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决炼铁高炉矿渣、脱硫副产物大量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实验中利用钢渣、脱硫灰及水泥熟料制备复合胶凝材料.在加水预处理的条件下,随着脱硫灰掺量的增加,胶凝材料的强度呈先增加后变小的趋势,当脱硫灰的氧化温度为550℃、氧化时间为30 min以及掺量为5%时所制得的胶凝材料可获得较好的反应性能.该胶凝材料强度能够达到GB 1344—1999中52.5R水泥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翻备低碱胶凝材料。随着矿渣、硅灰的加入,胶凝材料的强度均下降。在矿渣掺量为80%,硅灰掺量为15%时,所制备的低碱胶凝材料出28d的强度为10.3MPa,pH值低于10,能够用于植被混凝土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改性脱硫灰掺加矿渣粉煤灰制备生态型胶凝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钢铁企业产生的脱硫灰的特性,通过实验进行了改性脱硫灰掺加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生态型胶凝材料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产生的脱硫灰经高温改性后在制备胶凝材料过程中起到了替代石膏的作用;实验最优配比(质量分数)为粉煤灰4%、改性灰159/6、熟料18%、矿渣61%,再适当地辅以掺加激发剂和减水剂,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具有较高强度的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4.
加速钢渣水化过程、胶凝活性激发对钢渣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复合激发剂,基于交叉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l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并以此揭示复合胶凝材料协同优化的机理。复合胶凝材料配合比的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钢渣30%、矿渣60%、脱硫石膏10%,水灰比为0.5,28 d抗压强度为40.4 MPa,其他各项性能指标满足GB/T1346—2011要求。通过多项测试手段可以判断出,矿渣在脱硫石膏的激发作用下不断水解,缩短了水化诱导前期和延长了诱导期,提升早期水化反应程度,释放大量热量,生成了generates ettringite (AFt)和C—S—H凝胶。而浆体的pH值上升,促进钢渣水化反应,加速了浆体由液相反应转为固相反应,证明了...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矿渣胶凝材料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矿渣的粉磨细度,激发剂的掺量,改性剂的种类与掺量对高强度矿渣胶凝材料的干燥收缩性能及其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加9-10%的Na2SiO2激发剂和10%左右的硅酸盐水泥,控制适当的粉磨细度,可以使高强度矿渣胶凝材料的干燥收缩率降低到与硅酸盐水泥相近的程度,并且强度提高,达到了综合改性的目的。其水化产物都是含有少量Na2O,MgO的铝硅酸钙凝胶。  相似文献   

6.
烧结多孔砖生产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都要求能快速测定出烧结多孔砖抗压强度值,介绍了碱矿渣胶凝材料在快速检测烧结多孔砖抗压强度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选择出J2型激发剂掺量为矿渣重量的10%,mw/ms为0.275,塑性成型,标养1d+沸煮6h的工艺条件,较容易地制备出抗压强度高达120~150MPa的碱矿渣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其水化产物主要是低C/S比的C-S-H凝胶。  相似文献   

8.
脱硫石膏在矿渣水泥中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研究烟气脱硫石膏在矿渣水泥中的处置利用方式,确定其在水泥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后的脱硫石膏掺入矿渣水泥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水泥的物理性能,提高水泥的强度,并可有效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和脱硫石膏在矿渣水泥中的掺量对水泥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更好地大量利用矿渣、钢渣制备高强建筑材料,实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矿渣、钢渣的粒度分布对大掺量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抗压强度的影响.矿渣和钢渣掺量分别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50%和30%,水胶比为0.34.研究表明:粒度小于8.39μm的矿渣、钢渣颗粒对其胶凝体系3 d和28 d抗压强度均起到增强作用,大于8.39μm的矿渣、钢渣颗粒对抗压强度起到削弱作用.为了提高大掺量矿渣、钢渣胶凝体系28d抗压强度,应当主要增加5.03~8.39μm矿渣、钢渣颗粒数量.  相似文献   

10.
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灰色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研究了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以30%(质量分数)比例的矿渣微粉掺入水泥中,测其胶砂强度和胶凝材料流动度,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粉中10-20μm颗粒对7d和28d抗压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20-30μm颗粒则对7d和28d抗折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而10-20μm颗粒对胶凝材料流动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精炼渣大量堆存问题,提高转炉渣大掺量时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强度,对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材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优化胶凝材料配合比;最后,采用XRD,SEM和TG-DSC等表征方法分析精炼渣...  相似文献   

12.
以提高矿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矿山充填采矿成本为目的,本文开展了利用水淬镍渣制备矿山井下充填用胶凝材料的研究。分别采用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的方法,对水淬镍渣进行了提高其胶凝性能的探讨。以井下充填体的强度指标为评价标准,分析了磨矿细度和激发剂对水淬镍渣活性的激发程度和胶凝性能的影响,对水淬镍渣的化学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活化处理的水淬镍渣为主要原料(占原料总量的85%)制备的胶结剂,可以作为水泥的替代品用于矿井充填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电厂粉煤灰的特征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有SiO2、Al2O3、CaO、Fe2O3等。粉煤灰是一种高分散度的固相集合体,含有大量的非晶质的空心微珠。矿物组分主要为未燃尽的碳粒、α-石英、方解石、钙长石、赤铁矿、磁铁矿和残留的煤矸石等。粉煤灰具有较好的活性,是人工火山灰质材料,常被利用于城镇建设之中。对粉煤灰中空心微珠、碳粒、铁粉、氧化铝的分选和利用,既能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法,由熔融高炉渣制备性能稳定的基础玻璃.通过对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确定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现代研究方法,确定了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体生长方式.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核化温度850℃,保温1.5 h;晶化温度935℃,保温1 h.玻璃首先从表面开始析晶,然后逐步向内部生长.实验所得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如抗折强度、耐酸碱性和硬度,均优于天然大理石.  相似文献   

15.
复合粉煤灰混凝剂的制备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探讨了用两种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和牙膏皮制取复合高效混凝剂的方法 ,将牙膏皮 (主要成分为铝 )制成偏铝酸钠 ,与室温酸浸粉煤灰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即得自制复合粉煤灰混凝剂 该混凝剂兼有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混凝作用 ,将其应用于制革废水处理 ,色度可从2 0 0倍降到 50倍 ,CODCr、SS去除率分别达 65 8%和 87 6% ,静置 30min后的液固比为2 0 1 / 2 .5,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剂FeCl3和Al2 (SO4) 3 该混凝剂突出的优点是混凝效果好 ,成本低 ,混凝沉淀速度快 ,污泥体积小 ,笔者认为这与酸处理后粉煤灰表面的结构和形貌发生变化密切相关 该混凝剂的研制为粉煤灰和牙膏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典型工业固废胶凝材料碳化后性质变化,本文选用电石渣和高炉矿渣作为原材料,选定碳化时间和电石渣-高炉矿渣掺量比作为影响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并设置普通养护的对照组,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结果表明:碳化时间的延长和掺量比的降低均对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有显著影响,掺量比的影响程度大于碳化时间;且能使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变产生右移的趋势,试样脆性明显提升。未碳化时试样中的主要产物为C-S-H,碳化后为CaCO3,可以有效填充试样中的孔隙,宏观上表现为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升。建议材料的碳化时间和掺量比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别控制在2~4 d的区间内和3:2。  相似文献   

17.
Porous materials have promise as sound insulation, heat barrier, vibration attenuation, and catalysts. Most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uch as tailings, coal gangue, and fly ash are rich in silicon. Additionally, a high silicon content waste is a potential raw material for the syn- thesis of silicon-based, multi-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mesoporous silica, glass-ceramics, and geopolymer foams. Representative sil- icon-rich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RISWs) are the focus of this mini review of th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silicon materials with respect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RISW. Th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f preparing porous materials from SRISWs are summarized, and their research status in micro-, meso-, and macro-scale porous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RISWs and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porous material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This review should provide a typ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cycling and us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to develop sustainable “green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