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以济阳坳陷中的某钻井测井资料为例,首先进行了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分析,然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判别分析,两种统计方法相结合识别钻井岩性,得出了预测岩性剖面和录井剖面基本吻合的综合柱状图.结果说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在测井岩性识别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济阳坳陷博兴洼陷沙三下段湖相沉积的岩性特征,利用录井和测井等资料,优选出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感应电阻率等多个对岩性敏感的测井响应曲线,采用两步岩性识别法建立岩性识别图版。识别结果表明:博兴洼陷沙三下段岩性多样,泥岩最为发育,碳酸盐岩含量次之,在深湖相可见富有机质纹层,认为沙三下中期识别后的灰质泥岩和泥质灰岩是页岩油的有利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3.
 在对山东鲁西地区野外露头及济阳坳陷钻井岩心进行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相似区露头调查、地层划分对比、薄片鉴定、试井测井资料分析、岩石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鲁西及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应力及上覆岩层等。得到的裂缝描述参数及发育规律对揭示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储集空间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新近系河流相储层油气藏综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济阳坳陷新近系发育了以河流相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为了加强该类型的油气藏的勘探,重点论述了河流相沉积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出河流相储层以及含油性的地球物理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在济阳坳陷河流相储层油气藏预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辽河坳陷陈家洼陷沙四段沉积一套以泥晶白云石、方沸石为主的致密混合沉积岩,岩性复杂,识别难度大,而近年来致密油储层已成为勘探重点,如何快速准确确定其岩性成为一大难题。该文是在岩石宏观描述、岩石薄片准确鉴定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岩性识别交会图版,并建立岩性划分模式及岩性识别标准,为研究相似储集岩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朱波 《甘肃科技》2010,26(12):33-34
针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元古界储层特征,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元古界不同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结合不同岩性的测井曲线特征对元古界地层进行了划分,认为该区元古界储集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石英岩,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利用测井多属性反演技术,对本区元古界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常规测井资料解释应用于非常规储层裂缝识别时,存在裂缝识别率低,储层评价不准确等问题;而成像测井方法(FMI)识别效果好,但成本过高。为了提高常规测井裂缝识别的准确率,首先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常规测井参数与裂缝发育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神经网络样本选取上,引入K-means聚类算法,依据不同样本特征对其进行优化分类。最后,利用聚类结果分别建立更为精细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于实际裂缝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A探井,识别结果表明:基于样本优化方法的裂缝密度曲线拟合效果(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0.89、0.76)明显优于未考虑样本优化方法(R为0.58),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识别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泌阳坳陷安棚油田下第三系致密砂岩储层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所造成储产层与非储产层在测井曲线上不易识别的特点,选用了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SOM),利用测井曲线参数,建立了安棚油田非常规储产层的预测识别模型。经验证,已知样本吻合率达82.2%。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对大量薄片进行分析鉴定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粘土分析等手段。对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进行了研究,总结出9种成岩标志、7种成岩事件以及5种成岩相类型。根据有机质的演化及粘土矿物的变化序列,对济阳坳陷深层砂岩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分。由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认识到,济阳坳陷深层存在着较为有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大量薄片进行分析鉴定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粘土分析等手段,对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进行了研究,总结出9种成岩标志、7种成岩事件以及5种成岩相类型.根据有机质的演化及粘土矿物的变化序列,对济阳坳陷深层砂岩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分。由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规律认识到,济阳坳陷深层存在着较为有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渤海湾盆地内的济阳坳陷是中国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古生界碳酸盐岩是济阳坳陷今后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通过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锰、锶等微量元素及氧、碳、锶等同位素的测试与分析研究,认为岩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是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最为重要的成因机理.与不整合面有关的海相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主要由强烈的大气淡水改造作用而形成.各种洞或脉中的碳酸盐矿物的87Sr/86Sr比值显著高于基质碳酸盐的87Sr/86Sr 比值,而δ13C 和δ18O值则显著低于基质的δ13C和δ18O值.大气淡水作用深度主要在不整合面之下150 m 的深度范围.对油气储集有价值的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储集层与埋藏成岩过程的白云石化作用,尤其是粒屑的优先白云石化造成的体积收缩作用有关.作者总结提出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的发育模式,及古地貌、古水系和岩溶作用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在地震岩性反演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区目的储层单层厚度小和储层岩性横向变化较大情况,为了解决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储层预测反演较困难问题,采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讨论了网络模型的构造和预测识别等步骤。根据该区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属性特征与地质岩性特征的相关性,利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地层特征进行预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济阳坳陷为例,从构造、地层、沉积及油气源、圈闭、储层、油气运聚、油气成藏等方面分析了断陷盆地不同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总结出了主要的油气聚集模式及其与油气藏(田)规模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受控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低凸式、中央隆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最有利和最重要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小陷式、凸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雷家地区砂砾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因此准确的识别岩性对于储层参数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量子神经网络为根据,建立了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岩性识别模型。并且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模拟雷家地区砂砾岩储层测井响应与不同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来实现复杂岩性条件下不同岩性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浅层气藏地震响应特征多样。由于真假亮点及非亮点气藏的存在,使得地震"亮点"技术存在局限,无法精确检测真亮点及非亮点气藏。为此,通过改进技术方法,探索了适合济阳坳陷浅层气藏勘探开发的地震识别技术。针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含气层,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不同类型含气层的叠前道集响应特征。以地震正演模拟为基础,计算弹性参数,筛选储层敏感参数。利用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获取叠前地震敏感参数。应用叠前地震直接反演的敏感参数检测济阳坳陷浅层气藏,能够较好地检测出亮点气藏和非亮点气藏,提高了浅层气藏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桩西埕岛地区古潜山储层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在中奥陶世受到的较强烈的岩溶作用的改造;印支运动期间,发生褶皱和断裂,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储层较为发育.依据最基本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建立了该区溶蚀和裂缝发育段储层的综合判识标准,并把其分为Ⅰ、Ⅱ、Ⅲ类储层.研究表明,该区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控于岩性、岩溶作用和断裂作用.储层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上部岩溶带即风化壳岩溶带储层最为发育,中部岩溶带储层较为发育,下部岩溶带储层发育差.并指出了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埕岛地区位于50 m厚的风化壳部位,桩西地区为无石炭-二叠系覆盖的露头区.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富台油田勘探成功,济阳坳陷新一轮潜山油气藏勘探顺利展开.作者根据渤海湾盆地区经历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了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所经历的构造背景和发育过程.指出古生代两次大隆大坳和轻度褶皱,为潜山构造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对潜山储层性能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燕山晚期以来的张性块断作用,使得局部剥蚀潜山定型和断块潜山形成.济阳坳陷潜山型油气藏类型具有多样性、成带性,前中生代业已形成的大型潜山带是油气有利运聚方向,但不是整体富集带,而紧邻生油坳陷的各类潜山是勘探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8.
潜山油藏作为非常规油藏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陆续实现突破。Bongor盆地2013年首次发现潜山油藏,针对该盆地潜山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样,储层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的岩心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厘清了Bongor盆地潜山岩性,通过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岩性识别定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分析其力学性质,优选出了优势岩性,并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全烃值和峰基比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该盆地潜山油藏储层和油层定性定量识别标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阳坳陷为例 ,从构造、地层、沉积及油气源、圈闭、储层、油气运聚、油气成藏等方面分析了断陷盆地不同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总结出了主要的油气聚集模式及其与油气藏 (田 )规模的关系 ,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受控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 ,低凸式、陡坡式、中央隆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最有利和最重要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洼陷式、凸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概率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理论的神经网络,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等领域.针对地震岩性反演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包括网络模型的构造和预测识别步骤等.研究区主要目的层为沙溪庙组沙一段湖滩砂及河道砂体,储层单层厚度小,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储层预测较困难.为此,根据该区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属性特征与地质岩性特征的相关性,利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属性数据做变换,从而对地层特征进行预测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