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2.
柳建平 《科技信息》2008,(20):133-133
本文主要说明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基本问题——用笔、用墨。并通过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的论述,认识到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用笔用墨以及中国画造型基础与方法在中国画教学领域的实践与运用是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大师,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型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画笔墨语言方面的探索,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墨是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中国画品位的高低与画家的用笔、用墨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宾虹山水画浑厚华滋的风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用笔、用墨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开拓。一黄宾虹的用笔既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又有对探索实践的总结。他把用笔之法归纳为“五笔法”,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匀,“如锥画沙”,处处有力。所谓“圆”,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墨人物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造型与结构的体现,造型与线的转换、结构与墨色的表达,在学习和创作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如何造型,如何用笔,用线,用墨,问题同一,观点各异,由此才产生不同的风格和手法,并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董玉香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4):54-54,88
线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主要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其特点主要有程式化、夸张、性格化及独立的形式美。中国画中的线是和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联系着,由于用笔中气的贯通和用笔变化,产生的线的长短、疏密、轻重、粗细、虚实、运动方向等变化,显示了线的节奏和韵律,“它是活生生的、饱含生命力情感的、流动的和表现力量的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与陶瓷装饰艺术的交融给人们的审美愉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质所在.本文从用墨、用笔、构图、意境四个方面谈论了国画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8.
写意人物小品画不但是对写生的整理和概括,更是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前奏。写意人物小品画之所以被称做“小品”,犹如电视类的小品表演一样,篇幅不长但内容生动,且具备一切创作因素,和大幅写意人物画创作一样能起到令观者感化的作用。但它形式活泼,用笔用墨随性自然,没有大幅创作的严谨,却同样能给观者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这便是它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黄宾虹“用光”的特点,偏重和谐,采用正面散光,含蓄丰富,繁密多变;李可染师承宾虹,其“用光”特点,偏于强烈,多采侧逆光,简洁明朗,洗练、统一。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多用“笔”“墨”,虽有“用光”,但极少触及理论研究。事实上,“用光”在绘画上有着强大的表现力,中国画要有所创新,当拓展对光和面的技法研究,从而建立起中国画“用笔”“用墨”之外的第三技法系统。在这方面黄李二人则已从实践和理论上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0.
王平 《晋中学院学报》2002,19(2):123-124
中国水墨人物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造型与结构的体现、造型与线的转换、结构与墨色的表达 ,在学习和创作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如何造型、如何用笔、用线、用墨 ,问题同一 ,观点各异 ,由此才产生不同的风格和手法 ,并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线”是素描中最直接的语言形式,它主要是为塑造形体服务,但同时又充分体现出独特的韵律特征,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由于素描中的“线”还渗透着画者的情感和情绪,因此“线”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绘画主体的参与,离不开画者的艺术感觉;对“线”这种绘画语言形式的把握应该与画者自身造型能力的培养、情感的表达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作为造型艺术,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独具的材质和手段,在用笔发展过程中与用墨融合在一起进行写意。晓峰绘画坚持用传统笔墨造型,既从秋月和野芳的自然形态出发,又升华为表现情思的艺术形态,对"雅"的审美追求是晓峰绘画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水是构成井维系一切生物体生命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哲人曾试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上万物的起源,《书·洪范》甚至将水列于五行之首。对中国画来说,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意”是中国画的灵魂,那么笔、墨、水便无疑是构成其生命的最根本的要素。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占重要地位的水墨画,全凭以水调墨、水墨互用来作画,以此求得画面的勃勃生机。古人创造了水墨画,并将“水”冠于“墨”之前,似乎是说用水比用墨更重要也更不容易。事实上,一部水墨画史,也就是一部用水技法的进步史。在当今绘画形态和语言从传统到现代的…  相似文献   

14.
韩梅 《科技信息》2011,(19):I0164-I0164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此外,骨法用笔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使得中国画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而经营位置即构图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书法“用笔”与“结构”的关系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书法》,提出“用笔产生结构”的观点,被认为是“在较高立点上认识和把握了两者的关系”.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从赵孟“书法以用笔为上”提出的背景情况,用笔与结构各自的内容含义,以及点画与用笔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论证,结论是:结构统领点画和用笔的变化,用笔服务和服从于结构造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就与中国画风格相适应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从“以线造型”及强调“写意 性”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就与中国画风格相适应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从“以线造型”及强调“写意性”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翟婉冰  张俊华 《科技信息》2011,(36):I0127-I0127
中国画是世界艺术园圃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仅是东方绘画艺术的物质形态,而且更集中的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画笼统的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型,本文着重探讨工笔画的用笔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的美学范畴、审美理念、书画源流及其工具材料,使"用笔"具有审美、立意和造境的中国文化精神之内涵,决定了形式造型的象征原理及其法则方法,遂成为中国画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0.
用笔就是指运笔过程及所表现出的形态的塑造。而临摹用笔就是在学会运笔的过程中学会塑造生动形态的线,通过重复用笔来达到记住线型,塑造有生命线的形态,这是个记忆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表象来加强记忆,建立起表象与线条用笔过程的联系。表象在临帜这一记忆过程中,通过概括、组合、融合而完成的线型-用笔的痕迹,是不断丰富自己对书法艺术认识的一个根本因素。有效地运用记忆表象是增进对用笔形态掌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