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错过思乡,忆旧,惜别。错过怀古,登临,言志。“错过”如此理所当然。不惯饮酒者举起杯盏,举起唐朝的韵脚。或者她举起的,是孤独。这是周芳的新书《沽酒与何人》封底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2.
在民初的社会语境中,《新青年》显现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建构的重要转向,乃至形成与之前历史的“断裂”文化构成,并由此开拓出新的文化政治空间。这一历史性的“文化转向”,建立在将中西架构等同于新旧架构的理路上,也成为了五四一代的基本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陈独秀表明对文学新的取径思路:以西方文学思潮性的“主义”来看待中国文学的发展,将中国文学纳入进化论的递进链条之中,要求文学具有与现实相通的真实感与介入感,要求文学对社会采取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这就奠定了日后五四“新文学”的范式转移与社会功能,赋予“文学”以极为鲜明的现代性质。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祖国     
《世界博览》2010,(2):74-74
中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国,叫做王朝中国。一个是贯穿了所有王朝的中国,叫做文化中国。《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开篇说:“所有王朝都在兴亡交替中,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难逃一亡,惟有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还在发展,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作者认为重读中国历史,要把历史放到江山中读,不要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读,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读,以诗性之眼,能读取文化的江山,用“资治”的眼光,只能围绕王朝打转,把历史读成阴谋诡计和打来打去。  相似文献   

4.
《大宋宣和遗事》主要用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来分析和解释北宋亡国的原因,它认为国家之兴亡实系于皇帝一心之邪正,而奸臣、小人、盗贼、女色、夷狄等阴类都是北宋亡国的具体原因。《大宋宣和遗事》还从风水、谶纬、气数等方面诠释国家的兴亡,虽然其中不乏封建迷信,但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回归中国文化原点以把握中国古人的理解,才能比较地道地解释中国古代的社会现象。《大宋宣和遗事》的叙事结构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用《周易》“乾”卦的“元、亨、利、贞”来结撰的,匠心独运,寓意深刻。根据《周易革卦》卦辞“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可知,《大宋宣和遗事》叙事结构与叙事内容通过《周易》的“乾”卦融为一体,达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至今已是第三期,本期的主题是“仪式、神话与历史”。他的《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论述了仪式研究的文化阐释意义,从“仪式叙事”看中国礼经的文化内涵,仪式叙事、文化认同与历史书写等三方面内容;荆云波《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认为,中国古代礼仪是发生在世俗世界的神圣叙事,在仪式的背后,隐匿着潜在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唐启翠《以“初”为常与仪式叙事——中华文明探源之神话礼仪视域》以《礼记.月令》中仪式叙事为例,探讨了作为神话编码的“以初为常”这一认知与实践思维如何规约着仪式叙事与考古“物语”叙事,并使考古物语与文本文献、神话仪式叙事的对接、互证互释以揭示中华文明之源的内在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白耀天的《郎“狼”兵说》,该文以详实的资料、可靠的论证对郎人缘起与衍化、“狼兵”的战斗力、“狼人”的扩散与消失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民族文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朝戈金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认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走向和命运是多元文化格局的一个重要部分,保护民族文化已经广为中国学界和社会各界所共识;王宪昭《论母题方法在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中的应用》认...  相似文献   

7.
周大新的长篇新作《第二十幕》是一部具有史诗结构、伦理意义、“正史”品格的小说精品,也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意味和审美价值的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历史长卷,充满了历史的生命感与生命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的历史,其本质是寻找精神出路的历史,是精神突围的历史。”这既是《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肖四新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一书的结篇之语,也是提携与统领全书的一条红线,它道出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曹丕一生爱好文学,致力于诗歌创作,“成垂百篇”(《三国志·文帝纪》)同时又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所撰《典论·论文》,见解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一 曹丕的诗歌现存四十首。从内容看大致包括爱情、思乡怀亲和杂感之类。其中,爱情诗占其诗作的大部分。其题材是狭窄的,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意义也是浮浅的。其刻划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双向关系.河洛文化对河洛文学精神品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河洛王都文化生成了河洛文学的权力意识,苦难意识、历史兴亡意识;河洛理学文化构造了河洛文学的理学主题和独特的人物形象;河图洛书文化塑造了河洛文学的神秘奇异风格.河洛文学捍卫和坚守了河洛那方土地上的地域文化,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诗、赋、文、词、曲、乐律、志书均有专集行世,可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介绍王维新的一篇赋作《登经略台怀古赋》,该篇采用记实写真的笔法铺写了“天南杰构”容县经略台及其属地容州自唐迄清盛衰兴替的历史,追述了历任容管经略使的治绩,描绘了古台四周景物,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景观和社会风情,抒发了作者健康向上的思想情志.以八桂大地的自然胜景、人文景观作为铺采搞文的对象,是王维新对赋这种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学体式题材内容上的一个贡献——这便是《登经略台怀古赋》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着辉煌、灿烂的一页,也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诗歌承载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引导中学生赏析古诗词,品味诗歌的优美意境,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培养良好文化涵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通过讲述一些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古诗词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是古诗词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三读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媒体近年来赶潮流般地对中国 发生了兴趣,制造了一个雾里看花的 热闹景观。“纽约时报,”今年5月份这 篇文章的作者,更是别具慧眼,在中国 的一个普通城市走一遭。即大发怀古 之幽思。立意直追人类生活兴亡之道。  相似文献   

16.
柳是中国文学意蕴丰富的意象之一,在清真词中它不仅是离别的代名词,也用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吟咏春天,更象征着女性。柳在周邦彦的笔下具有了生命的活力而且涵义丰富,在清真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中国文学、文化、诗歌的始源,也是漫长的历史与社会形态的反映,占文学主导地位的诗歌及诗风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中国文学的方向。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成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对我国古典文学乃至整个古代文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是成书于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人们常把它比作中国的《诗经》。它们都是本国文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本民族文学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这两部诗歌总集,存在着某种亲缘性,更是可以相互媲美,遥相辉映。《诗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在《万叶集》中,蕴含着…  相似文献   

18.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折光,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白日梦”观点的最佳诠解。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和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等团体的协助下,跨学科学术平台“文学人类学与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中心成立之际举办了题为“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中国社科院的汤晓青和四川大学的徐新建教授应邀做了题为《现代学术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和《创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楹联是久经岁月沉淀的思想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要将其翻译成英文,对任何一位翻译家都是一种挑战。古诗词楹联翻译是艺术,是再创作。本文根据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摘取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中的诗词楹联,与布莱克(ShirleyM.Black)的译法以及白伦(LeonardPratt)和江素惠的译法进行比较分析,看看中国的古诗词楹联是怎样在译文中再现其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