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宜昌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宜昌城市形象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理念,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薛翔燕 《科技信息》2007,(18):51-52
本文在论述兰州具有山水相依的自然环境,教育、经济、政治中心的城市地位及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本着准确性、独特性、公众认同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兰州市的城市形象定位进行探讨,建议以“中华陆都,黄河明珠”作为兰州市的主题形象。  相似文献   

3.
惠州大道连接惠州市区、惠州火车站、广惠和惠河高速公路,是一条代表城市门户的道路,其景观工程对体现和展示惠州城市形象和个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大道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突破传统的惰性,要求新颖,把抽象式园林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起来,自成一体。主要路段前四期工程早已完成,现在的园林路色彩明快、线条简洁,如一条彩带,成为惠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了惠州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王强 《科技资讯》2008,(15):122-122
山水园林城市是"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的有机融合,是山、水、城、林的科学结合,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城市形象的高度优化,它是当今世界"生态城市"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2007年11月,"晋升省级园林城市"的喜讯传遍本溪,从昔日污染严重城市变成省级园林城市,本溪市民亲历和见证了整个过程。本文以本溪市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莉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24-25,33
城市形象管理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科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城市形象管理的内涵、原则及程序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城市形象管理是城市管理者组织相关人员对城市的现有条件进行分析、提炼、组合、优化,使城市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获得知名度、美誉度,获得良性发展的活动。进行城市形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科学统筹的原则,成立城市形象管理领导机构、调研城市形象构成要素现状、进行城市形象定位、设计城市形象、进行城市更新管理、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与营销、进行城市形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时代需要适时调整城市形象是城市形象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形象定位的依据,以及武汉市城市形象的现状,并在将武汉市定位为国际性特色风景旅游城市、中部经济核心城市、科教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武汉城市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动漫文化这种新媒介的影响力对城市形象进行传播、推广,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动漫文化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包括把城市作为动漫的背景空间、打造以城市为主题的动漫、发展动漫产业、举办动漫活动等多种方式。运用动漫文化传播城市形象具有优化形象、聚焦媒体、累积形象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动漫文化进行城市形象传播要主动借势宣传并与自身形象定位契合。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吐鲁番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条件与城市特色入手,进行城市形象目标定位,提出了吐鲁番城市形象塑造的构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要塑造好城市形象,就要找准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常德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文化名城建设中,应从常德城市形体形象的文化定位、常德城市行为形象的文化定位和常德城市精神形象的文化定位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态关学的基本原理,以四川省达州市城市形象的建构为例,论述了在自然景观上,保护山水形态使其生机盎然;在人文印象上,保留城市记忆让历史延续;在心灵意象上,保持乐观意绪使身心和谐。从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的思路是将城市整体而并非个别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取决于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引力.文章在分析芜湖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认为芜湖应确立城市观光/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并重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芜湖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应为“青山绿水中的现代商城”.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研究从2000年至2018年惠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并针对其景观生态发展突显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惠州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的绿色城市定位提供规划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19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惠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其中林草地占景观总面积达64.21%,占据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主导地位;(2)200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面积:未利用地>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而急剧减少,转化后三类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总体变化不明显;(3)惠州市2000—2018年各景观类型趋于均匀分布,存在多种优势种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也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城镇用地边缘离散化,地类之间连接紧密性下降等问题出现。建议通过构建城市三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及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方式对惠州市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3.
淄博市系历史上相对独立、互不统属的五个主要行政单元逐渐发展演变而来,最终形成的“组群式”结构布局的大城市.这种布局一方面有利于规划,有利于城市各项功能的全面发展.既保护了环境,维护了城市生态平衡,又避免了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其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不及集中式大城市,且各功能区相对独立,空间模式趋同,不易形成大城市风貌.本在分析淄博市城市结构利弊的同时,对淄博市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人文地理学关于城市地理的有关理论出发,对运城市的形象进行了定位、规划与设计,使其形象更加鲜明,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形象的城市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形象的角度,重点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探讨了相应的思路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形象的城市设计模式。笔者强调营造城市形象已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感性意象与理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过视觉和情感建立最直接的城市意象,但是这种感性的意象不能用来控制城市的发展和设计.城市必须要有宏观清晰的结构和有序的肌理,体现高度的理性,以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所有复杂的城市问题得到应有的寄托.感性的认识城市,理性的设计城市.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旅游开发中的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旅游开发可以促使一部分具有旅游资源的小城镇良性发展.小城镇发展近乎“千镇一面”,形象塑造是小城镇旅游开发的核心.根据城市形象设计学,小城镇旅游形象塑造按照分析——定位——表述的技术路径来进行,文章以山西小城镇旅游开发为例对小城镇形象塑造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城乡一体化概念出发,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探讨了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在分析嘉兴市城乡空间特征及城乡空问一体化规划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市域城乡空间一体化结构方案。即形成由主城-副城-新城-卫星镇-乡镇社区-乡村社区组成的城乡网络结构,并对支撑该结构的城乡交通网络作了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试论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和城市形象塑造途径为重点,分析讨论了品牌与城市品牌的内涵及其作用,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提出通过城市品牌的打造来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实地调查分析、比较分析和资料查询等方法,按照城市旅游意象要素对南阳市卧龙路、滨河路两条景观大道的实证研究,认为南阳市主要景观大道的城市旅游要素的可意象性不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