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后旅游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清、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稳定性和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明确行业需求,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理清思路,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我国高校担负着为旅游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如何使我国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反思传统高校旅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误区,就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开拓创业型旅游人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旅游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经营管理水平与之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尽快培养旅游业的服务与管理人才,以适应迅猛发展的我国旅游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目标为中心,对旅游人才培养过程所涉及的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和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旅游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黄靖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89-90,71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意人才显得非常匮乏,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而培养创意人才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自然就肩负起培养创意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符合我国产业特色的创意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我国创意人才培养高地,提升我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秋兰 《科技资讯》2009,(13):219-219
本文针对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旅游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改进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改进的重点主要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以应用型与职业型相结合改进课程体系、设计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借鉴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中洁 《科技信息》2008,(6):230-230
面对突如其来的旅游人才爆炸性需求,很多旅游院校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谨守着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培养方式来培养旅游人才,表面上看来供需两旺的旅游人才市场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文章认为旅游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国际旅游人才培养的情况,提出未来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产学合作培养创意人才是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以"华强动漫原创班"为例,总结了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产学合作培养创意人才的基本做法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产学合作培养创意人才的根本途径,即构建产学合作培养创意人才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人才多元能力培养模式"的概念,并对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的我国创意产业,需要大量从事创意产品开发的创意人才.复合型艺术人才是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意产业的实践指导.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致力于以艺术为核心,以工程背景为实践依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