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称"鲨"的美国极限运动选手吉姆·德雷尔近日在美国与加拿大边界的圣克莱尔湖完成一项壮举,他历时51个小时完成了长达35公里的负重游泳,他负重的东西是重达907公斤的334块砖头。德雷尔此举不为出名,而是为了唤起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和保护,也为了从精神上支持不久前申请破产的底特律政府,希望通过这次慈善畅游行动来筹集善款。今年49岁的德雷尔是一位极限游泳爱好者,他已不止一次成功挑战长距离游泳,曾创造过近10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南美洲有一种红指天椒,又叫"地狱之火"。被当地居民公认为最辣的辣椒,只要把它折断,放在唇边碰一碰,嘴唇会立即肿起来。墨西哥杜伦鸟市每年举办一次吃"地狱之火"红辣椒比赛,已有12年的历史。1992年的"地狱之火"比赛中突然发生意外:参加比赛的一位名叫甘牧斯的选手,当他把13  相似文献   

7.
<正>当身穿柠檬绿色焊工夹克的迈克尔·道森·哈格蒂满面春风地冲进我的办公室时,我就知道他和搭档赢了。他们参加了一个测试:与一队具有10多年焊接经验的专家比赛,看谁能更快地为一辆"悍马"焊接出车体的金属框架。这是道森·哈格蒂的第一份专业工作。刚刚获得了硕士学位的他进入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女子泰尔福在12年前诊断出罹患脑癌,自此失去左眼视力,还需使用导尿管导尿,但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激励其他癌症病患,47岁的她不仅没有向病魔屈服,还参加世界马拉松挑战赛,在7天征战7大洲的7场马拉松。2004年10月在一场比赛途中,泰尔福才知道出问题了。她听见脑中出现"砰"的一声,但仍完成剩下的赛程。数月后,经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1,(20):I0002-I0003,I0004
雪橇犬比赛是项冬季运动类犬赛。比赛中每组雪橇犬拉一只载有指导手的雪橇,各组间相互竞争完成比赛的速度,完成比赛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以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米尔顿·韦恩莱特教授就试图说服科学界,相信他在地球同温层发现外星生命。而今这位引发争议的科学家又声称发现新证据,证明地外生命就飘浮在距地球40千米的太空。他指出这些生物在DNA检测中呈"阳性",体积是从地面升入这一高度的颗粒体积极限的6倍。或发现生命播种器韦恩莱特表示在近地太空发现的生物,包裹在外星人设计的微小金属球内,用于在地球上"播  相似文献   

11.
<正>从讲解志愿者开始,高源在讲解的舞台上一站就是10年,他不允许自己懈怠,不然心里仿佛有个亏欠。高源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今年8月,他代表北京赛区参加全国科普界最高比赛规模的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半决赛、决赛异常激烈的"厮杀",高源站到了最后,获得全国一等奖。高源的办公室在北京自然博物馆老楼的顶层,走进去,如同走进旧时光。在他不大的工位里塞了四五个书架,少儿教育、少儿心理以及各科学门类的专业书见缝插针摞起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杯上,没有什么比点球大战更牵动人心。对这个老话题,我们将从博弈论、物理学和心理学三方面进行研究。从1891年首粒点球在英格兰的狼队和艾宁顿队的比赛中诞生以来,12码处的比拼决定了无数比赛的胜负归属。"勺子"与博弈论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决赛留给世人最经典的印象莫过于两个齐达内时刻。第一个毫无疑问是他一  相似文献   

13.
休闲一刻     
吃中饭小城普林斯顿正在举行这样一次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得最多。有个人创造了全市新的记录。在规定的时间里,他吃了1只鸡、1磅乳酪、9个涂了黄油的鸡蛋、还吃了一大块苹果布丁馅饼。当这位冠军离开大厅时,他转过身来说:"喂!朋友们,请别让我妻子知道了,要不然,我就吃不到中饭了。"  相似文献   

14.
惊人的爆发力,持久的耐力,非凡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员的特性。科学技术在运动中的采用,更使人类富有了向人体极限挑战的能力。不仅如此,有些时候,它还决定了比赛的胜负,决定了胜利者和倒霉蛋。  相似文献   

15.
雪橇犬比赛是项冬季运动类犬赛。比赛中每组雪橇犬拉一只载有指导手的雪橇,各组间相互竞争完成比赛的速度,完成比赛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有些雪橇犬比赛举行于秋季。这类比赛中,参赛者让犬只拖拽一只3-4轮的带有刹车和转向功能的小车或踏板车,从而代替雪橇。尽管雪橇犬比赛是1932年纽约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的一项展示性比赛项目,但该赛事始终未获得冬奥会官方认定的比赛项目资格。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在1964年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了《科学的极限》一文。他在文中指出:(1)人类可观测的范围是有极限的,人类无法观测到距地球100亿或150亿光年的河外星系。(2)人类的旅行有极限,不可能访问太阳系以外的行星。(3)人类用加速器获得的能量有极限,永远不能达到强宇宙线的能量。(4)人类的思维迟早要达到它的极限,那时,不是思维的“贫乏”,就是“重复”过去人类思维的成果。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不断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任何为科学的发展规定“极限”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来经不起人类实践的考验。俄歇在他的文章中,又一次宣扬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一种对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论调,是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他企图给这种荒谬的论点作出“现代科学”的论证。其实他的“科学”论证是完全反科学的。为了揭穿这种谬论的反科学性,我们约请了几位科学家分别对俄歇提出的四个所谓“极限”发表了书面意见,刊载于下。同时附载了俄歇的原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1,(12):40-43
美国人布雷特·拉纳(Brett Larner)是日本跑步新闻网站的负责人,自1997年起长期居住在日本.在今年的琵琶湖马拉松后,他撰文深度分析了日本男子马拉松几十年来的进步之路. 2月底,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琵琶湖马拉松完成了最后一届比赛,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比赛.25岁的铃木健吾(Kengo Suzuki)凭借最后6公里的爆发,以2:04:56拿下冠军,也成为第一个跑到2:04:00区间的日本选手.共有335名选手完成比赛,只有4位非日本籍.其中,5人跑进2:07:00,15人跑进2:08:00,28人跑进2:09:00,42人跑进2:10:00,174人跑进2:20:00.要知道,美国只有21名男选手在合规条件下跑进2:10:00.  相似文献   

18.
正之前有报道称足球比赛中频繁头球有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对于这个情况,前英格兰国家队队长阿兰·希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现在的记忆力不太好,他担心曾经过多的头球会使他得老年痴呆。阿兰·希勒说:"在比赛中我每打进一粒头球,我都需要在训练中练上上千次,如果说老年痴呆同头球有关系的话,那么我处于危险中。"希勒曾在英超打进260球,  相似文献   

19.
<正>"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通信呢?目前,量子通信尚无严格的定义。物理上,量子通信可以被理解为在物理极限下,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的高性能通信。信息学上,则认为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态的测量塌缩性质等)或者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等量子系统特有属性,以及量子测量的方法来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0.
基于便捷的计数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中国古算在《九章算术》中即已建立起分数表示的有理数系与小数数系,构成此后算法数学的基础。在西方,希腊人从数与数的比出发,在克服数学危机的努力中,建立起有理数域和"量"的比例理论;欧洲近代数学由于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发展,在"数"与"量"的混合中,把有理数域扩展到代数数域。十九世纪末,适应于分析的严格化,各种无理数(量)被统一为有理数的极限,然后,在有理数子集的等价类的意义上建立起实数系,完成实数理论。本文通过中西两种数系发展的历史考察,说明它们的建立、扩展和完成有着很大的差异,并由此对"中国古算与实数系统"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