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经济结构形成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又产生一定的结果,从而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形成。了解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的制约关系,可以使国家更好地确定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析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时空格局演变,并 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研究发现:(1)福建省经济增长方式总 体呈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进而又转为粗放型的特点;(2)福建县域集约型增长方式地区呈现从 闽西、闽南向闽中、闽北逐渐演变的趋势;(3)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会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而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规模则不同程度阻碍其转变进程;(4)空间杜宾模型显示周边地 区城镇化显著阻碍当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周边地区政府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显著促进当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阳  闫岩 《河南科学》2008,26(4):482-485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来分析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得出其经济空间集聚十分明显,且总体呈逐步扩大趋势;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模式;最后通过对县域单元增长类型的划分简要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对贸易自由化下经济增长效应进行评估,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方法存在经济增长效应评估结果较差,不能获得准确经济变化情况问题.为此,设计一种基于统计回归法的贸易自由化下经济增长效应评估方法.首先,对贸易自由化下投入产出结构分析,构建空间统计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然后,通过空间统计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获得各组织或区域间的联系,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城市GDP与存款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统计回归法与空间加权矩阵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评估,实现基于统计回归法的贸易自由化下经济增长效应评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出经济变化情况,满足了方法设计需求.对提高贸易自由化下经济增长效应评估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首先利用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绿色金融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测度各省域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于地理位置的0-1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各省域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同时进行适配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效应,邻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负向效应;政府支出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正向效应,对邻近地区呈负向效应,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待培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电力经济增长中的混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电力经济增长中的混沌问题,对电力产出序列进行了状态空间重构,计算分析了该序列奇异吸引子的分维值,提出了电力经济增长动态方程,通过分析和推导,给出了电力经济增长中的九种混吸其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转型期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增长在旧城空间、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空间和区域性空间四个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旧城空间表现出由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使用功能向商业、居住、办公等专业性功能分化;城市边缘区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要的功能,采取圈层、轴向和填充的蔓延式增长方式;城市外围空间的以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功能开发,采取综合性城市新区、新城等形式的跳跃式增长方式;城市增长出现向区域性空间的延伸,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功能延伸,包括兼并和竞合两种增长方式;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是政府力、市场力、社区(集体)力3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对全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具有代表意义,文章最后基于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7—2016年山东17地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山东各地市之间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溢出效应上表现为负;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开放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作用;物质资本存量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而宏观调控与银行集中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城市空间增长既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节省空间,是今后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节约型社会与城市空间增长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节约性社会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是改善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源泉。在描述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投入要素典型性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层面、阶段层面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2005—2009年,2010—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较低,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高于物质资本和就业人数,且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从全国层面和分阶段看,异质性人力资本及其空间滞后项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高于就业人数、物质资本的作用。这表明,未来中国为发挥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在增加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投入的基础上,强化区域间异质性人力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将该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区域中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针对该市经济发展现状,从产业和空间两个侧面,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作了分析,为使芜湖成为安徽省改革开放的龙头和突破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演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考察因地区增长差异导致的河南省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发现各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大部分中原城市群地区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部分非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对劣势,全省增长偏离量呈现中心-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婉莹  宗跃光 《河南科学》2010,28(2):226-230
以地级市为区域单元,运用定量方法综合评价,划分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差异明显的4个经济类型区,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区的形成原因,分析安徽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安徽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魏亮 《山西科技》2012,(2):7-8,13
消费需求增长所提供的市场空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山西省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农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经济结构失衡是就业效应不足的重要诱因。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效应不足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大量的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芳  李炳军  高波 《河南科学》2010,28(8):1029-1033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测算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定,表明第三产业对河南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CK model with endogenous fertility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has at least a nonzero steady state and the nonzero steady state is unique when the parameters satisfies some conditions. By phrase protrait analysis, the unique nonzero steady state is saddle and the economy has a unique optimal growth path. The results obtained impli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rate determinated by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parental ethies. For the economy in which the parents is selfish, promoting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rate decreases the fertility at the steady state.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economy in which the parents is less selfish, the fertility increases as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rate increase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9970104) Biography: CAI Dong-han(1960-), male, Ph.D, Research interest is i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和投融资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通过金融发展和机制创新为资本形成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金融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都市1980年至2013年的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成都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最终把经济带入衰退的境地.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