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6日是《世界知识》创刊七十周年的日子,从20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世界知识》工作的杨学纯老先生抱病为本刊撰文。他希望把他知道的《世界知识》往事留给《世界知识》的后来人,也留给《世界知识》的新读者。  相似文献   

2.
徐伯昕同志是出版界的老前辈,曾参加创办《世界知识》,并担任发行人。多年来他一直大力支持《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工作。不幸,他已于1984年3月27日逝世。此文是他在生前于病中专为纪念《世界知识》创刊50周年写的。谨对他的逝世致以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又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导师、老战友。他,就是《世界知识》元老,创始人之一张明养同志。他不幸于1991年7月4日逝世。50多年来,张明养为开创《世界知识》杂志,为世界知识出版社的成长、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劳,功绩巨大。  相似文献   

4.
本刊过去曾多次向读者介绍浙江海宁高级中学的学生社团组织———“世界知识之友”。本期我们再向大家介绍杭州外国语学校“世界知识之友”。两个同质社团的创建人和指导教师都是同一人———朱建国老师。朱老师生于1959年,从《世界知识》复刊起,他就是忠实订阅者和实践者。他说:《世界知识》成就了他的教育特质。以《世界知识》为素材和灵感源头,他试图实现对良好教育的理想追求———从1981年至今,他在历史学科必修课中追踪现实世界的最新发展,关注全人类的话题;从1985年至今,他坚持开设“中国和世界”系列讲座160余讲;从1998年至今,开设…  相似文献   

5.
我谈世知     
最近看到贵刊刊登的一位读者来信,说他是在1978年认识贵刊的。根据笔者的资料,《世界知识》是1979年复刊的!我自1979年至今一直购买和订阅《世界知识》,阅读贵刊使我增长了很多国际知识,至今受益匪浅。我记得当时的绘图是寒放先生,我很喜欢他的绘图。今年是《世界知识》复刊26周年,在此向各位编缉致以最良好的祝愿!!一个《世界知识》的读者我谈世知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世界知识》的老战士刘思慕同志不幸于今年春节期间逝世。惊闻噩耗,给正在欢度春节的亲朋战友和同志们带来了意外的悲痛! 思慕同志是《世界知识》的早期和长期的重要撰稿者。他还曾经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主编过这个刊物。解放后有一段时间,他又担任过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粉碎“四人帮”后,世界知识出版社在被破坏的废墟上重建,思慕同志也大力给予了支持。1978年初,我和几位同志奉命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曾求教于一些老前辈,思慕同志闻讯大为高兴,并率先为《世界知识》复刊前的试刊号写了文章。正如他自己在为《世界知识》创刊五十周年纪念而写的文章中所说,他与《世界知识》“结下了不解缘”。  相似文献   

7.
邹韬奋:《世界知识》的亲密战友谈到早期的《世界知识》,就不能不说到邹韬奋。许多人都知道邹韬奋。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邹韬奋由一个热血青年而“靠近了党”、在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的过程中,他的身后始终站着胡愈之。对邹韬奋影响最大和最直接的共产党人就是胡愈之。胡愈之创办《世界知识》时邹韬奋给了他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姚东桥 《世界知识》2008,(20):65-65
前些日子,收到萧扬的来信。如果用“世知人”来称呼我们这支编辑团队的话,萧扬可称得上是老世知人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到《世界知识》。此前他担任张闻天的秘书,当年就是一把好写手。张闻天出事后,他就成编辑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担任《世界知识》杂志主编,后出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现在他已退休多年,但他读书写文章仍敏捷如初。特别是,和他交谈起来仍能感受到《世界知识》的岁月在他是记忆深刻的,其实,他本人也许不知道,他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我是《世界知识》杂志的一名老读者。记得在1956年我12岁时,从《世界知识》上读到“怎样学习国际时事”笔谈会的文章,作者有刘思慕、李纯青、王铁崖、梅汝璈等专家。笔谈会向读者介绍学习国际时事的方法和体会。我如获至宝,把那些文章汇集在一起,保存至今。从1957年开始,我就坚持订阅《世界知识》,直到“文革”《世界知识》停刊。1979年《世界知识》复刊的消息传出时,我正在南京护理沉疴不起的父亲,我当即汇钱给泗阳的亲戚拜托他为我订阅《世界知识》。从那时至今我一直订阅这本我喜爱的杂志不辍。  相似文献   

10.
他是胡愈之先生的弟弟,他是《世界知识》从创刊之日到五六十年代的主要撰搞人之一,他是素以勤奋刻苦、忠厚朴实著称的老报人。 1934年9月,一本介绍国际知识、观察和分析环球时势的刊物《世界知识》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东方大都市上海滩问世。它是由老一辈新闻出版家胡愈之先生创议,由一贯倾向进步的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编辑发行的。  相似文献   

11.
1949年9月,《世界知识》第一次为自己举行了纪念活动——纪念创刊15周年。编辑部的同人们去找了他们一直崇敬、过去曾给他们许多关怀的周恩来。于是就有了周恩来的这幅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到现在。1950年《世界知识》从上海迁到北京,1957年成立直属外交部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周恩来曾在外交部的讲话中鼓励外事干部阅读《世界知识》,《世界知识》也是他自己经常阅读的杂志。1956年周恩来批准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西方国际问题著作。与周恩来一样,邓颖超也对《世界知识》非常关怀。1984年她为…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这一代编辑,只有个别人见到过本刊创办人胡愈之先生,但是对他的创刊词人人都不止读过一遍。创刊词中具体谈及的问题也许时过境迁,但它的思想、气势、呐喊乃至文采,依然光芒四射,令人有“高山仰止”之叹。在迎接9月9日这位伟大智者百年诞辰之际,重发他的创刊词,该是本刊对他的最好颂扬和纪念。胡愈之对社会进步做出过超乎寻常的贡献,《世界知识》远远不是他的一切,但《世界知识》却是他创办的诸多杂志中唯一生存至今的。毫不夸大地说,胡愈之是我国国际问题领域的拓荒者,《世界知识》创刊词是拓荒者慷慨激昂的宣言。在他的身后,涌现出一群又一群光彩夺目的国际问题智者……  相似文献   

13.
章百家 《世界知识》2014,(18):16-19
作为《世界知识》80华诞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杂志社邀请众多学者,举办以"中国外交新思想及建立国际话语权的努力"为题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闵永年大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说,胡愈之先生在《世界知识》创刊词里作出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这一著名论断。80年来,《世界知识》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周恩来同志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在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她永远站在传播世界知识的前沿。她为传播世界知识、让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她的办刊理念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知世界,打造外交文化,传播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创刊在1934年。那时日寇正步步进逼,广大人民被国民党禁锢在黑暗中。胡愈之先生在创刊词上激情地说,《世界知识》在这个时候呱呱堕地,决不是偶然的。他呐喊:祝福这小东西罢!它将帮助你认识世界!在走向“世界的中国”的途程上,它将尽一点小小的力量。“世界的中国”,一语震聋发聩,召唤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中华民族的图存救亡、为扫除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奋笔疾书。本文作者郑森禹同志便是早期投入《世界知识》工作的积极的一员。“文化大革命”以后他曾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发表郑森禹同志的这篇文章,一是为了不忘前辈的业绩和初衷;二是为了在温习《世界知识》的历史中了解时代的前进;三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监督我们,鞭策《世界知识》不辱使命。一本杂志存在和成长60年,是很不容易的。它历经坎坷,同时又得到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它之有今天和今后,说明时代需要它,我们的事业需要它。  相似文献   

15.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自去年从报刊亭初识《世界知识》以来,已订阅了一年,它每一期的内容都使我获益良多,为贵刊朴质、平实的文风及作者理性、睿智的才思所触动。现今市场上的书报杂志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世界知识》如不是因为它七十年如一的办刊理念及令读者称心的质量,是无法长期占有一块固定可观的市场份额的,可见贵社在此方面的“内功”之深。《世界知识》对国际政治经济覆盖面应该还是很全面的,我父亲自我向他推荐贵刊以来现在几乎是每期必览、无一不读,他的工作也因长期阅读《世界知识》受益不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相似文献   

16.
罗洁 《世界知识》2014,(2):66-67
第一次听说察哈尔学会,是三年前一个作者要求修改他的个人身份介绍。那是一位跟《世界知识》合作多年的学者,之前杂志介绍他写的是某大学的副教授,那次他把身份改成了“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我在《世界知识》杂志散了近二十年r,跟国际问题界的很多机构,包括官方的、民间的,甚至国外的都打过交道,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听说察哈尔学会,是三年前一个作者要求修改他的个人身份介绍。那是一位跟《世界知识》合作多年的学者,之前杂志介绍他写的是某大学的副教授,那次他把身份改成了"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我在《世界知识》杂志做了近二十年了,跟国际问题界的很多机构,包括官方的、民间的,甚至国外的都打过交道,却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世界知识》80华诞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杂志社邀请众多学者,举办以"中国外交新思想及建立国际话语权的努力"为题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闵永年大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说,胡愈之先生在《世界知识》创刊词里作出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这一著名论断。80年来,《世界知识》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周恩来同志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在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她永远站在传播世界知识的前沿。她为传播世界知识、让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她的办刊理念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知世界,打造外交文化,传播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9.
毕平非同志来信指出,本刊“《复刊词》中对于曾为《世界知识》作过贡献而又为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同志,列举其名,表示悼念,这是很必要的。”但他认为,“感到不足的是,名单中没有提《世界知识》杂志第一任编辑负责人、受林彪‘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离休干部邵宗汉同志不幸于1989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2岁。邵宗汉同志是《世界知识》杂志老一辈的作者和始终如一的热心支持者。早自30年代《世界知识》创刊之日起,他作为进步的文化人,就积极支持它,成为它的特约撰稿人。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在国内和马来亚、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地从育革命活动,主编过多种进步报刊,在新闻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50年代初期,他先后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和《光明日报》总编辑,以后转到外交部,担任新闻司副司长和研究室副主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