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典型玻璃材料冲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技术,研究浮法玻璃和钢化玻璃在冲击条件下的σ-ε关系.通过对两种玻璃进行低速冲击实验表明:浮法玻璃的冲击力学性能与传统陶瓷材料基本一致,而钢化玻璃除表现出传统脆性材料的弹性性能外,还进一步表现出金属材料的塑性屈服特性;在冲击破碎形态上,钢化玻璃和浮法玻璃差别显著,钢化玻璃呈颗粒状,而浮法玻璃呈细粉状.由此可见,经淬冷处理后,钢化玻璃的冲击力学性能比浮法玻璃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27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在2006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洛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姜宏代表洛玻集团公司上台领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曹刚川为姜宏颁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3.
用DEPHI实现浮法玻璃通用配料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法玻璃配料计算对浮法玻璃的生产和科研等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氧化物成份)逐步逼近法等手算方式,十分繁琐,还容易出错。也有一些科研人员用这些方法编程计算,这样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及速度,但这些程序大多为DOS平台下的应用程序,界面单一,且不能适应多品种玻璃的通用计算。为此,我们利用当今比较先进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DEPHI开发了通用浮法玻璃配料程序。  相似文献   

4.
浮法玻璃熔窑内液流运动和传热三维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出发,结合浮法玻璃熔窑作业特性,提出了浮法玻璃熔窑内三维液流运动及配合料熔化数学模型,建立了火焰与配合料和玻璃液之间的传热过程的半经验模型,模型采用SIMPLEC法进行计算求解,通过计算,研究了浮法玻璃熔窑内流运动特性,发现,在投料池中存在一个独特的循环液流,在配合料层覆盖下的上层玻璃液由两侧池壁流向中心线,与热点处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揭示了生产中浮法玻璃气泡形成的机理、位置、尺寸、组成与操作工艺条件之间的规律,对生产高质量的玻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浮法玻璃厚度测量是玻璃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采用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原理对浮法玻璃进行在线厚度检测,在实验室通过常温状态和热态检测,测量结果的范围满足了国家标准对各种浮法玻璃厚度的要求,而且测量精度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厚度允许偏差范围。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稳定性,提高了玻璃生产质量,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7.
成果公告     
蓝色吸热浮法玻璃 杭州玻璃总厂王慈伟等完成的蓝色吸热浮法玻璃是在经过适当调整的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原料中添加微量氧化钴和少量氧化铁使之着色的具有吸热功能的彩色透明玻璃。该成果项目,解决了作为主要着色剂和吸热剂的三氧化二铁中变价离子(二价铁)的控制难题,从  相似文献   

8.
结合浮法玻璃生产实际,研究常见浮法玻璃硅质结石的岩相特征和硅质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消除结石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浮法玻璃基体上制备Si3N4-CrNx-Ag-NiCrNx-Si3N4复合玻璃涂层(简称:SAN Low-E玻璃),并与浮法玻璃和传统Low-E玻璃进行比较,研究了其光热特性。结果表明:SAN Low-E玻璃能反射大量红外线,降低可见光和紫外线的透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经过700℃热处理后,其光热特性和膜结构没有变化,优于浮法玻璃和传统的Low-E玻璃。  相似文献   

10.
浮法是平板玻璃成型的主要方法,浮法玻璃成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板玻璃的质量。该文主要从锡槽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以及来自熔窑方面等分析对浮法玻璃成型质量的影响。通过调整及优化浮法成型中各个工艺制度以及熔窑的相关制度,可以获得质量优异的浮法玻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浮法玻璃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进的“DNY三点仪”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的徐变曲线。介绍了利用系统辨识及参数估计理论建立材料流变模型,以及确定其参数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求得了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模型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一种浮法玻璃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对浮法玻璃进行在线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通过智能光学系统,可以同时检测到玻璃的光学形变(如玻筋、小坑等)和点缺陷(如夹杂、气泡等);通过C/S网络化并行结构,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和集中统计管理;通过网络接口,可以为优化切割设备提供优化信息,为质量打标提供分类信息.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浮法玻璃全面质量检测的要求,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由宝石蓝浮法玻璃转产成冰洲绿浮法玻璃的着色机理,影响换色的因素以及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温管式炉对神木优质烟煤进行燃烧实验,并对燃烧的烟气及残渣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神木烟煤部分替代重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使用合适的神木烟煤,采用富氧与部分富氧燃烧形式,燃烧温度在1 200℃可以保证不影响玻璃质量,避免燃烧不完全的炭烟颗粒进入基质.采用神木优质烟煤磨细部分取代重油,结合采用部分富氧燃烧技术,将为浮法玻璃生产行业带来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保证浮法玻璃成分稳定的有效控制甄凤贤(齐齐哈尔浮法玻璃厂齐齐哈尔161000)浮法玻璃生产是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玻璃的化学成分稳定与否,对玻璃熔融全过程和玻璃制品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产中把稳定玻璃成分,纳入关键的工艺纪律来抓,也是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浮法玻璃缺陷妨碍了它在重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为此必须研制某种检测方法在浮法玻璃带退火窑出口处至浮法线切割之间区域进行质量检测,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玻璃缺陷在线切割。本文基于此引入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实时相移数字云纹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气泡、结石、锡点以及其他类缺陷分类,并能够测出缺陷的大小、位置、屈光度等参数,缺陷大小检测量级达0.5mm。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18,(2):14-18
正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筹建而成,2015年通过科技部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玻璃行业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彭寿先生,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粘弹模型对浮法玻璃在退火窑A-B区内的退火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对2 mm浮法玻璃在A-B区内退火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2 mm、5 mm、8 mm、10 mm浮法玻璃端面应力在退火窑A-B区内的转变过程;最后计算了各厚度玻璃在退火过程中所产生的端面永久应力。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的端面应力在退火窑A区和B区的变化规律相同,均为先张应力后压应力;而中心应力的变化规律与表面应力相反;不同厚度的玻璃虽然经历的应力变化过程相同,但应力转变过程所用的时间不同。本项工作能够为不同厚度玻璃退火过程的工艺调节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玻璃生产技术也有较大发展.超薄浮法玻璃生产和传统浮法玻璃生产存在较大差异,因超薄玻璃厚度过薄成形难,且控制要求高.悬挂式全自动拉边机应用到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形段,其原理是依靠拉边机最前端的拉边轮牵引浮在锡槽液面上的玻璃带前进,且通过调节拉边轮的调线速度、水平偏角等,达到需要的厚度和硬度.它的应用可有效增加产品种类、减少改板时间,提升玻璃质量等特点,为超薄玻璃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该文从超薄玻璃生产拉边机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出发,探讨悬挂式全自动拉边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浮法玻璃上沉积了F掺杂的氧化锡薄膜,制备低辐射镀膜玻璃,并在高温电阻炉和钢化炉内分别进行热处理和钢化实验,对不同条件下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PS和AES对薄膜中[O]/[Sn]平均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50℃之内,表面电阻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此后快速上升至86.68Ω/□;薄膜O和Sn的含量不符合化学计量比,[O]/[Sn]比均小于1.2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薄膜中O含量有所提高,与表面电阻的变化趋势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