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民性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决定了作家写作时的那种自然而生的平民性。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在关注底层民众、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对时代大潮中涌现的先进人物、英雄人物进行了平民化的描述,充分地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民性道德理想,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抗抗是中国当代很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作女》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写出了中国当代都市女性理想的生存状态。强烈的女性意识,反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执着追求真爱理想是《作女》呈现出的崭新的女性生存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乡土小说体现了现代乡土作家对自我的二重放逐。他们告别故乡,就意味着成为乡土的一个“他者”,而同时又无法自如地进入城市的生存语境。于是他们只能把自己精神的栖所放在“别处”,在创作的“白日梦”中为漂泊的灵魂重构一个虚构性和理想性的精神家园,为现代人建构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人和自然完全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台湾女作家席慕蓉诗歌与散表达内容相互矛盾这一个案分析,论述了诗与散这两种体的本质区别。诗从本质上是诗人站在审美立场上,表达人类对理想彼岸探求的体,品散则是作站在现实立场上,表达具体、真实的现实感受的体。因此才会出现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但在诗与散中却出现旨趣不同,甚至矛盾对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省少数民族儿童作家赫东军,在《少年文艺》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儿童小说,用较为娴熟的现实主义方法,展示了十年内乱时期青少年真实的人情人性,传示了作家严肃而忧患的反思理念:为了追求关爱的理想现实,在人间,为青少年创造一片纯净的乐土,是每一位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化的文学市场中,物质膨胀,精神扭曲,文学的审美乌托邦不断被欲望主义的书写所掩盖,一些作家在消费主义的牵制下采取了向市场妥协的姿态。作家裘山山对于日常生活的把握和书写,对于人性和理想的展望,开创了文学创造的新的动力,也为建构新世纪文学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新的文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唐鹏 《科技信息》2013,(22):153-153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家奥斯丁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并细腻委婉的女性世界,它不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历史进程,同时也暗藏着作家独特而新颖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百年文学的图景中,抽选五位中国乡土经验的杰出书写者,做一次巡礼式的窥探,重现作家创作方式与其文学理想、审美情趣、经验认知、人性视镜的复杂关系,逼显中国乡土叙事的症候,标示穿透经验抵达人心的难度。一个顶尖的作家,应该穿越政治,文化、道德,身体的有限视域,全面地挖掘人性视境的丰富岩矿,用语言提纯一个时代穿透其心脏时全部的欢愉与痛楚,进而用自己的创作为一个时代作出心灵的证词。  相似文献   

9.
亨利·詹姆斯被誉为一名跨世纪、跨洲际的小说家,这一地位无不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他的一生不仅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身经了新旧世纪的转换更替,而且也连接了两个由海洋相隔的大洲,一个是生他的年轻的美洲,一个是养他的古老的欧洲。詹姆斯的小说创作也无不鲜明地再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在这一特定的时空段中作家自身的心态。詹姆斯是一位把自己置身于文学理想中的作家,无论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还是在真实生活中,他似乎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自由、清纯,甚至诗意的精神世界,且不论这…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作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融入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探索及对未来的思考。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海明威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本文深入剖析海明威作品的思想感情,阐述其创作思想由迷惘、孤独、宿命到理想、英雄、未来的历史性跨越,并且分析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作家们创造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类。它们是:安琪儿——提纯了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的象征;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苦难现实的体现者;红色接班人以及浪子和逆子。这些内涵各异的形象反映着作家们不同的社会理想、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一种燃烧:王蒙的文学批评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不仅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批评家。他的批评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批评是直觉还原型,其特点是突显自己的主观感受,形式上不拘一格,在杂乱的表面下有着较着较为稳固的审美标准,即自然真实和理想精神的结合;但其博大的胸襟与审美标准之间有时不够一致,从而构成王蒙的不孝。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文学由于理想精神的丧失和缺乏而出现危机时,青年作家宋聚同志以浓重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杨新堂,段保兴等新一代农民在改革初期立足实际,寻求出路,几经坎坷走上致富路,实现自身价值的奋斗历程,真实地表现了改革初期农村青年的理想精神,挖掘和探索了农村青年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等巨著,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经典形象;张贤亮的《绿化树》系列小说则曾轰动了文坛。时隔一个世纪,我们比较中西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会发现,在困厄的历史环境中,知识分子从未停止精神领域的探索,他们笔下的人物都凝结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外化了自我心灵欢乐与痛苦的体验。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实现了精神的复活与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作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融入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探索及对未来的思考.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海明威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本文深入剖析海明威作品的思想感情,阐述其创作思想由迷惘、孤独、宿命到理想、英雄、未来的历史性跨越,并且分析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当代回族小说中“月亮-水-土地”等反复出现的审美意象,指出在霍达、张承志、石舒清等回族作家笔下,这些审美意象独具深层意蕴,在不同语境中展现出复杂内涵,由此凸显出回族作家在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状态、生存方式、精神信仰时所具有的审美理想和风格追求。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世界各国文学家经常描写的题材。描写爱情的作品,随着作家的世界观、社会理想和美学观点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和美学意义。如何正确处理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如何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表现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美和理想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散文诗的情感特征、理想追求与哲理意蕴,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情感内涵与表现领域,在某种意义上,促使了中国作家更自由地在散文诗中,表达自我情感,真情演绎人生体悟。泰戈尔散文诗对中国现代早期散文诗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丁良珺 《奇闻怪事》2009,(12):24-25
理想是一个人在现实基础上对于未来生活通过想象而作出的主观设定。理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理想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理想教育在教师教学中总是缺乏实效,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笔者在一次常规课中感受到了别样的理想教育。课前,我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导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明治作家德富苏峰、大正作家芥川龙之介、昭和作家小林秀雄的访华游记为例,分析了其中的杭州形象。总的来说,来华的日本近现代作家基本上都创造出将理想杭州与现实杭州对立起来的矛盾的、分裂的杭州形象。这种对理想杭州的赞美随着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恶化而减弱,而对现实杭州的蔑视却越来越显著。在他们的东方主义话语中,杭州被他者化、对象化了。他们从杭州这个他者中看到了自身,他们对杭州的歪曲描写使当时的日本人获得了自我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