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市地表水资源593.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径流量占80%故长江径流量是发展上海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主要限制因素,但近年来长江径流量逐年减少,导致咸潮入侵增强,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本文分析长江口区咸潮入侵途径和咸潮入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咸潮入侵对上海水资源产生的可能影响,最后提出减轻减潮入侵,改善水质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市地表水资源593.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径流量占80%故长江径流量是发展上海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主要限制因素,但近年来长江径流量逐年减少,导致咸潮入侵增强,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本文分析长江口区咸潮入侵途径和咸潮入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咸潮入侵对上海水资源产生的可能影响,最后提出减轻减潮入侵,改善水质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华北平原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资源的系列变化分析,认为:除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华北平原区水资源减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虽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但其数量有限,不会增长,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全世界由于用水增长以及水污染,有些国家已经出现水源危机,因此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黑河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径流总量约为1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为106亿立方米,名列全省第二位,人均水量7049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量的3.6倍,是全国的2.6倍;亩均水量563立方米,为全省的1.2倍,无论是人均水量还是亩均水量、都高于全省平均数。由于我市水利建设起步晚,无基础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全省平…  相似文献   

5.
沁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河中游的沁河流域中下游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为研究该流域水资源形成转换规律,建立了一个基于相似水文响应单元的物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了人类活动用水影响下的水文过程,用简化的渗流模型模拟成层岩溶地区地下水运动。经参数率定和1986—1998年长系列模拟,结果显示:沁河流域水资源量主要受降水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量占地下水资源量80%以上。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径流量显著减少。成层岩溶影响到多个水文过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随着岩溶发育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湖北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水资源,及各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即对水利建设、发展水产、开发地下水及充分利用水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卫丽  贾晓霞  周莉  梁桂花 《山西科技》2010,25(5):15-16,26
水资源是指陆地表面及表层短中期(一年或数年内)可由降水补给更新的淡水资源,它的丰欠与大气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有密切关系。利用1960—2000年我国辽河流域地区30个水文站的月径流资料,采用EOF分析、旋转EOF分析、MK突变检验法,重点分析了辽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辽河流域的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站点的径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值有所差异,而且径流量也存在时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从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演变形势,并对影响水资源变化形势的主要因素如城市化、水利工程拦蓄、调、引水、地下水开采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供应日益紧缺。我国历来号称地大物博,据多方资料估算,现有耕地约20~21亿亩,林地17.3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天然草地43亿亩;水域4.3亿亩;河川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地下水约8300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资源绝对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2亩左右,林地1.6亩,草地4.1亩,水资源2600立方米,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后备资源,尤其后备耕地资源少,开发潜力不大。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2.6亿,  相似文献   

10.
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境内海拔1750米——2580米之间.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据2000年实测,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85毫米,蒸发量1529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19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19万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1480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5070万立方米,人均108立方米,但大多水源矿化度高,氟、盐等其他有害、有毒物质含量高,对人体危害性极大,只有19.4%可用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按国际用水标准,属严重贫水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土地整理项目区水资源平衡情况,验证项目是否可行、水利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故从补给量(大气降水量、地表水径流入渗量、区外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蒸发量、径流量、综合用水量)进行水资源动态平衡分析,特别是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知识解决开采时地下水补给增量的问题,同时进行灌溉定额、工程抽水、可动用水量三者之间的静态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是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从而得出丰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可行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榆社县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等水资源现状,指出当地水资源开发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流域水资源管理需求,揭示塔里木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水资源整体性功能,采用HSPF-MODFLOW耦合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日径流模拟,并选用纳什系数E_(ns)、确定性系数R~2、均方根误差σ对模拟结果进行率定,以明晰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地表水模拟纳什系数均大于0.7,对长期连续径流模拟效果较好;地下水位模拟随补给量变化与实测值基本一致,随着干流下游间歇性输水的延续,下游整体地下水位明显回升,但生态走廊以下河段抬升幅度较小,2004年下游地下水年平均埋深约6.21 m,而在规划年预计达到4.73 m;耦合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对水资源联合评价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河断流与西部调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黄河断流及其发展趋势黄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流域面积795万km2,占全国的8%。根据1919~1975年的资料统计,黄河花园口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470亿m3,还原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59亿m3,加上花园口以下支流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453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重复计算量305亿m3。因此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28亿m3(表1)。表1 黄河天然年径流地区分布区  间控制面积平均径流量km2%m3%径流深兰…  相似文献   

15.
一、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一)、水资源短缺是漯河市水资源面临的首要问题。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辖两县三区,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万。年均水资源总量5.82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平均2.7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97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34立方米.人均和亩均占有量是河南省平均水资源量的1/5.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  相似文献   

16.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调控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试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相互转化关系和农田耗水规律,提出了水资源调控技术,阐述了调控标准与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殷录成 《甘肃科技》2013,29(12):6-7,51
分析了骆驼城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灌区引黑河西总干渠的地表水量少、地下水位低及降水少、蒸发大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灌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分析研究河流水文特性,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工作。以我省河西内陆河流域疏勒河水文监测站,1961~2015年共55年实测降水、径流量系列资料,分析研究疏勒河区域水资源变化趋势。疏勒河水资源要素降水、流量呈增加趋势,中下游径流量也呈增加趋势,对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补给、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均较有利。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2005年6月、8月两次对地表水、地下水采样,分析8D、818O、电导率(EC)和pH的变化,研究了岔巴沟流域的地表水一地下水转化关系.河水的氢氧同位素和EC沿河道变化大;主河道河水的δ值沿程富集,而EC在6月份时逐渐增加而8月份则先减小后增大;地下水δ值变幅较小而EC变化大.结果表明,旱季,河水接受以泉水为主要排泄形式的地下水补给,流量很小,在部分河段甚至干涸,仅在中游部分河段,由于河道两侧地下水位下降,基流或降雨径流对地下水形成一定的补给,但在其它河段没有明显的补给;雨季,降雨径流的退水过程快,洪水补给地下水的时间短且局限在河道两侧,洪峰过后,地表径流源于基岩裂隙泉以及各支沟淤地坝拦蓄的降雨径流,中游河水接受基岩裂隙泉水及各支流的补给量增加,而下游支流及泉水流量小,对地表径流量的贡献小,地表水沿程经历强烈蒸发,仅河道附近的地下水接受河水补给.淤地坝减少地下水排泄,增加地下水的转化量以及淤积层、地表径流的矿化度,但尚未明显影响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湛江地区水资源状况,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89.85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是由于缺乏蓄引水工程,造成湛江市目前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大量淡水资源直接入海,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湛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针对湛江地区用水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