伤程度的影响,提出了玻璃纤维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分析讨论了在不同玻璃纤维纱线和不同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纤维损伤率(或纱线损伤率)随线圈长度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不管纱线和组织结构如何,编织玻璃纤维纱线时都有一个最佳工艺点,在该点纤维的损伤最小,这为选择合理的玻璃纤维纱线编织工艺提供了依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玻璃纤维网格织物的编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编网格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了玻璃纤维经编网格织物的结构设计与编织工艺.通过分析网格组织结构、编织时的牵拉密度以及成圈梳栉与衬纬梳栉送经量之比等参数对网格织物力学性能以及玻璃纱线编织损伤的影响,找出了提高织物性能的方法,给出了较优化的上机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根据编织参数对四步法编织进行算法演绎,得到编织体的具体工艺参数,然后利用Matlab编写脚本追踪携纱器的运动,确定纱线运动的空间位置趋势并存储到矩阵中,编写B均匀样条曲线脚本并在CATIA软件中导入空间纱线位置点并生成样条曲线,实现三维四步法编织的仿真以及矩形编织和圆形编织建模.以4×4矩形编织、3×18圆形编织为例,对具体编织参数展开计算,对纱线轨迹算法进行优化,实现编织预制件的仿真.  相似文献   

6.
以高强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四步法1×1编织工艺在全自动模块组合式编织平台上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物,以E51环氧树脂、70#固化剂(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树脂基体,与编织物复合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轴纱、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等结构参数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着轴纱、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上升,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下降;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玻璃纤维所用浸润剂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对玻璃纤维纱线各项有关其可编织性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浸润剂的组分含量都有一个最佳值点,在此值之下或之上都会给玻纤纱线的可编织性带来负面影响。这为选择合理的玻璃纤维浸润剂工艺提供了依据,对玻纤经编网格的生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载纱装置的设计是实现四步法编织工艺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四步法编织工艺理论对载纱装置的要求,通过对几种已有载纱装置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想: 采用发条弹簧驱动中间储纱筒作为载纱装置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不仅实现纱线的回收,而且保证纱线张力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聚丙烯长丝喷气混纤纱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镜观察玻璃纤维/聚丙烯长丝喷气混纤纱的结构,并通过对单纱热压,分析纱结中玻璃纤维的状态;在DCS500岛津试验机上测试了喷气混纤纱的性能。通过研究得到:喷气混纤纱的拉什强度和模量、纱线断裂伸长率受玻璃纤维/聚丙烯丝的混合程度、玻璃纤维在纱线中的状态、纱干表面聚丙烯纤维丝圈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六角形三维编织工艺,通过分析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规律,利用Matlab编写算法将其所读取的电机控制矩阵转化为编织纱线的空间轨迹点坐标,利用B-spline曲线对纱线运动轨迹进行拟合,再对纱线截面和花节长度进行优化,得到一种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编织样本的结构纱线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纱线模型中的纱线形态与真实织物中的纱线相似,纱线编织角规律符合实际织物。研究结果为六角形三维编织物的纱线空间结构可视化和单胞体划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粘胶长丝纺织经编缺压组织的布面疵点 ,改善纺织条件 ,提高布面质量 ,对以2 5 0D粘胶长丝编织“龙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 .经筛选 ,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 :经编机牵拉密度为 2 8个线圈 /cm ,经编机转速为 2 80r/min ,整经机加油量为 0 .2 15 % ,整经机单纱张力为0 .2 75N ,整经机转速为 2 80r/min .  相似文献   

12.
从线圈成圈过程中变形的极限状态分析了单面舌针针织机成圈时的最小线圈长度的计算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织疵时应考虑的纱线细度、机号、针头尺寸及调机工艺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添纱双面效应针织物的编织过程中,旧线圈握持线为圆弧线,与传统理论中所描述的握持线为直线不同,因此对纱线的实际垫纱横角与垫纱纵角进行了设定.根据织针在成圈过程中沿弯纱三角下降的同时沿针筒圆弧进行回转的运动规律,推出针钩内点与纱线断点相对于针筒中心的运动参数方程,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纱线进入针钩内点的断面轨迹理论方程.进一步作出纱线断面轨迹曲线,分析了不同垫纱角度配置时形成织物的添纱效应.  相似文献   

14.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that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 plated weft - knitting theory and method hasbeen expounded after theoretical analyzing and experi-mental proving. If the new method is used when platingstitch is knitted on large diameter weft knitting machine,the thorny problem of long standing that ground yarn iseasy to appear on the face side of fabric is solved. Thenew method, i.e, the production of physical ability oftraining uniform for serviceman has been used.  相似文献   

15.
Ramie fibre is harsh and rigid. Ramie yarns have a hairy feel and reduced cohesion.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ease the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ramie products through modifying conditions of knitting and finishing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ramie yarn. From the comparison results, burning the hairiness is shown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bn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 A typical finishing condition with enzyme treatment is also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经编针织中 ,利用新型纺织材料混纤丝研制新品的过程 .从原料选择、设备改造 ,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分析了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展望了该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 .  相似文献   

17.
于冬青 《太原科技》2006,(11):72-74
编织部件是针织圆纬机的核心部件,是影响针织圆纬机生产效率及布面质量的关键。论述了编织部件中三角、织针等成圈机件与编织工艺的关系,介绍了针织圆纬机三角、织针等关键机件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普通台车上,不使用花压板,仅利用台车本身成圈机件的一种新组合及改变部分成圈机件的安装参数,使织物具有网眼效应的新方法。并对(在网眼织物形成时)设备参数选择、成圈机件安装及原料选用和网眼形成原理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在拉舍尔舌针经编机上编织了6种玻璃纤维单梳经平织物,采用手糊工艺将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了单梳经平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并对其纵向、横向与斜向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梳经平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具有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织物结构参数的变化,导致了线圈形态、延展线的长度和取向等的差异,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捻纺纺制针织绒线.通过一系列工艺与性能对比试验,探讨自捻纺针织绒线加工的最佳工艺和纱线结构.利用对自捻纱的追捻及再合股加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