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恐龙,是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霸主。1993年,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为开端,全球掀起了一场恐龙热。许多人在潜意识里都把恐龙和古生物划上了等号,恐龙文化几乎一统古生物界。然而愈演愈烈的恐龙效应,让人们开始对这种庞然大物产生了厌倦,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恐龙称霸之前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恐龙。那么在恐龙世界里,谁又是头号大Boss呢?恐龙是地球中生代生物圈的主宰,而最大的恐龙种类——蜥脚类恐龙,也是迄今地球史上最大的陆地动物。目前所有已知身长超过20米的恐龙都属于蜥脚类恐龙,其中体形最大的梁龙,身长更是达到了54米。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变暖,恐龙复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嗯,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全球持续变暖,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小伙伴们这次真的惊呆了!两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全球持续变暖,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事实上,不仅人类畏惧高温热浪,其他大多数生物也是,一些物种甚至有灭绝之虞。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恐龙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科学家如今不断发现新的恐龙种类,大约每一两个星期就会命名一种新的恐龙,而且他们正越来越精确地重建那螳最大名鼎鼎的恐龙(例如暴龙和三角龙)。不过,尽管我们对“爬行动物时代”的探索进展不断,恐龙群体却继续把诸多未解之谜摆在我们面前。下面就是十个依然困扰着科学家的恐龙之谜。  相似文献   

5.
去年夏天,在加拿大的艾伯塔恐龙公园内发现了一块食肉类恐龙的头颅骨,一位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柯里发现,它的内耳窦——使空气进入中耳的房室系统——与鸟类是完全一致的,这进一步证实了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柯里将它的上下颚和牙齿与其它食肉类恐龙的一家作了分析,发现食肉类恐龙的牙冠与牙根间有道缢痕,这说明食肉类恐龙比其它兽足类恐龙更接近于鸟类。另一明显特征是食肉类恐龙与鸟类的上下颚间无牙间平板,而其它大多数的恐龙都有。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40米已经灭绝的恐龙最大有多大呢?我们只能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恐龙化石来推测了。虽然不时有一些恐龙被授予"史上最大"的头衔,但这个纪录是在不断被刷新的,而最近坐在冠军宝座上的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最新发现的巨大恐龙。这具恐龙遗骨长约40米,高有20米,据推算这只恐龙的体重约为77吨,是现在陆地上最大的动  相似文献   

7.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性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1,(6):52-52
日前,考古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境内发现一支新恐龙物种暴牙龙。这种恐龙的骨骼化石是在新墨西哥州享有盛名的恐龙化石挖掘地点“幽灵农场”发现的,科学家认为暴牙龙可能是早期掠食性恐龙(生活在现今的阿根廷和巴西)和之后霸王龙等兽脚类恐龙之间“缺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示,大型的肉食性陆生恐龙在超过5千万年的时间里体型不断地缩小并最终演化成为鸟类。兽脚类恐龙在演化成为现代鸟类的过程中,它的体型从163公斤缩小到0.8公斤。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兽脚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唯一体型不断缩小的成员。兽脚类恐龙骨架结构的变化速度要比其他种类的恐龙快4倍,这有利于其生存。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一些恐龙会长得这么高—30米?一项研究发现,有效的肺、呼吸和卵生可能赋予了恐龙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生长优势。虽然一些恐龙后代的个头越来越大,但并非对所有恐龙而言都这样。科学家调查了包括祖龙在内的一些早期恐龙,由此发现一些种类的恐龙获得了庞大的身躯,但另一些则保持小个头,甚至还有一些展示出进化性个头"缩水"。科学家解释说,飞翔的爬行类——翼龙是在演化过程中保持小个头的最佳范例,此外还有许多种小型素食性恐龙(例如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1,(12):4-4
最近,科学家在美国阿肯色州西南部发现了一串恐龙足迹化石,是一头恐龙在泥泞地上行走时留下的,它们暗示这头恐龙长着内八字脚,是一种大型掠食性恐龙。现场发现了多种恐龙足迹化石,分布范围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其中包括8吨重的阿托卡高棘龙(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掠食性动物之一)和蜥脚龙(一种长颈食素恐龙)等。当地近期连遭暴雨,冲...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在我国新疆戈壁上发掘出土了一具恐龙化石,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身长达30米,是当时亚洲地区已发现的恐龙中最长的恐龙.为纪念中加科学家的合作,这种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  相似文献   

14.
如果真的将恐龙复活,如何管理恐龙园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既要让游客们能够尽可能近距离地观赏恐龙,又要让恐龙生活得安全又快乐,这是恐龙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责任. 管理庞大恐龙的挑战与照料其他一些大型哺乳动物所要面对的困难惊人地相似.例如,一头成年雄性非洲大象可重达7吨,与一头暴龙的体重相当.而一些食草恐龙,如属于蜥脚类的梁龙,体重是暴龙的三倍,但它们的动作却要迟缓得多.因此它们带来的麻烦要比速度更快的捕食类恐龙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诸城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因为恐龙化石资源丰富而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这里不仅出土了恐龙骨骼化石,还发现有恐龙足迹及恐龙蛋化石,并创造了多个恐龙界的世界之最。例如,诸城有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骨骼化石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群。而最受人关注的,也使得"龙城"名扬世界的,就是这里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化  相似文献   

16.
恐龙新说     
时下,一场"恐龙热"正在全球掀起。恐龙的发现,时间不长,英文中恐龙这个词,是1841年才由英国生物学家理察德·欧文以希腊文的字根创造出来的,意为"恐怖的蜥蜴"。至今研究恐龙的历史不过百余年。由于恐龙的生存年代距今6500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在世界上恐龙残骸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辽宁省义县地层的陆家屯岩床,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年代在大约1.2亿年前的一窝共25头鹦鹉嘴龙化石。这些化石的位置和性质显示,这些恐龙是一起死的,死因可能是由火山爆发造成的山体滑坡。鹦鹉嘴龙是一种外形像瞪羚的素食恐龙,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多的恐龙之一。这暗示这一窝恐龙实际上是一个"托儿所",一头成年恐龙在这里照看小恐龙。  相似文献   

18.
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打造出来的恐龙世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并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侏罗纪时代”场景的体验,专门设计的“参观墙”可让游客通过最佳视角来观察恐龙活动,同时保障恐龙园内动物和参观游客的安全.在未来的“伊甸园工程”中,游客既可以观察虚拟机器人游历恐龙园的情景,也可坐在全透明的游览工具飞行舱里,从空中俯视恐龙园全景和恐龙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6,(2):5-5
科学家以往认为,在恐龙统治时代,恐龙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而那时的哺乳动物体型矮小,在恐龙面前不堪一击。然而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在 6500万年前,有些哺乳动物的体型已相当大,其中有些甚至还能捕食恐龙的幼体。  相似文献   

20.
极地恐龙     
说到恐龙,你的头脑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身躯巨大的恐龙闲庭信步于闷热的沼泽或茂密的热带丛林.其实不然,寒冷的极地曾经也是恐龙繁衍生息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