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诺氟沙星(NOR)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降解,探讨了光源、光源强度、溶液p H值、硝酸根浓度、诺氟沙星浓度、腐植酸浓度对诺氟沙星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 H值为7时,诺氟沙星在40W紫外光源下降解效果最好,在硝酸根溶液中,诺氟沙星的光降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当硝酸根离子浓度由0 mg·L-1增至200 mg·L-1时,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由0.0030min-1增至0.0096min-1,其光降解率随硝酸根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其浓度升高而降低,腐殖酸的存在会抑制诺氟沙星在硝酸根溶液中光降解.  相似文献   

2.
对硝酸钾电解质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水分子采用简单点电荷(SPC)三节点模型,钾离子被看作带电硬球,硝酸根离子采用刚性四节点模型,同时考虑节点间的库仑长程作用和L-J相互作用,对库仑长程作用采用EWALD求和方法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水-水相互作用的总势能绝对值升高;高浓度溶液中水-水作用能的升高与水分子排列有序化程度的提高有关,即在浓溶液中水分子的偶极取向更加有序化,说明有更多的水分子参与水化.  相似文献   

3.
稀土磺基水杨酸络合物与抑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3价(钅兰)、铈、镨、钕的磺基水杨酸络合物和4价铈的磺基水杨酸络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和热分析得知,Ce(Ⅲ)L·nH_2O 络合物,是一种含磺基水杨酸根、硝酸根的三结晶水的络合物,其组成是:Ce(Ⅲ)(C_7H_5O_6S)_2·NO_3·3H_2O,在60℃下脱水,312℃开始分解。Ce(Ⅳ)L’·nH_2O 络合物是一种含磺基水杨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的六结晶水的络合物,其组成可能是:NH_4[Ce(Ⅳ)_2(C_7H_3O_6S)_2(C_7H_4O_6S)·NO_3]·6H_2O在62℃下脱水,在301℃开始分解。用平皿洞穴法研究了 La、Ce、Pr、Nd 等(钅兰)系元素的3价络合物对真菌的抑茵效应,它们的抑菌圈宽度超过22~35mm,均属于强的抑菌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Cd(NO3)2与邻二氮杂菲(phen)和丁二酸在水-甲醇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一个新型硝酸根桥联配位聚合物[Cd(phen)(NO3)2(H2O)]n(1).用X-射线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空间群(N o.4),晶胞参数a=1.029 79(10)nm,b=0.725 41(7)nm,c=1.030 16(10)nm,β=110.486 0(10)o,V=0.720 88(12)nm3,Z=2.CdII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处于由螯合phen配体、硝酸根离子和水所构成的CdN2O4扭曲多面体中.CdII离子之间通过硝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一维无限锯齿形配位链,这些一维链通过phen和硝酸根离子间的C—H…O相互作用进一步连接成二维结构.此外,这些二维结构之间存在芳环堆积相互作用,且通过层间水-硝酸根离子所组成的O—H…O氢键连接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Cd(NO3)2与邻二氮杂菲(phen)和丁二酸在水-甲醇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一个新型硝酸根桥联配位聚合物[Cd(phen)(NO3)2(H2O)]n(1).用X-射线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空间群(No.4),晶胞参数a=1.029 79(10)nm,b=0.725 41(7)nm,c=1.030 16(10)nm,β=110.486 0(10)°,V=0.720 88(12)nm3,Z=2.CdⅡ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处于由螯合phen配体、硝酸根离子和水所构成的CdN2O4扭曲多面体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硝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一维无限锯齿形配位链,这些一维链通过phen和硝酸根离子间的C H…O相互作用进一步连接成二维结构.此外,这些二维结构之间存在芳环堆积相互作用,且通过层间水-硝酸根离子所组成的O-H…O氢键连接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磷酸三丁酯(TBP)萃取UO_2(NO_3)_2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研究。根据电解质的静电互吸理论和盐效应理论,提出了一种有盐析剂存在时计算水相中被萃取物质活度系数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在UO_2~(2 )—NO_3~-水溶液体系中铀酰离子可以通过硝酸根而聚合生成UO_2[(NO_3)_2UO_2]_(m=1)~(2 )多核络合物,并通过萃取平衡研究,测得了UO_2~(2 )—NO_3~-单核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和多核络合物的聚合常数以及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等。运用这些结果能够较好的解释和计算分配曲线。  相似文献   

7.
Q235钢在含硝酸根离子土壤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化曲线技术、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等方法,研究Q235钢在含硝酸根离子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硝酸根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显著.Q235钢的腐蚀速率随土壤中硝酸根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硝酸根的质量分数增加到0.89%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然后,腐蚀速率随着硝酸根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
对硝酸钾电解质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水分子采用简单点电荷(SPC)三节点模型,钾离子被看作带电硬球,硝酸根离子采用刚性四节点模型,同时考虑节点间的库仑长程作用和L-J相互作用,对库仑长程作用采用EWALD求和方法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水-水相互作用的总势能绝对值升高;高浓度溶液中水水作用能的升高与水分子排列有序化程度的提高有关,即在浓溶液中水分子的偶极取向更加有序化,说明有更多的水分子参与水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显色液中不存在有机酸根阴离子时,钛的硫酸溶液与5-Br-PADAP在乙醇介质中生成蓝色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及主要性质。测定了络合物组成比。发现硫酸根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络合物的消光度,而且使吸收光谱曲线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硫酸根已作为配位基进入络合物组成。同时着重讨论了有机溶剂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证实了此体系混配络合物是络阴离子,其分子式应以(TiO(HR)(SO_4)_2)~(2-)或(TiO(R)(SO_4)_2)~(3-)表示,这是用Johnson等人以及的电中性络分子式所不能表示的。 以外,本文也报导了用于测定钛时服从比尔定律的范围以及外来离子的干扰行为。  相似文献   

10.
某些β二酮类合钴(Ⅱ)络合物在溶液中具有可逆络合氧分子的能力.中心离子钴(Ⅱ)的电子转移到氧的π轨道,伴随发生钴(Ⅱ)的直接氧化.利用该类络合物中心离子钴(Ⅱ)的可逆氧化还原特性作为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和生物摸拟氧载体已有报导.但钴(Ⅱ)的氧化特性在湿法冶金萃取钴的过程中应尽量设法避免,因为生成了稳定的钴(Ⅲ)络合物后,会给反萃操作带来极大困难,使萃取剂不能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法用硝酸-双氧水消解烘干后的白菜,以柠檬酸钠溶液作离子强度缓冲调节剂并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在pH 5~6时直接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方法标准偏差≤0.16,变异系数<5.44%,平均回收率为102.62%.  相似文献   

12.
由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完成的该成果提出了氧化钴生产的新工艺,它采用络合剂M,L使钴离子形成络合物,大大降低Co2+~Co3+的氧化电位,使其可被空气氧化,在溶液中直接生成氧化钴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反射式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用来测量硝酸根浓度.传感器采用反射式结构,并利用金膜来激发SPR.制备铜纳米粒子/碳纳米管(copper-nanoparticles/carbon-nanotube, Cu-NPs/CNT)膜作为硝酸根浓度测量的敏感膜.当溶液中硝酸根浓度发生变化时,吸附在CNT上的由铜催化产生的氨气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导致CNT折射率发生改变,从而使SPR谐振波谷发生移动,进而实现硝酸根浓度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在低浓度区间内的平均灵敏度达到了14.14nm/lg[c/(mol·L-1)].这种传感器易于封装,可以应用于远距离测量,将在生物化学参量测量方面有着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据文献报导,2,5-吡啶二羧酸(2,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在酸性溶液中能和Fe~(2+)离子形成黄橙色络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极谱法研究了HCl—HClO_4体系中锑(Ⅲ)—氯络合物。实验在25℃、离子强度和酸度均为4M的条件下进行,证明溶液中存在SbCl~(2+)、SbCl_2~+、SbCl_3和SbCl_4~-四种络合离子,其生成常数分别为59、851、18620和37150。用电位法测定了Sb_2O_3—NaOH—NaClO_4体系中锑(Ⅲ)—羟基络合物的组成,证明溶液中Sb(OH)_3和Sb(OH)_4~-是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用间接络合滴定法测定正磷酸根,以硝酸铋为沉淀剂,在不经过滤的情况下,用 EDTA 溶液回滴定过余量的铋离子,测定的方法是在含有0.005-0.02M 浓度的磷酸根溶液中,调整其 pH 值为1—2,加入适宜浓度的硝酸铋溶液使之有10—50%的过余量,为了避免在用 EDTA 溶液回滴定时,硝酸铋沉淀再溶解,要在回滴定前加入适当的硝基苯和酒精使滴定终点稳定。这个方法作为磷酸根的测定,它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测定至0.5毫克的磷),比较快速,定量计算关系简单,滴定终点敏锐等的特点。对这个方法的操作条件和干扰离子进行过试验,在测定0.007~0.02M 浓度的磷酸根溶液(其含磷量在1—6毫克)时,测定的平均偏差约为0.5%。用本法测定单一的磷酸盐所得的结果与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比较,基本上相符合,结合离子交换分离步骤测定了磷灰石的含磷量,测定结果能达到一般实际工作的要求。对本方法的特点和可能的应用范围作了一些评价和估计。  相似文献   

17.
鉍(Ⅲ)与流氰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形成粽黄色络合物这一事实已久为人知,并已用于鉍之比色测定。从对该体系的已有研究看,鉍(Ⅲ)与硫氰离子可形成配位数从1到6的六种单核络合物。最近还有制备K_2Bi(SCN)_5与K_3Bi(SCN)_6晶体的报导。但对这一体系的研究并不充分,不同作者所得的稳定常数甚为悬殊。很难用离子强度、温度等实验条件的差别予以解释。而各级络合物的摩尔消光系数则尚未见报导。因此我们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恒温下测定了稀土元素Ce(Ⅲ)和Pr(Ⅲ)络合物混合溶液的磁化率,得出两种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磁矩,讨论了磁化率与溶液中两种离子摩尔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首次研究了铁 ( )对铝试剂荧光的猝灭作用 ,用荧光猝灭法测定了铁 ( )铝试剂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在 p H=4 .7的乙酸缓冲溶液中 ,用 2 97nm紫外光照射铝试剂溶液可以产生很强的荧光 ,最大发射波长为 4 0 9nm.Fe3 +离子可以和铝试剂形成铁 ( )铝试剂络合物 ,使铝试剂的荧光猝灭 .推导了用荧光猝灭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方法 ,测得铁 ( )铝试剂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lg K′=4 .90± 0 .0 3( n=1 5 ) .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2 )与5-磺基水杨酸(H_3L)溶液形成的络合物CuL_2的水解反应,证明有碱式络合物生成,并在25°±0.5℃及离子强度μ=0.10M(KNO_3)时测得CuL_2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碱式络合物Cu(OH)L_2的稳定常数K_(Cu(OH)L_2)~(OH)和二聚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