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地基承载力评价因子M,对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把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评价定量化,分析了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目前承载力确定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有限元增量加载法计算地基极限承栽力,分析不同剪胀角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胀角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震荡段和稳定段2个阶段.在震荡段内,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剪胀角增加呈震荡跳跃特征,且对单元类型和网格疏密程度敏感;在平稳段内,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剪胀角的变化不大.与Prandlt理论解一致.剪胀角时基底附近塑性区的发展分布和破坏模式亦有显著影响,随剪胀角的增大塑性区分布逐渐扩大.当剪胀角小于某特定值时,地基破坏表现为基底土体的冲切刺入,类似于地基的冲剪破坏;当剪胀角大于某特定值时,塑性区分布类似于Prandlt破坏机构,有明显的主动区、过渡区和被动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考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计算公式,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推导出用于连续组合梁负弯矩极限抗弯承载力的统一简化公式。分析表明,本公式适用面广,计算过程简单,精确度较高,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果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
本文研究硬壳层软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8组室内模型试验表明硬壳层软土地基破坏模式为刺入剪切破坏。得出了硬壳层软土地基极限承戴力经验公式,提出了这类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图2,表2,参3。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建筑物破坏是由于地基问题造成的,可见地基承载力是地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依次系统地介绍了地基的破坏机理、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热点以及目前常用的理论计算公式,从而为地基的研究方向以及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的破坏机理,提出一种三维双侧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充分考虑了基础内侧土体抗剪强度对临坡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且能较好反映基础两侧滑块形状和尺寸的非对称性.同时对该多滑块组合破坏机构提出一种简化构造方法,该方法既能有效反映矩形基础地基的三维端部效应,又能避免复杂的坐标求解和曲面积分运算,更便于工程实际的应用.然后,在该破坏模式基础上引入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出一种新的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并运用SQP优化算法实现极限承载力上限求解.最后,结合工程实例,与现有其他理论研究方法和ABQUS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岩石地基承载力问题,引入Hoek-Brown强度破坏准则,提出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岩石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破坏面上的静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岩石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依据已有的成果假定空洞岩石地基顶板的冲切破坏体为一圆锥体,利用极限平衡法,得到了抗拉作用、抗剪作用及抗拉剪共同作用时下伏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在计算完整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时,采用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2)在计算空洞顶板极限承载力时,对比单独考虑冲切破坏面上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作用得到的结果,考虑两者共同作用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变分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
本文用变分法解土体滑裂面及士压力的基本理论,以研究地基极限承载力.不仅给出解答且同时给出上、下限极限承载力的范围,能把太沙基等方法的计算结果包括在这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0.
黏土所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对地基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Prandtl型的地基破坏模式,采用离散法构建了地基破坏时的速度场模型,并以极限分析上限法为基础,推导出综合考虑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黏土条形地基承载力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离散法计算程序,得到了相应条件下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计算值是基本一致的,与试验结果也能得到较好的吻合.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地基承载力系数分别与土体各向异性系数和非均质性系数均近似呈线性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颗粒体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自行研制的颗粒体非连续变形分析程序对基础(浅基础与深基础)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土体流动机制进行了细观上的数值模拟.并与模型试验以及经典滑移线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的结果再现了模型试验中的土体极限状态下的流动机制,为研究土体极限状态下的细观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基承载力尺寸效应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模拟4种宽度的载荷试验,并结合前人试验结果,研究地基尺寸效应的一般规律,探讨尺寸效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承载力系数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减小量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降低.p-s曲线的最大曲率(即拐点的曲率)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曲线总体形态逐渐趋于平滑.净砂在离散元模拟中,它的强度包线为一条直线.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土颗粒的峰值内摩擦角基本不变,但是地基极限承载力依然存在尺寸效应,这说明强度包线的非线性并不是尺寸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根据Vanmarcke提出的随机场理论描述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并通过实例采用改进的Monte-carlo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指标,在该过程中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土性参数间的互相关性,将计算结果与直接Monte-carlo法及JC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黄土地基承载力的模糊评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提出了黄土地基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的确定方法。通过对黄土地区大量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构造了隶属函数形式,建立了承载力评价模型,权重采用了主观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权重原则。工程实例验证表明,用该方法确定的承载力更客观、全面,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刚塑性体的静力平衡条件 ,推导了方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解 .该理论解主要由 3方面组成 :粘聚力c、均布超载 q、土体重度γ .与Vesic的半经验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二者相似 ,从而给出了一种新的方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水泥土桩承载力确定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水泥土桩桩-土接触面载荷传递模型试验、水泥土桩与灌注桩承载力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水泥土桩载荷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栽荷试验承压板-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对单桩进行检验的局限性,辩证分析了褥垫层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认为垫层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是有利的,本文还对单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评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龚文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
依据土力学中有关强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基本理论,提出一种计算碎石桩复合地基中单桩和单桩复合土的极限承载力的理论方法,并结合工程算例,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经典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将线性屈服准则改为抛物线型屈服准则来模拟静水压力对土体的屈服与破坏,并根据试验确定的硬化曲线建立了改进的D—P模型,使该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大港滩海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MARC.MSC程序作为平台,建立了滩海桶形基础承载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桶高、桶径及不同径高比的桶形基础承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应用时应采用径高比大于1的桶形基础. 相似文献
20.
考虑了沉桩挤土效就引起的桩周土体的应力和孔隙比的变化及其对土体非线性性质的影响,修正了现有的荷载传递函数,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对一试桩资料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