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体色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体色桃蚜 (红、绿 )对四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 2 5℃ ,14L:10 D,7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 ,红、绿桃蚜对杀虫双的 L C50 分别为 4 0 7.4 ppm和 2 80 .4 ppm对灭多威的 LC50 分别为 2 55.1ppm和154.9ppm,对乐果的 L C50 分别为 6 4 5.6 ppm和 4 4 6 .7ppm ,对灭扫利的 L C50 分别为 2 13.7ppm和 2 95.1ppm。但从回归方程 y=a bx的 b值来看 ,红、绿型桃蚜对杀虫双和灭多威的 b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对乐果与灭扫利的 b值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将对桃蚜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乙酰甲胺磷对尾草履虫和绿草履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草履虫作为受试生物,比较研究了乙酰甲胺磷胁迫下的急性毒性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高,乙酰甲胺磷对两种草履虫的毒性增大,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试验测定尾草履虫和绿草履虫1 h和1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972,3.191 1,10.928和2.901 1 mg/L,其中LC50 95%的可信限分别为:10.894~13.113 mg/L,2.895 7~3.512 1 mg/L,9.905 5~13.113 mg/L 和2.646 5~3.163 9 mg/L.回归分析了死亡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草履虫可以成为乙酰甲胺磷敏感的毒性评价生物,绿草履虫作为环境污染的安全评价生物其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对青花菜上的桃蚜种群动态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11月中旬以前桃蚜数量较少,11月下旬后桃蚜数量剧增,至12月上旬达到高峰。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阿维菌素、蚜虱灭、蚜虱蓟净等杀虫剂对桃蚜种群控制的作用。药后1 d各处理对桃蚜的防效较低;药后3 d蚜虱灭、蚜虱蓟净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处理,其干扰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0117,0.0717,药后10 d,蚜虱灭、蚜虱蓟净处理的蚜虫数量仍保持很低密度,其IIPC分别为0.0010,0.0186,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烟蚜茧蜂是多寄主型天敌,本文究了烟蚜茧蜂对绿色型或红色型桃蚜与萝卜蚜共存系统中各种蚜虫的寄生选择性,分析了烟蚜茧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寄生喜好性、选择性和转换行为等.实验中蚜虫总密度设置为60头,两种蚜虫的密度比例变化分别为1∶5,2∶4,3∶3,4∶2,5∶1.实验结果表明:共存系统中烟蚜茧蜂对桃蚜的寄生作用明显强于对萝卜蚜的寄生作用,烟蚜茧蜂选择寄生的蚜虫桃蚜,烟蚜茧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寄生比例随各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烟蚜茧蜂对红色型桃蚜与萝卜蚜组合的寄生作用高于对绿色型桃蚜与萝卜蚜组合的寄生作用.烟蚜茧蜂对桃蚜具有正喜好性和负转换行为;对萝卜蚜具有负喜好性和正转换行为.  相似文献   

5.
西宁地区油菜蚜虫寄生蜂及重寄生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地区油菜蚜虫的寄生蜂为菜蚜茧蜂、燕麦蚜茧蜂和烟蚜茧蜂,优势种为菜蚜茧蜂,重寄生蜂为蚜虫金小蜂,雌雄性比分别为1.26:1、1:1、1:1和1.27:1.桃蚜和甘蓝蚜寄生蜂的寄生率在11.5%~18%之间,甘蓝蚜较低,在0.73%~1.44之间.蚜茧蜂在三种蚜虫上的寄生孵化率大约在85%左右,在西宁三个不同地区的寄生孵化率约为75%.  相似文献   

6.
银杏外种皮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追踪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出杀虫活性成分银杏酚和白果酸.银杏酚对萝卜蚜的LD50为0.582 4μg/头,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2.0613g/L;白果酸对萝卜蚜的LD50为0.332 8 μg/头,对柑橘红蜘蛛、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9110g/L、4.6002g/L.  相似文献   

7.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半夏干粉中的活性物质,研究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毒杀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浓度为100.0 mg·mL-1,处理后48 h,毒杀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桃蚜在半夏无水乙醇提取物处理过的叶片上取食,其若蚜发育历期延长,成蚜寿命显著缩短,生殖力显著下降,桃蚜种群数量受到明显的抑制,在浓度为100.0 mg·mL-1时,7 d后桃蚜种群数量约为对照的47.6%.  相似文献   

8.
百合上桃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百合上桃蚜种群数量季节变动动态。结果表明.为害百合的桃蚜主要来源于周围植物迁入的有翅蚜,桃蚜种群在5~6月达最高峰。气候因子旬平均温度和降雨量明显影响桃蚜种群数量变动.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13.9757 0.007198X1—0.0000007572X1^2和Y2=10.2812 0.02267X2 0.0000032586X2^2。桃蚜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敌数量变动呈密切正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Y3=635.3057 1.5661X3-0.00009311X2^2。  相似文献   

9.
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和2014年7月~11月2个时段,分别在花溪镇、青岩镇和永乐乡主要蔬菜基地对寄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蚜茧蜂(Aphidiidae)进行调查了定点定时的取样调查,调查其间没去干扰农户的田间常规管理(包括照常喷施农药)。结果显示:贵阳市两个区进行了贵阳市寄生十字花科蔬菜上蚜虫的蚜茧蜂主要是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和菜少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田间虫口总量大体上是烟蚜茧蜂占2/3,菜少脉蚜茧蜂约占1/3,但某些局部菜地中菜少脉蚜茧蜂较多;在农民任意喷施杀虫剂的条件下,田间寄生率一般在0~10%之间波动;初步分析了蚜茧蜂数量与性比的关系;田间发现4种重寄生蜂,其中蚜虫蚜蝇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是寄生2种蚜茧蜂的优势种。首次反映了贵州菜地蚜茧蜂对菜蚜的自然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3种常见有机磷农药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开展了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80mg/L,0.065mg/L,0.060mg/L,0.050mg/L;乙酰甲胺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783mg/L,114.451mg/L,113.366mg/L,113.214mg/L;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36mg/L,0.549mg/L,0.469mg/L,0.280mg/L。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mg/L、0.028mg/L和11.321mg/L,3种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最后,还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对海洋桡足类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两种常用有机磷农药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性毒性,报道了相关的24hLC50和48hLC50数据.其中三唑磷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48hLC50分别为6.844μg/L和16.26μg/L,而乙酰甲胺磷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48hLC50分别为216.3 mg/L和76.54 mg/L.结果表明:对两种桡足类而言,三唑磷的毒性大于乙酰甲胺磷;桡足类对有机磷农药的耐受性具有种的特异性.据此提出使用农药的相关建议,指出应该严格控制三唑磷的使用,为近岸海区环境的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监测有机磷农药污染环境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黄杜鹃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又蚜(Toxoptera 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黄杜鹃叶的乙醇总提取物对桔二叉蚜无翅成蚜的半致死浓度(LG50)为1558mg/L.在黄杜鹃叶提取物的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最强,其LC30为364mg/L,表明黄杜鹃叶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12种常用农药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方法:采用胃毒法,室内测定各农药的致死浓度.结果:各农药处理24h后,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杀虫单、杀螟丹、溴虫腈、茚虫威、丁醚脲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4.1278mg/L、5.1388mg/L、5.9060mg/L、5.2977mg/L、6.5671mg/L、8.8636mg/L、10.2747mg/L、14.5448mg/L、11.5089mg/L、8.5582mg/L、5.8473mg/L、55.8615mg/L;上述各农药处理48h后的LC_(50)值分别为,2.5759mg/L、0.7514mg/L、0.9522mg/L、1.4031mg/L、0.4814mg/L、5.7853mg/L、8.3911mg/L、9.7326mg/L、6.0748mg/L、4.0121mg/L、6.1810mg/L、26.5905mg/L.结论:其中用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茴香薄翅野螟后的LC_(50)相对较小,说明这几种药在生产中防治该虫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较多报道表明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对麦蚜等多种蚜虫有较强的毒性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杀蚜微生物制剂。在美国和俄罗斯 ,球孢白僵菌制剂已开始用于蚜虫的防治。由于白僵菌通过分生孢子穿透寄主体壁在寄主体内繁殖而致死寄主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 ,使得若蚜脱皮成为影响该菌毒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往报道都是以成蚜为研究对象 ,对若蚜的毒力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对象报道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毒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对桃蚜 1龄若蚜 (平均年龄 4 h)和 4龄若蚜 (进入 4龄后 6小时 )的毒力作用。在2 1℃下 ,1、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率分别为 7.2 %和 5 8.7% ,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桃蚜成蚜的感菌死亡率(98% )。 1、4龄若蚜感菌死亡的个体中分别有 4 3%和 10 0 %的蚜虫死亡前已发育为成蚜并产下正常后代。受试 1、4龄若蚜在羽化为成蚜后 8天内存活的个体平均每天的产仔量在接菌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但 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个体其成蚜期平均每天产仔量明显低于未接菌对照 ,不过这些个体仍能产下为数不少的健康若蚜。试验中发现 ,1、4龄若蚜在接种球孢白僵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显著早于未接种对照 ,而 1龄若蚜在随后的三次脱皮时间不受接菌  相似文献   

15.
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开展了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等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强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三唑磷、狂杀宝和乙酰甲胺磷,其中狂杀宝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412 mg/L,2.670 mg/L,2.469mg/L,2.168 mg/L和3.159 mg/L,2.527 mg/L,1.341mg/L,1.028 mg/L;乙酰甲胺磷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9.409 mg/L,202.143 mg/L,107.273 mg/L,88.559 mg/L和39.054 mg/L,35.590 mg/L,33.64 mg/L,26.539 mg/L;三唑磷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18 mg/L,1.185 mg/L,1.127 mg/L,1.049 mg/L和0.935 mg/L,0.876 mg/L,0.568 mg/L,0.368 mg/L。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对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 8 mg/L,2.653 9 mg/L,0.036 8 mg/L和0.2168 mg/L,8.855 9 mg/L,0.104 9 mg/L。最后,就泥螺和彩虹明樱蛤对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比较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3种有机磷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其中乙酰甲胺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11mg/L,21.83mg/L,17.30mg/L,14.07mg/L;辛硫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mg/L,0.49mg/L,0.34mg/L,0.30mg/L;三唑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8mg/L,0.060mg/L,0.054mg/L,0.051mg/L。最后,还就黑鲷幼鱼对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碱水解-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快速检测蔬菜中3种有机磷农药的碱水解-分光光度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农药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乙酰甲胺磷0.570-20 mg/kg,氧化乐果0.285-20 mg/kg,乐果0.344-20 mg/kg; 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乙酰甲胺磷0.9953,氧化乐果0.9922,乐果0.9961; 检出限分别为:乙酰甲胺磷0.359 mg/kg,氧化乐果0.420 mg/kg,乐果0.386 mg/kg.以样品测定结果计算方法的精密度,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乙酰甲胺磷3.5%,氧化乐果3.46%,乐果4.62%.采用加标回收率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加标回收率为74.0%-95.0%.  相似文献   

18.
瑞香狼毒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桃蚜和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当试虫为菜粉蝶五龄幼虫时,采用夹毒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胃毒作用的LD?52为每头12.32og;采用叶蝶法测定,当SCEE浓度分别为5mg@mL-1时,处理7天后其校正死亡率为100%;采用叶碟法测定,SCEE对其AFC50为0.381 3mg@mL-1.当试虫为桃蚜时,采用浸叶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其LD50值为0.592 2mg@mL-1.当试虫为亚洲玉米螟三龄幼虫时,采用食料混药法测定,SCEE处理7天和14天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52%和85.52%.以上结果表明,SCEE对菜粉蝶幼虫、桃蚜和亚洲玉米螟幼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9.
福州地区田间小莱蛾Plutella xylostessa L.已对水胺硫磷、克百威、敌敌畏和三唑磷产生高抗,抗性倍数分别为23.52、28.41、16.06和23.43倍.抗性小菜蛾幼虫体内AchE的Km和Vmax值分别为敏感185和0.63倍.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敌敌畏对敏感小菜蛾AchE的Ki值分别为抗性的58.75、30.33、198. 87和36.32倍.作者认为AchE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敏感性的降低应是小菜蛾对该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臭氧脱除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臭氧处理蔬菜中残留的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研究臭氧对蔬菜中常见有机磷农药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蔬菜中残留的甲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3种有机磷农药效果明显,经10 mg/L臭氧处理30 min后,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脱除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