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单九号”是阿坝州农科所以92115作父本,446作母本,培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在马尔康海拔2600m)160d。株型紧凑,抗逆性强,抗倒伏,喜肥水,  相似文献   

2.
2006年岁末,州科研院农科所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阿单10号的选育"、"高原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阿单11号的选育"、"早熟、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阿自92115的选育"三个项目,在州科技局组织的州农业局、州农技站、州植保站、州种子站和种子生产部门专家组的专家们认真评审后,一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3.
榆单9号(原代号YD401)系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YD12作母本、YD28作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春播玉米新品种。2006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试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7.1%,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排名第一位;同年参加春玉米生产试验,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0.8茗,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8.0;%,排第二位。该品种于2008年3月13日通过陕西省第4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4.
李亚军  商秀霞 《科技信息》2007,(34):316-316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锦单10号是辽宁省锦州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辽宁省各地区以及辽宁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良好,2005年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获辽宁省锦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玉米三交式顶交种“72—1”,是以本地硬粒型农家品种“盘安黄籽”为母本,以外地马齿型优良单交种“新单一号”为父本杂交而成,适合作秋玉米栽培。在1972年小面积制种、试种获得成功后,1973年横店、南溪两个公社种植面积扩大到1173亩,普遍地获得了丰收。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6日召开的全州科学技大会上,在州政府表彰的9个科研成果中,我院共有3个研究项目获得州科技进步奖。1高原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阿单九号"的选育与推广。1994年-2004年,由农科所承担。阿单九号新种,在杂交选育组配中创造性地利用了外引系的生产力高和本  相似文献   

7.
高产高蛋白大豆“鲁豆10号” “鲁豆10号”夏大豆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7588作母本、7517作父本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1993年由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先后获山东省第二届发明技术展览会发明一等奖.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销会银  相似文献   

8.
阿单9号是四川省阿坝州科研院农科所以446为母本,92115为父本,于1994年杂交育成,属高原中熟种,需≥10℃积温2300℃.d左右,在1996-1997年州区试和1998-1999年生产试验试范中,产量雄居首位,适宜高海拔2500m左右种植,密度以8.25万株/hm2为宜,制种时,母本五叶一心时播父本,父母行比1:4为宜。  相似文献   

9.
户农101(原代号09×898),系陕西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1年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3年参加陕西省春播预备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9.9%,在参试的55个组合中居第一位。2004年参加陕西省春播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4%,产量居13个参试组合第三位。2005年参加陕西省春播区试比对照沈单10号增产7.4%,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同年参加生产试验比对照沈单10号增产6.65%。该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陕西省第38次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6009。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由山东莱州市种苗研究所培育,首创我国玉米连片大面积高产新纪录的玉米新品种——西玉3号,先后通过山东、陕西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们认为,西玉3号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玉米新品种,它的推广将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成为我国玉米换代新品种的主体品种,对完成我国2000年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品种已被农牧渔业部和山东省定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1.
“自改—1”玉米自交系是由“330×oh43HtHt—早”组合中经多代选株自交而成。“自改—1”自交系既保持了“330”自交系主要优良性状,又克服了“330”的缺点,并提高了抗病能力、缩短了生育期。是一个自身产量高、配合力好、早熟、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自交系。“自改—1”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自改—1×黄早四”杂交种(原名廊玉2号),已被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单15号”。“8112×自改—1”、“1984×自改—1”参加了省区域试验。“自改—1×掖107"、“自改—1×23”等组合在多点试验评比中表现突出。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双交种的优越性已为世所公认,于同等技术与自然条件下,一般可增产25~75%,成为国外和国内发展玉米生产的共同方向。但由于双交种二代以后分离严重、杂种优势锐减,需建立较完整的繁殖体系,每年配制大量的单、双交种。因此,稳定玉米双交种杂种优势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生产意义和理论价值。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58年利用X射线照射农家品种“牛尾黄”种子,在后代中发现有大  相似文献   

13.
65岁的宋同明教授是甜玉米专家,他研究甜玉米近40年了,培养了“甜单1号”、“甜单8号”等甜玉米品种。目前,我国普通玉米供大于求,而特种用途玉米都是大热门。在特用玉米中,首推甜玉米。玉米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专有粮食作物。1779年,一支欧洲人远征队发现印第安玉米品种里有一种发甜的玉米果穗。1836年,美国育种专家林达育成了甜玉米。到  相似文献   

14.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太合一号”(冀单27号)编号:T960035“太合一号”是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种子公司和赞皇县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紧凑型玉米中熟杂交种。1989~1994年在省内外示范推广表明:“太合一号”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的地方就会创造奇迹。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刚刚组建时还仅仅是为国内知各种子公司做代繁生产业务的"打工仔",利润十分微薄。但是,出发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在哪里。到2005年的时候,大地种业公司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父母亲本选择,选育出第一个玉米新品种"榆玉4号",并且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会的审定,结束了榆林市近10年没有选育出玉米新品种的历史,也揭开了榆林市农作物新品种由民营企业选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在广西的利用1979年以来,广西利用国外种质先后育成并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13个。其中群体种有墨白玉米、桂集1号、黄粒群体;顶交种有桂顶1、2、3、4、5号、南顶1号、南黄顶;三交种有桂三1号、桂三2号;单交种有南校8号。这些品...  相似文献   

17.
皖油九号系安徽省滁州市农科所用 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5A与恢复 系R2C配制而成的早熟甘蓝型三系杂 交种。199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安徽省“八五”科 技攻关新成果,被安徽省定为“九五”期 间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宜油13号(原代号杂9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油菜研究室用自育不育系“宜4A”作母本,恢复系“198-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组合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超高产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川审油2003.007)。该品种由成都丰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 4 月 9日 ~12日 ,温 家 宝 总理 访 问 了 印 度 。他 在 此 前 的 3月 14日 会 见中 外 记 者 时 说:“我 希 望 庆 祝中 印 建 交 55周 年 成 为 中 印合 作新起点 。”他 还语重心 长地 引 用 印 度 一部 著 名 的 典 籍《奥 义书 》里 面的 一 段 话 :“愿我 们 同 受 庇 佑, 愿 我 们 同 受保 护 ,愿 我 们共 同 努 力 ,愿 我们 文 化 辉 煌 ,永 远 不 要 仇 恨 ,永 远和平、和平、和 平!” “和平 共处 五项 原则” 是两 国关 系的 基础 中 国 和 印 度 有 着 悠 久 的友 好 交 往 历 史, 印 度 是 第 一个 同中国建 交的非…  相似文献   

20.
<正>1985年自治区农科院核生物研究所以高蛋白种质中7906为母本,以辐射突变改良型新春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多代单株选择,温室加代和南繁,1989年育成了春小麦品系“21—27”。1993年9月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