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四字格在各类公文写作中被广泛运用,体现了公文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能产生较好的修辞表达效果。四字格在公文中主要表现为成语和新创造的四字短语。  相似文献   

2.
门高天 《科技资讯》2011,(32):243-243
公文是党政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工具。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公文语言的准确用词与模糊语言的适当运用是公文写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模糊语言在机关公文写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公文写作实践中运用模糊语言需注意的问题。积极探索公文写作准确用语与运用模糊语言的关系,使公文的表述更加严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3.
公文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材料的搜菜和围绕写作目的取舍组合材料的过程。重视对材料的搜集和选择,是公文成功写作的基础。然而.在现实写作活动中,一些公文写作人员忽视这项基础工作,有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的对搜集来的材料使用时不辨真伪,或人为造假;还有的初学公文写作的人员对如何搜集选择材料感到盲然。当前,一些公文质量不高,原因固然较多,但与不注意重材料的搜集和选择不无关系。笔者认为,材料问题虽属“老生’”,但并未“常谈”,在大批年轻同志不断被补充到公文写作人员行列的今天,重新对公文写作材料问题…  相似文献   

4.
写好公文有窍门。探求“窍门”并非为了偷懒,而是为了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照着他人的“葫芦”画瓢,不再毫无头绪地去从头盲目探索。想要照着葫芦画出完美的瓢,就必须洞悉葫芦的特征。公文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征,学习公文写作的同志有必要对其了如指掌。本文拟就公文语言的词法、句法及语气特征即语法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多个角度研究消极修辞 ,1-2片概说消极修辞及关于消极修辞争论的缘起 ,3 -4片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来讨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5片讨论了消极修辞的适用范畴 ,最后一片提出对“消极修辞”重新命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修辞学视角考察“80后”写作,对“80后”写手的作品的语言特色、人物选择及其成书和售书包装过程等修辞行为的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揭示他们的创作特色、写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而且对深入解读“80后”写作事件及其这一事件的当代文化意义等方面,亦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文质量的高低与文秘人员在公文写作中的心理活动也有密切关系、由于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公文写作中也会产生心理障碍。它大致有以下八种类型:“跳槽”心理;疲劳心理;定势心理;效仿心理;依赖心理;好恶心理;虚荣心理;自卑心理,以上八种心理障碍,都是影响公文写作的心理障碍.应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8.
“公务写作”指用于公务上的各类公文、应用文写作, 与 “公务应用写作”是同一概念。以计划体制时代的公务写作为参照系, 公务写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大分野源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现念也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这种观念的源头做一个梳理,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奏疏是中国古代社会臣民上奏帝王文书的总称,属于上行公文。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的应用文体,奏疏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文体特点。清代“同治中兴”明臣曾国藩一生所上奏疏数以千计,他认为奏疏应做到语言明白显豁、思想忠爱笃诚、气象光明俊伟。这些写作特点对现代公文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现行公文处理办法未对上行文“机关代字”作出明确规定,致使目前上行文“机关代字”存在一些混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公文的规范化管理,而且还给公文教学和写作带来混乱。在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使用上行文“机关代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修辞的最高境界是修辞的“化境”。这种“化境”是指修辞主体运用修辞技巧已达到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地步,再也感觉不到自身在刻意运用修辞技法。同时,修辞接受客体也感觉不到修辞主体运用技巧的痕迹。要达到修辞的“化境”,必须达到天然自成的反映生活和修辞主体情感的“真”;修辞与语音、语境、语体的“谐”;修辞主体对修技巧的一种独特感悟与运用的“灵”;修辞语言清新自然言简意丰的“朴”。  相似文献   

13.
英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当母语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两者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可为消极的。消极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的产生。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迁移而造成的失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分析涉及单句层面,包括词汇、结构、修辞和语气,笔者相应地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演讲词的写作在本质上是非“文学性”的,是为交流而最终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的,其修辞原则是现场性、认同性与效果性三原则.演讲词的修辞要素具体是在沟通、连贯、一致、强调表现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从修辞学的范畴出发,明确指出汉英科技翻译中同样存在修辞问题,且直接影响着译文水准的高低。鉴于科技英语中的修辞主要属消极修辞,文章通过分析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和汉英语言系统的差异,强调汉英科技翻译在修辞上要做到语言规范客观;语句连贯严谨,简洁明晰,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其间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秦牧关于修辞辩证法的论述,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富有特色的修辞理论之一。本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评述了秦牧有关辩证法的理论:秦牧论内容与技巧的辩证统一;秦牧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秦牧论粗犷与细腻、简约与繁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是近年来语言学领域不断提到的新概念,其在公文写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概括反映普遍性问题,使行文简洁精练;2、周密严谨,使行文无懈可击;3、机动灵活,避免行文绝对化;4、委婉含蓄,使行文得体,准确使用模糊语言,对于提高公文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后照应可以使语篇表达准确完整,是文章写作应该遵守的一种规范,属于消极修辞;有时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作者有意使上下文照应不周,形成修辞缺省,从而制造出意想不到的幽默,诙谐的调侃,或启人心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朔作品的语言具有“痞子式”的特点,这可以从他的词语、句子、修辞等的运用中反映出来,其主要做法就是将高尚和庸俗并置,使积极与消极相融。王朔对于意义的解构是以一种俗的方式进行的,它以打破常规的语言运用为依托和表现特征,这使得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近他的小说,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相似文献   

20.
金元明清阶段的修辞研究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极修辞研究 ;二是评点修辞研究。其他方面 (如语体、风格方面 ) ,只是“偶而露峥嵘”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