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IT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使用云存储的存储技术,结合智能客户端开发,设计了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移动端提供两种访问方式:APP访问和微信公众号访问.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目前以数据库、数据结构两门课程为依托,充分地实现了教学安排、课程资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微课浏览、作业布置、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功能.系统将学生零散的时间有效整合起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网络学习资料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校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多,校内用户对消息推送平台有了新的要求:移动化、智能化和扩展化.为实现该需求,本文从目前高校现有的消息推送方式出发,分析有两种可行的方法:第一为建设资源池应用,整合全校移动应用至资源池,使用投影的技术将数据推送至用户移动终端;第二为以微信应用的用户群为基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制开发,实现消息推送、信息查询、交流互动.这两种方法操作便捷、用户体验友好,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将为师生教学、办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宜.  相似文献   

3.
结合高职院校《Flash二维动画》课程,在现有移动学习模式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框架和移动视频学习资源的设计模式及开发流程。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Flash二维动画爱好者提供了崭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结合该校体育管理实际情况,利用移动网络来提高高校的体育管理效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了一套高校体育管理系统,将微信与校园体育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询考勤等相关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是未来网络课程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手机微信软件提供的及时通讯推送平台,为教师建立一个适合移动终端学习的网络课程提供了可尝试的新途径。该文将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农业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在辅助课堂教学同时,向农民推送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科技,提高农业高等院校为农业和农民提供服务的时效性,以更好地实现农业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模式建构的合理性、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出发,详细分析了移动学习能力和习惯、拓宽学习新方法的目标设定;从满足移动学习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设定阐述了移动学习内容设计原则和流程;移动学习程序包括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个方面的设计;移动学习中教师由"单能型"向"多能型"转变、学习者要做学习的主人等.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把平时不利于学习的移动工具变为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7.
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搭建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移动互联平台,结合学生专业需求设计教学实例,制定学生运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课上、课下学习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利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学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制作本专业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微信公众号的教育功能和学习者使用意愿两个角度分析了微信公众号辅助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课前实现知识传递、课中助推知识吸收内化和课后应用能力提升这3个环节的实现路径,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实践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号辅助课程教学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和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各高校文秘专业的微信公众号能使课程线上线下融合,让学生实现个性化泛在学习,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总结"广东文秘"运营的成功经验,剖析其运营中的不足,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的意义和策略做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微信APP的快速普及,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受到越来越多高职学院电商专业学生的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职电商专业学生微信移动学习的需求现状,以便更好地建设适合他们微信学习的硬件及课程资源,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对高职电商专业学生的微信移动学习进行了详尽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微信学习场景设计、微信学习课程内容设计、微信学习课程组织形式及微信学习硬件改进等相关策略来促进微信移动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移动微时代的到来促生了一系列的微学习活动,微课程正是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所诞生的。文章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与微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微信与微课程的完美结合为移动学习及其学习者提供的全新学习环境,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上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与开发出适合于高校学生在"零碎"的时间内进行学习的微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信自助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对随时性和随地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掌中校园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推广应用难等问题,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自助查询系统的设计思路,并以开发的微信版“科创学院自助查询系统”为例,解析了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为学生今后在专业学习中如何用计算机科学思维探求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奠定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混合学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技术支持,延伸混合学习的内涵,从前期分析、学习内容重构和教学评价三个层面构建计算机基础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与策略进行有机的整合,将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该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微信企业号的功能和特点,搭建了包含微账号管理平台和消息推送中心的新型高校移动平台,并通过微信企业号实现师生用户移动端的接入.其中,微账号管理平台对微信提供的开发接口进行封装,实现对微信账号以及企业号内容的管理;消息推送中心搭建消息推送引擎,借助微账号管理平台实现本地消息的及时推送.通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号的实践,有效完成了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上升,移动互联网速度的提升,移动信息服务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促成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以其互动性和双向性等特点在手机应用市场中迅速受到欢迎,成为智能手机必备的社交应用.自微信推出公众平台,众多企业、媒体、政府、教育等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消息,与关注者互动,推广营销自己的品牌形象.调查了全国14所体育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情况,在对比了各个微信公众号的服务现状、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微信公众号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实训是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契合了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利用移动学习环境,将PBL方法引入软件工程实训课程教学,建立移动学习环境下的PBL实训教学平台,能为实训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教学的情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教学双方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微信平台具有交流形势多样化和时效性强等两大优势,首先,微信中的交流方式富有多样化,如语音电话、视频电话、视频对话等,同时微信朋友圈的链接、分享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和自助查询服务。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基于微信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此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多样性、交互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刘宗凯 《甘肃科技》2022,(13):94-98
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出发,对其在信息资源集成、功能模块构建、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图表对平顶山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关键词自动回复、菜单访问量、推文阅读量等方面的运营进行了分析,以及信息服务实践数据的解读;提出了构建丰富的电子化微阅读信息源,动态调整信息服务内容以及打造专业的营团队等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效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差异,着重探讨了智能代理技术和基于案例推理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给出一个基于移动智能代理的网络化学习环境,讨论了该学习环境的体系结构、工作过程、推理机制、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最后利用Aglet移动Agent平台对系统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智慧校园理念的提出,数字化移动学习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英语教学改革趋势。将微信公众平台同移动化学习环境以及翻转课堂相结合,能极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来辅助英语教学,并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平台的留言功能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随时互动构建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该文以微信公众号"国防微英"为例,探讨微时代下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