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可溶性聚苯胺衍生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OT、PDMAn、PmClAn、PAn几种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讨论了环取代基和掺杂对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的影响,并从高分子链结构的变化及轨道能级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环取代基的体积加大,数量增加,电负性增强将使有效共轭长度变短,紫外光谱中吸收峰蓝移.而质子酸掺杂后分子链中形成半醌式自由基阳离子,电活性大大提高,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也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电化学及现场光谱电化方法在非质子介质已腈中研究了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钢(Ⅱ)配合物Cu(Ⅱ)(DEADTF)2氧化还原行为,指出该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可经历一步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同时还可发生一步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第一还原反应发生在中心金属铜上,形成一价钢配合物,其第一氧化反应也发生在金属铜上,形成三价铜配合物,而其第二还原和第二氧化反应则均发生在配体上。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个新的含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盐的金属配合物,[M(imbz)2]*nH2O[M=Cu(II)、Ni(II)、Cd(II),imbz-=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根,n=1或2],用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磁化率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imbz-通过咪唑氮原子和羧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了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丙酸为溶剂,吡咯与4-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5,10,15,20-四(4-取代苯基)卟啉.根据卟啉Soret带和Q带的特点,用紫外可见光谱协助监测柱层析中满足特征谱带的流出组份,快速分离纯化卟啉.以5,10,15,20-四(4-甲氧羰基苯基)卟啉为配体,与不同金属离子反应得到金属卟啉,对其进行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  相似文献   

5.
对近50年来双-(二硫代酯基)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归纳和详细的比较,阐述了它在医药、生物学、化学以及环保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其聚合物合成表征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苯甲酰基)-N′(1,2,4-三氮唑[1,5,α]嘧啶基)硫脲类化合物,对其产率,物理性质作了首次报道,采用UV,IR,1HNMR,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在100mg/L的浓度下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在10mg/L的浓度下具有明显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N-芳基 -( 1′-羧甲基二茂铁基 )乙酰胺的薄层色谱行为和紫外光谱 ,发现异构体的 Rf 值呈现 Rf( o-R) >Rf( m-R) >Rf( p-R)的变化规律 ,不同 R基取代位置相同时 ,Rf( CH3)>Rf( OCH3) >Rf( OH) ,Rf( Br) >Rf( I) >Rf( Cl) .异构体的紫外光谱 K带λmax值随 R基团不同与 Rf 值呈相反的变化关系 ;苯环上 R取代位置相同时 ,λmax值随 R基给电子能力 ( CH3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5对meso和dl-2,3-二氰基-2,3-二(p-X-取代苯基)丁二酯二乙醋的(X=OCH3、CH3、H、Cl、NO2)研究发现,meso—异构体的γC=0都高于相应dl-异构体的γC=0而meso异构体的γC-O-C却比相应dl-异构体的低,立体异构体直观地在红外光谱上反映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β-(5-R-苯基-2-呋喃基)乙烯基-3H-吲哚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对各谱带归属进行了研究,确认λ~1,λ~2是分子局部共轭结构部分引起的,λ~3是分子整体共轭的表征,λ~4为聚集态谱带並求得聚集数为2,还讨论了R对λ~3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参考了51篇文献,对超亲核酰化反应催化剂4-二烷基氨基吡啶系列化合物和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4-(N,N-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4-(N,N-二烯丙基氨基)吡啶(DAAP),聚合物负载烷氨基吡啶,烷氨基吡啶高分子化合物等.此外,叙述了该类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法合成了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甲酯(DEGMA)接枝的pH和温度敏感的壳聚糖(chitosan,CS)聚合物(CS-g-PDEGMA)。CS-g-PDEGMA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CS-g-PDEGMA/PTX纳米颗粒。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动态光散射仪(DLS)对CS-g-PDEGMA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为33℃,呈球形且分散良好。体外释药研究表明,CS-g-PDEGMA聚合物有pH和温度响应性,且CS-g-PDEGMA/PTX纳米颗粒的药物缓释效果较好。由此可知该聚合物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132-氧代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1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重排成红紫素-18甲酯2,继续与盐酸羟胺的酰胺化反应得到红紫素-18内酰胺3;1与邻苯二胺的缩合反应生成苯并咪唑并红紫素-18甲酯4,与重氮甲烷的Tiffeneau-Demjanov重排反应分离出维尔啶(verdins)衍生物5.对132-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1的外接E-环反应机理进行讨论,并解释和总结了所得叶绿素类二氢卟吩的最大可见光吸收波长的变化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DPE/PEO,LDPE/PEO,PP/PEO,PS/PEO共混材料的流变性。PEO具有反常流动行为,即温度越高粘度越大,这种行为仅反映在混合程度差的PP/PEO,PS/PEO共混材料中。当PEO重量分数小于或等于0.15,可改善聚烯烃系列的加工性。聚烯烃系列/PEO共混材料的表观粘度-组成曲线呈负偏差类型,与PEO是否渗出在材料表面有关,可用“可形变液滴”的两相流体模型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相似文献   

15.
以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五唑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L/6-311g(d,p)方法,进行了反应机理分析.在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五唑分子结构全优化的基础上,对其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进行了量子力学计算.根据反应机理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各反应步骤的特点;根据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的计算结果,对谱图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正丙酸、冰乙酸和硝基苯为混合溶剂,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 合成了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然后以THPP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异丙醇中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卟啉(TEPP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THPP和TEPPP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1 349 cm-1和916 cm-1处为TEPPP卟啉环中C = N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和环氧化物环的(C―O―C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TEPPP的1H NMR谱图中,在δ 2.92~4.60内5个位移峰峰面积比为1:1:1:1:1,与TEPPP中环氧基团的不同氢原子数比相一致.TEPPP的UV-Vis谱图具有与卟啉结构相符合的吸收峰.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THPP和TEPPP的荧光性质,并计算得到了二者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08和0.16.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利用ABAQUS软件对纯砂地基、水平加筋地基和水平与竖向(H-V)加筋地基进行多组数值模拟.采用安全系数分析H-V加筋地基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后处理功能观察地基在强度折减系数增大过程中塑性区的扩展情况及最后破坏时的破坏面,并对不同加筋地基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V加筋能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大幅提高;地基的破坏模式因加筋体的存在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同等试验条件下,H-V加筋效果高于水平加筋,单层H-V加筋地基的加筋效果随加筋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8.
就以不同刚性分子链热致液晶聚合物(LCP)为分散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共混物熔体经过一系列流场发展起来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ET/LCP共混物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共混物熔体的粘度介于两种纯组分高聚物熔体之间,并且各组成的流动曲线于γ=600s~-1时相交;LCP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ET熔体大;随着LCP含量增加,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下降;LCP材料性质不同,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分散相流体粘度大于基体高聚物的熔体粘度时,分散相很难变形;当分散相流体粘度小于基体时,则分散相的形态发展与加工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苯并(口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步法 ,以部分交联的聚氨酯 (PU)为聚合物 ,以双酚 A型苯并嗪 (BA)为聚合物 合成了聚氨酯 /苯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 (PU/BA IPN) ,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同时应用升温红外对 PU/BA IPN的聚合进行动态跟踪 .结果表明 ,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受体系结构形态的影响较大 .而形态主要由聚合物 (即 PU)的交联密度控制 ,体系的组成对形态影响呈非线性 .体系中存在的活性官能团——氨基团对苯并嗪的开环聚合有催化作用 .  相似文献   

20.
碳化锆镀层的化学气相沉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碳化锆是一种重要的高熔点、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开发利用高温气冷堆 ,用碳化锆镀层替代碳化硅镀层制备新型的包覆燃料颗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 ,选用四氯化锆、丙烯、氢和氩的反应体系 ,在直径为 5 5 m m的流化床沉积炉中制备碳化锆镀层。为控制四氯化锆粉末的流量研制了专用的送粉装置。研究表明碳化锆镀层的密度随沉积温度而变化 ,反应气体中碳锆的原子数比值和氢氩流量比值影响碳化锆镀层性能和结构。在沉积温度 16 0 0℃左右 ,反应气体中碳锆的原子数比值小于0 .5和氢氩流量比值大于 1.0时 ,可以制备出高密度的碳化锆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