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人的小说现念中,有"史家小说"和"文家小说"两种小说文体:"史家小说"主要是笔记体小说,"文家小说"包括传奇体、话本体和章回体.二者的文体差别是:在记述方式上,前者是记事型,后者是叙事型;在文体形态上,前者单一,后者杂糅.古代小说文体上的分野不代表小说本质概忿的差异,忽略古代小说文体形态和写作特点的差异,是造成学界长久以来对古典小说的范畴难以完全界定的原因之一.恢复古人对小说文体的划分,有助于打破现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研究的壁垒,为二者的打通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2.
文体赋以汉代逞辞大赋为代表,也包括后起的骈赋、律赋和新文赋。文体赋之问答体源于先秦文献中普遍存在的对话、问答方式,既有"首引"的作用,也有篇章结构的功能;文体赋的空间方位叙述模式与我国早期特别发达的空间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也与其以描写"事形"为主、构思的预设性和精致化倾向密切相关;文体赋的平面化描写乃出于表现具体物象的需要,也与汉代儒学经学化背景下形成的阐释性思维有联系,其描写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图案化和夸饰性。  相似文献   

3.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摒弃了精心编造故事情节、塑造典型形象的传统,通过将现代都柏林凡人与古希腊英雄的比照,通过对人物活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潜意识的挖掘,深刻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非英雄化"人物形象.作品的意识流手法独特精湛,语言生动活泼,文体灵活多变,人物的意识流动欢快酣畅,情感活动热烈而奔放、复杂而微妙,使读者能真正走入人物心灵,触幽探微,把握人性.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8,(1):52-57
宋代赵彦卫对唐传奇文本表现出的"史才""诗笔""议论"叙事特征的总结,一直影响着后世人们对唐传奇的叙事艺术的讨论。许多论者都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唐传奇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文体的形成与独立。但"史才""诗笔""议论"却并非是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叙事方式,从中国小说叙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随着小说叙事的成熟,"史才""诗笔""议论"的叙事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唐传奇中"史才""诗笔""议论"并存,表现的是中国小说叙事还不成熟时期的特点,它们的存在表明了小说文体正努力从对其他文体的依附中独立出来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5.
胡应麟的古代小说功用论是其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基础,他以小说的文体独立为出发点,更定九流,首次将小说排在九流之内,释道之前,第一次在学术史上为小说争得一席之地。胡应辟从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家身份地位的改变、读者的接受心理、作家的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古代小说的社会功用,从而阐明了小说作为独立文体之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潘向黎用自己的笔将其对生活与生命的关注进行了审美的再现,让读者感受到来源于小说这种文学影式本身的魅力.女性的视角造就她小说温情之美,而意象叙事的运用形成她小说诗的意蕴和散文化的风格.在<我爱小丸子>、<白水青菜>、<永远的谢秋娘>等的艺术创造上,充分体现了潘向黎对文学的现实性与美的坚守.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认为唐传奇<莺莺传>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小说,对其喜爱有加.元稹<莺莺传>的思想意义比较复杂,林语堂<中国传奇>将其改编以新形式写出.林氏认为元稹小说记此事,托名为张生,实际上是元稹的自传;林语堂同情莺莺的悲苦命运,不满元稹始乱终弃的行为,以为就元稹人品而言并不见重于世.这些思想决定了林氏改编<莺莺传>而成的小说无论在叙事内容还是叙事形式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刊刻于明清两代的<三国志演义>传世版本众多,然而学术界对其版本的研究明显不足.<三国志演义>各版本中(花)关索故事的有无与叙述内容之异同是其主要差异.明成化<花关索传>的出土,为中外学者以(花)关索故事为切入点对<三国志演义>版本进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依据,为从版本的源流演变和历史演义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吸收改编两方面对<三国志演义>进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组缃是散文大家,他的小说采用了散文化叙事的技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审芙趣味,为散文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其小说散文化叙事的特征为间接的隐淡式的抒情;淡化的情节、柔美的意象、乡土气息的语言;及以人物为中心的舒缓的场态化叙事.  相似文献   

10.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堪称明代拟话本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化意义更甚于文学意义.<杜>在方寸之间容纳了晚明社会世间百态,体现了晚明时代相互龃龉却又混融一体的社会世情与市民心态,其包含了"越名教任自然"与"抑私欲崇道义"相纠结的伦理观、"金钱崇拜"与"真情渴望"相龃龉的价值观、"道德审判"与"因果报应"相互补的是非观以及"重享乐吝生命"与"轻死生重复仇"相矛盾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1.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相比较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汤显祖在对这些小说改编时特别注重一些人和物在戏剧中的叙事作用.在剧本中,他(它)们已突破了传统戏剧研究所划定的角色范围,承担着明显的叙事任务.汤显祖在对他(它)们的形象塑造给予关注的同时,更有意于这些人和物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22,(3):33-41
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创作中存有大量闽籍小说作家及其作品,这是明清时期地方小说创作的独特现象,也是明清闽地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文言小说作家的籍贯、生平及其作品的体裁、内容、存佚情况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明清时期这些闽籍文言小说家身份多为士子文人,思想传统,学养具有家族与师友传承性。这些文言小说作品在题材与思想内容、文体选择与艺术成就方面既有对传统的承袭,又表现出走向通俗化、现实化的新趋势,体现了明清时期闽地小说观念的发展流变,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说开端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写好一个开端并非易事,要考虑到诸如叙述情境的问题.小说开端的叙述形式多样,但用以建构小说叙述格局的基本手段只有两种:场景描述和全景描述.无论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吸引读者进入整个文本.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品质的行为主体,他不但可以使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故事,他还从事着小说文本的编排和组织工作。正是这种不同职能的存在,使小说的叙述者可以具有不同的层次之分。一般来说,一部小说的叙述者可以分成文本层面的叙述者与故事层面的叙述者,他们都具有各自的存在形态,表现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小说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时空观,这种时空观既构成了其小说特殊的结构形式,成为一种创作技巧;同时又是其小说创作内容和题材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是作家创作中的自觉的精神追求,是作家始终如一的表现人类追逐时间,占有时间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独特展现.它从历史观和人生观的角度体现着福克纳以文学的方式对人类生命整体意义的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16.
罗伯-格里耶新作的<反复>,再一次显示出了作家所开辟的"新小说"的特有风采.它同样是一部迷宫似的作品,是一部充满智力游戏而又不守规则的作品.它令人兴奋,也令人困惑,它激起读者探索迷宫的情趣,也捉弄得读者对之望而生畏.而这一切的魅力与诱惑无疑得之于小说中那些精神容貌相似,却又有着不同情感欲望的叙述者们,得之于小说那既别具一格却又似是而非的叙述话语,得之于小说那诸种可能与不可能的谜一般的人物设置与情节展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莫言、残雪小说的现代主义文学背景,剖析莫言小说的新感觉主义特征、残雪小说的超现实主义特征,指出他们的小说在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中是独特的、自成一派的。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师院学报》2017,(1):42-48
《闽都别记》是清代福建著名的乡土小说,是涉闽小说中最受学术界关注的作品,目前关于其作者与成书研究、民间信仰与宗教研究、海洋文化与商业活动研究、闽地风俗文化研究等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果,但在小说文本研究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丹尼尔·凯斯于1927年出生于美国的布鲁克林,<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是其成名作.小说发表于1959年,并赢得雨果奖短篇小说奖.后来,改编成长篇小说,又赢得星云奖,并进入主流文学,列入当年20篇最佳小说名单,并被改编为电影<查理>,该片由克利夫·罗伯斯滕主演,他因此而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音乐片<查理和阿尔吉侬>,最后被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由此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影响力.詹姆斯·冈恩教授也把它收入了他的<科幻之路>.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06-112
在外国散文理论溯源的视域下,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修辞学》站在古希腊散文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视野上,力求全面、系统地创立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理论。现代散文的纯文学审美评价标准下中国化评价视角研究者时常只注意到亚氏散文观对作家主体性造成破坏的局限性,忽略了亚氏所倡的散文有与中古古代文章学暗合的承载社会大道的价值。回归亚氏在马其顿宫廷教学的历史情境,就可以看出他对散文文质的规约着力于拓展散文文体不被边缘化的生存空间,也给后世散文理论、散文创作留下了实用、客观的散文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