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正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对《生命是什么?》这本提出了当代分子生物学中许多重要概念的著作进行了重温和述评。《生命是什么?》(1944),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利用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具体但同样具有挑衅性的问题。他问道,是什么让生命系统与已知的物理定律相悖?他给出的答案现在看来是有先见之明的:生  相似文献   

2.
今后几十年间科学将起什么样的变化?科学家的生活也将发生变化吗?这里将以物理学与生物学为中心试作预测。过去四十年间,科学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从基本粒子开始,以迄于分子生物学、地球地质学史等与宇宙有关的大多数侧面,人类的理解已经大大加深了。在四十年前能够予测过这样急剧变化的人,就我所知,显然是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要你提出振兴美国21世纪生物经济潜能的主张,你会怎样做?这是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在2011年10月发表的"信息征询"(RFI)中提出的问题。令人费解的是,RFI提出的重点领域却让人觉得缺乏深谋远虑。  相似文献   

4.
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新涛 《科学通报》1995,40(7):577-577
研究自然界中固氮酶是如何把氮分子转化为氨的课题已经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热点之一.1992年,Kim和Rees发表了棕色固氮菌(Av)的固氮酶的分辨率为0.27nm的晶体学分析结果,他们最近又进一步与Chan合作发表了分辨率为0.22nm的固氮酶晶体学分析结果,阐明了FeMo辅基和P-簇对活性中心模型结构.Bolin等也发表了对巴氏梭菌(Cp)的固氮酶的分辨率为0.22nm的晶体学分析结果.这些重要结果,标志着固氮酶研究已经上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含有质子.质子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永久不变的东西.质子果真是稳定不变的吗?这是目前物理学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多年前我们就提出过粒子缓慢演化的猜想.近几年来,国外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从大统一理论的角度纷纷提出质子衰变的预言,还定量地预测质子的寿命约为10~(31)~10~(32)年.最近,许多  相似文献   

6.
学习有捷径     
提起学习、考试,大概每个学生(包括过去的、现在的)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学习?这个问题恐怕是人生的一个永远的课题。应广犬读者朋友的要求,本刊组织了这一特辑,从几个方面对此发表一些看法。今后还将陆续就此话题谈下去,欢迎各位明友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个个体、同一个细胞中,为什么有些基因得到表达,而大部分基因却保持静默?这就是基因表达的调控问题。为什么一个受精卵可以分化为成体中各种各样的组织细胞?为什么正常细胞会转化为癌细胞?这些都将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找到答案。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这种研究的历史只有20多年,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1961年法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诺达(J.Monod)和雅各布(F.Jacob)创立操纵子学说,开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先河。操纵子学说的大意是:细菌体内存在着一类称为“操纵子”的调控系统,这一系统控制着基因的转录,例如乳糖操纵子  相似文献   

8.
指示生物研究——海洋浮游生物学的新动向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生物研究的蓬勃发展,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另一个新动向,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 利用浮游生物作为水团或海流(简称“水流”)指示种的研究日益增多,成为目前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课题;(2) 指示生物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现已扩展到海洋其他方面,如寻找鱼群、渔场,勘探石油资源,以及测定污染程度等。上述指示生物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今后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东海 《科学通报》1992,37(17):1565-1565
蛋白质溶液构象是分子生物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设计的计算程序DISGEO,DISMAN,DISNMA(待发表)是根据距离几何原理设计的,以核磁共振技术的NOESY和COPY谱获取多肽链中原子对(主要是H—H对)距离约束计算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目前这些程序设计细节尚未报道.而多肽链中原子之间距离的计算是设计这些程序的关  相似文献   

10.
书讯     
《科学通报》2005,50(2):144-144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第4版)(译)编者:F.M.奥斯伯、R.E.金斯顿、J.G.塞德曼,等译者:马学军、舒跃龙、颜子颖、王海林出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定价:130元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红宝书”的《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Shor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是知名度很高、不断更新的《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编》(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系列的精简版本,其囊括了《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编》中所有基本方法及其详细实验步骤,是一本实验室必备的工具书.在上一版推出5年后,新版即将面世.新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更…  相似文献   

11.
孙毓麟 《科学通报》1978,23(2):79-79
真核细胞染色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由于对原核细胞遗传物质结构与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近几年实验技术的发展,才使这项研究逐步发展起来,但是,至今这项研究工作仍处在初始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去解决。本文仅就真核细胞染色质亚单位的研究近况做一扼要介绍,这是最近几年对染色质精细结构的新认识。关于真核细胞染色质组成的有关情况,可考参本刊1974年第八期中“关于染色体的构成和模型”一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蓬勃发展的需要,198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投资,开始筹建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植物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有关课题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研究实体,依托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3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3人,另有客座人员15人.现任实验室主任:许智宏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主任:洪国藩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洪孟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类视觉与计算机视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斌 《自然杂志》2002,24(1):51-55
从视错觉等视觉生理现象以及知觉的特性出发 ,对人类视觉与计算机视觉进行比较 ,并根据目前对人类知觉活动 (特别是视知觉活动 )的认识程度讨论计算机视觉目前的状况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译自美国生物学史家艾伦的著作《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1978年剑桥大学印)的第七章。这本著作从生命科学内部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角度,从生命科学与哲学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从社会历史背景对生命科学发生的影响的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了遗传学、胚胎学、进化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几个最主要的领域中的科学活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既有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又富有思想性、理论性的科学史著作。自从人们完全确定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以来,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己有整整三十年的历史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至今仍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史能够为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提供哪里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篇译文也许能帮助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荣  赵刚  陈晶  麻远  赵玉芬 《科学通报》2000,45(8):785-798
人工核酸切割试剂尤其是定点切割试剂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近20年来有关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目前人工核酸切割试剂的切割机理可以分为自由基机理,磷酸酯水解机理和消去机理3大类。综述了这3类切割试剂切割试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始终是一个敏感的研究领域。《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意义》一文介绍了有关病毒受体的研究概况,这是分子生物学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欧文·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发表于1944年的著作《生命是什么?》,把当时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吸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但该书的主要功绩在于她使Timoféeff,Zimmer和Delbrück早先发表的一篇论文从默默无闻中解脱出来而得以普及。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75年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米尔斯坦(Milstein)和科勒(K?hler)首创能够大量生产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纯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单克隆抗体已在医学的各个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在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肿瘤学以及其他临床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前列腺素-环氧酶活力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周 《科学通报》1986,31(2):148-148
一、前言 前列腺素(Prostaglaodin简称PG)是生物体内一种活性很强、生物功能多样的调节性物质。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领域。目前对前列腺素(PGs)的研究日趋深入,各种PG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的生理作用业已证实,许多新的PG类型也相继发现。近年来,为了深入探讨各类PG的生物学意义,检测PG的方法也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从1979年后  相似文献   

20.
A至I RNA编辑: 遗传信息修饰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芳  罗晓星 《科学通报》2003,48(12):1251-1255
A至I RNA编辑(A-to-I RNA editing)是一种遗传信息修饰机制, 是基因调控在转录后水平发生的另一重要事件, 也是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的重要补充. A至I RNA编辑酶可催化转录初产物RNA前体(pre-RNA)中特定部位的腺苷转变成肌苷, 从而产生新的遗传密码, 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 哺乳动物体内已知的几种A至I RNA编辑底物均编码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 其编辑变化可引发相应疾病, 提示A至I RNA编辑缺陷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由于目前明确的A至I RNA编辑的底物较少且均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 寻找更多新的受ADARs调控的下游基因, 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A至I RNA编辑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并将对分子生物学理论作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