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择校热”作为人们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不满足的集中反映,既是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严峻挑战,也是教育普及发展过程出现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择校纠纷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我们解决与择校有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择校纠纷产生的原因即缺乏契约约束和教育制度非均衡的存在人手,进而寻求相关对策,一方面用契约约束择校行为,另一方面增加制度供给,即从法律上赋予择校费畲法地位,对择校退费问题作出规定,明确界定择校费性质及建立监督和公示制度来满足目前教育制度需求,实现教育制度均衡,最终妥善解决择校纠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择校行为的产生、择校制度的具体实施及择校所形成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等三维角度,从择校行为产生的背景,家长的择校动机,家长择校的选择空间,政府对择校的态度和所提供的支持,学校的自主权及择校所达成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等六个方面对中美教育中的"择校"现象进行了比较,并试图通过比较得到一些启示,为有效合理的解决我国择校现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择校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我国当前择校主要以优择校、以房择校和以权择校3种表现形式。择校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弊端更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社会舆论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以及不同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别都是择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自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追求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从人文的视野审视教育中存在的非公平与非自由的问题.教育中公平与自由缺失的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错乱和公民择校权利的政策性抑制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公平的机制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提供制度保证,同时应尊重和维护公民择校的权利,促使择校政策走上理性发展的轨道.公平与自由的联姻能够为教育的和谐发展奠定价值取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小学择校现象不仅是教育领域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难点问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依据考试分数、通过金钱以及行政权力等三种择校形式。在阐述择校现象合理与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从政府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中小学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据此从政府、学校以及家庭视角提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差距;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完善教育评价以及人才选拔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施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工程;家长要改变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认识以及学生应注重学习主观努力和外在环境之间平衡性等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就近入学与择校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入学是我国在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根本原则。择校是针对就近入学而言的一种入学方式,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无法回避的问题,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和原因,并指出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择校"教育改革的新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校”政策的出台是美国社会各界面对公立学校教育危机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文章将家庭学校纳入这项改革之中 ,从而更加系统地分析了这个改革产生的过程、内容和效果 ,目的是勾画出清晰、全面的美国择校教育改革图景。  相似文献   

8.
"择校"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社会公平,引发社会问题;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教学质量,产生新的不公平;滋生腐败现象。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是"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择校"问题的产生与家长的观念有着很大关系,"择校"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直接相关,"就近入学"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乏力,助长了"择校"之风。一言以蔽之,"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组建教育集团是消除"择校"现象的有效办法。相关配套改革措施有三条: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管理职责;二是地方政府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教育改革;三是国家要统筹规划,严格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尽管教育部门都明令遏制基础教育阶段择校,可是每年的择校热从来没有真正冷下来过。择校成功者往往是凭借关系和金钱得遂心愿,在他们的孩子成功挤进“名校”、重点学校时,却剥夺了其他学生本该享有的权利。这种损害教育公平的择校现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亟待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教育史上,20世纪是英国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英国不仅建立了公立中等教育制度,首次使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而且实行了中等教育的综合制改组,促进了中等教育的民主化;为推动各中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和提高办学效益,英国还在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增加中等教育的多样性,以扩大家长的择校权。而以上改革所体现的正是1902年教育法、1944年教育法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1.
"择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校是对教育公平的正确理解;择校是社会、家庭和个人需求的结果;择校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一种途径;择校是教学规律的又一体现;择校是培养竞争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对教育市场化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市场化改革是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竞相采纳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此举对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自身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教育市场化可能带来的诸如公平与效率、制约与发展等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亦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针对市场化中出现的“自由择校政策”、“私立教育机构发展”、“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自身属性”等问题,不少学者对此作出了批判性论述。  相似文献   

13.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选派学生参加。这项只是针对少部分对数学感兴趣学生的赛事现如今却被搞成了大众教育,在我国泛滥成灾。奥数本无过,为何成顽疾?直接原因是与升学择校挂钩,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链条。  相似文献   

14.
和欣  马旭 《咸宁学院学报》2012,(10):195-197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升小学阶段择校现状进行调查,立足于本土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历史地理、农村教育投入、以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分析了该现状的成因,通过借鉴西方择校问题的政策措施,提出了解决幼儿园升入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择校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政府解决择校问题关键在于转换决策思路,重塑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构建一种新的义务教育发展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就读,其择校问题及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层出不穷.兰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择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籍管理难度加大;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学区住房价格高涨;城乡教育差异显著等,基于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择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调整入学收费政策,转变学校办学理念;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减少家、校教育摩擦;确保政府财政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改变薄弱学校现状,以此为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促进社会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要求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下的高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学分制下自身和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主动适应与促进学分制的改革与发展。本文试分析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型中,高校教师所存在的客观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择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择名校、优校、重点校,跨地域择校是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择校还出现了向初中、小学“下移”的趋向。择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给予正确引导,区别对待,努力缩小学校之间在教学水平方面的差距,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才能有效解决择校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战营 《科技信息》2009,(26):378-378,380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就近入学”的政策,禁止择校。“就近入学”政策有其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其不合理性。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从对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和政府三方的积极影响来看,择校行为有其合理性。因此,对待义务教育择校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禁止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在招录方式、培养目标、学习形式、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异同,比较中英两地教育博士培养制度,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大学教育博士培养的成功经验,以提升我国的教育博士培养质量。我国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应改革现行的招录制度,扩大目前的招生规模与对象范围;拓展研究的领域,提升教育博士培养的目标要求;优化导师构成,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严格阶段性考核,加强质量监控以及淘汰不合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