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寓言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有时会把大家颇为熟悉的寓言、故事、熟语等改造制作成意蕴新颖的作品,或者为它们“续接”一篇,蕴含寓意,这种方法颇似植物繁殖的方法之一——嫁接,因此,我们可把寓言上的这种刨作方法称为寓言嫁接,由此而产生的寓言称嫁接寓言。植物学上,嫁接就是要把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它既能保持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术的有利特性,  相似文献   

2.
处在世纪之交的寓言作家群,以创新开拓精神出版了近百种著作,值得总结和展望:一、艺术形式和体裁上的多姿多彩。反映出寓言艺术的深化和发展;二、题材上的扩大,体现出时代性和现代化特征;三、艺术方法上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和“言不尽恚”、“顿悟”的艺术经验;既能注意情节的曲折性、荒诞性,又能“寓诸庸、发觉人们不能立即觉察的普遍”;四、追求和发掘“寓言个性”,创造出新的辉煌。但在迈进21世纪之际需要反思展望,如何注意新世纪的哲学特征和未来动向,在开阔视野和相互渗透中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海国妙喻》,被认为是我国继《况义》、《意拾喻言》之后的《伊索寓言》的“第三个汉译本”。本文通过深入考证、分析,认为它基本是本“汇辑”性著作。所收70篇作品,36篇直接“汇辑”自《意拾喻言》;其余,大多“汇辑”自当时报刊上欧洲寓言的翻译篇什,另有几篇,颇似我国文人(包括《海国妙喻》的“译者”张赤山)的仿作或创作。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公木(张松如)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作为寓言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和名誉会长,他非常关心我国当代寓言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常及时地给予指导。本刊所发这封信是其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1998年年会暨第四届理事会召开的前夕卧病在床时写成的。这是一篇充满感情和理论指导意义的文字,它不仅对寓言文学的创作、研究是如此,对于其他的文学创作与研究,亦具同样意义。这封信写出不久,未待会议召开,先生便于10月30日溘然谢世了。为寄托我们对公木先生的哀思,特将它发表。中国寓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寓言》章节中,曾使用“滑稽”,“戏谑”,“玩笑”等语词评论《伊索寓言》事实上他已触及了寓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即喜剧性,这一特征并非《伊索寓言》独有,我国先秦寓言体现得更鲜明突出,先秦寓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人物,情节和语言已形成浓厚的喜剧色彩;幽默,滑稽和讽刺构成了先秦寓言最主要的喜剧形态,本文拟从艺术手法角度,对先秦寓言喜剧性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粗略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者因创作寓言曾受到江青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的迫害,深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寓言创作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突出的表现是写作寓言由个人自觉到集体自觉,形成了受重视、作品多、作者多的新局面.对21世纪的寓言发展作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在《木马赛冠军》中劳伦斯一如他在其更负盛名的《普鲁士军官》和《马贩子的女儿》中一样关注着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工业文明的侵蚀及非理性带给人类的恶果。不过在《木马》中,劳伦斯把这一切以现代寓言的形式传达给读者。文章通过研究寓言文体和细读文本探寻《木马》的寓言化特征及其与主题的关系,指出劳伦斯在《木马》中巧妙地传承了被他同时代许多作家摒弃的寓言模式,并加入了很多现代因素,创造了一则富有预言性的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故事事情节的寓言载体功能化和人物形象的寓言寓体功能化,探究它们独特的审美特征──寓言性质。  相似文献   

9.
寓言,是一种源远流长而历久不衰的文学体裁。在世界文学史中,中国、印度、古希腊是寓言创作的三大发祥地。俄罗斯寓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十七、十八世纪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寓言作家,形戎了俄罗斯寓言创作的民族传统。摩捷米尔、苏马罗果夫、赫姆尼采  相似文献   

10.
我兴致勃勃地读完了李继槐同志的《百篇寓言集》,《山海情》等作品,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翻腾的思绪此起彼伏。正象著名寓言作家金江同志说的那样,这些作品“不仅令人觉得情趣盎然,有的还会引起你心的共鸣。”(见本书《序》)《百篇寓言集》是继槐同志在寓言文学领域内一个成功的尝试,是近年来寓言文学创作的可喜成果之一。作为一个寓言爱好者,我为之高兴,这种感情是同好诸君不难理解的。 我觉得,这本寓言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具有较大的独创性,下面试就这两个问题谈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寓言史纲》是陈蒲清先生《中国古代寓言史》的续篇,是又一部填补空白 的著作。他的问世,不仅完成了他中国寓言史的宏大建构,而且,通过对我国现代寓言史的全面、深入地探究、总结,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当代的寓言研究与寓言创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故事群"是先秦两汉寓言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寓言专集及类书编纂的先行者。把寓言故事按照一定的线索集合起来,经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说苑》等不同历史时期典籍的发展,"故事群"蔚为壮观。先秦两汉寓言"故事群"的表层叙事结构千姿百态、精彩纷呈,述人间之事,深层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人的双构性思维模式,体现出若干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行路难三首》,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歌的故事简洁短小,比喻恰当,拟人生动,对比绝妙,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寓言特征。对其诗歌的寓言特色进行探讨,或可丰富柳宗元的寓言研究,帮助后人深刻领会和感悟柳宗元寓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论余华《活着》的现代寓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的《活着》具有象征性;寄寓着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具有反复叙事、语言简洁的寓言文体特征。因此,《活着》是一部现代寓言性质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张磊  谭帆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43-45
寓言化创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池莉"人生三部曲"的寓言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将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融入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中,表现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理想,作品涉及到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和精神实质,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启示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生时,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呈现了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并在后期成为中国自先秦寓言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本文全面观照了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表述了它的作家,作品、年代爰寓言的基本性状,认为这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很有成就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陈然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2-14
论述80年代后期以降先锋一代作家创作的“新家庭小说”中父辈与子辈关系的构筑。这批新家族小说文本呈现了鲜明的寓言状态,这种寓言状态反映在家族内部的个体身上,家族成员的角色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那么,作为寓言状态呈现的家族文本在父辈与子辈的关系构筑上呈现着自觉的改造。本文指出小说文本在对家族历史进行着历史叙事的戏仿与欲望书写的同时,“父”与“子”的身份面临着共同沦丧与定位困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寓言三大发源地之一,寓言创作丰富多彩,渊远流长。它以单纯而奇妙的情节,给人以隽永的哲理和智慧的启迪。又由于它的体裁多样,文笔优美短小,富于民族和民间的特色,一般成年读者都很喜欢看,《365夜》是一本印行几百万册的畅销书,其中就有大量的寓言作品。至于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寓言故事、寓言精品选集,也出版好几十种,发行量是很大的,仅次于童话。寓言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属于全民文学的一部分。寓言的样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既然有民间寓言、知识寓言、科学寓言、戏剧寓言等等,再来一个少年儿童寓言,就一点不奇…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1,(2):27-27
影片改编自歌德的一首德语诗歌,由一个诙谐的寓言性质的故事贯穿统领。 1000多年前,正义的魔法师梅林带领徒弟霍瓦斯、维罗妮卡、巴尔萨泽与邪恶的巫师莫伽娜-勒菲展开抗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格调、基本形象的分析,说明寓言是《庄子》一文最基本的文学构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