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某女,25岁,G IPO孕17W+6,产检,常规行B超检查。既往体健。超声显示:胎儿头颈部探及一个6.8cm×6.6cm囊性包块,囊壁厚,内有分隔。另可见整个胎儿皮下均可见无回声区(见图1、2)。超声诊断:胎儿如孕17周,考虑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合并全身水肿。后引产经病理证实为:水囊状淋巴管瘤合并全身水肿。讨论:水囊状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系统发育缺陷所致,其大小、结构均有很大差异,其囊壁可很厚,包绕在胎儿颈部及躯体上部,内有分隔。大的囊肿内常见较粗的中隔,由胎儿颈部伸向囊内,囊的其余部分可为稀疏状分隔。据证实,中隔是由胎颈部结缔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2.
<正>颈部淋巴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脉管系统先天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我院从1991年至1995年应用整形手术方法,治疗26例儿童颈部淋巴管瘤,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的高频彩超表现。结果:10例中,8例囊壁呈完整光滑的线状回声,囊肿可见分隔,内为无回声区。囊肿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2例表面有增厚的强回声结构,切面呈海绵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是诊断淋巴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3例,头颈部、颌面部、腋窝、大网膜),体表软组织组(15例,胸壁及腹壁9例,四肢4例,臀部2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囊性肿物,囊壁菲薄,内有细条状分隔,增强扫描低密度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呈点状、条状、网格状强化。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部位、大小及累及范围,多数能作出定性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连树华 《甘肃科技》1998,14(2):22-22
淋巴管瘤是胚胎性淋巴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先天性淋巴系统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自1982年~1996年手术治疗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研究的12个病例中,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囊肿、鳃裂囊肿和淋巴管瘸各2例,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畸形和脂肪瘤各1例.其中,9例肿瘤位于腮腺浅叶;7例形态规则.5例形态不规则;9例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楚,3例分界不清;8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增强后2例不均匀强化,1例(脂肪瘤)未强化.结果显示.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MSCT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多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脉管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颈部均无异常肿大淋巴结.MSCT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瘤的患者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待肿瘤缩小及变硬后手术切除的方法,通过对治疗效果研究。探讨综合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方法。结果:6例病例通过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后,肿瘤都变硬。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程度最大达约原肿瘤的1/2,手术中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出血少。结论: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再手术彻底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操作容易、切除彻底等优点。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孕妇于某,怀孕31周,胎动消失2天来院。B超诊断:胎头下方,颈部可见10.6×10cm无回声光团,内可见线性强回声,胎心消失,胎头光环完整,颅腔构造正常,双顶径7.7cm,脊柱完整,羊水暗区10.0cm。4月18日行雷夫奴尔液中止妊娠4月19日20:45分娩一男性死婴,体重1700g身长40cm,双顶颈7.7cm,头围29cm,鼻、眼、耳外观正常,胸、腹部皮肤充血,外生殖器略有水肿和充血样变化。病理报告:淋巴管瘤。讨论淋巴管瘤在小儿也很多见,但是浅表性淋巴管瘤是罕见的,它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形态和分布特点以及VEGF-C和VEGF-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形态及其生成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探讨胰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胰腺癌组织标本23例,按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切取组织,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C/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LYVE-1标记淋巴管进行淋巴管计数.结果:VEGF-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范围相对较广,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癌细胞的胞浆中.而VEGF-D只表达于部分癌细胞浸润的腺管和腺泡中;胰腺癌组织中LYVE-1染色阳性的脉管具有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的胰腺癌组织的淋巴管数密度较VEGF-C和VEGF-D表达阴性组增多.结论:VEGF-C/D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和癌周组织的微淋巴管数量增加,提示胰腺癌组织中可能存在新生的淋巴管,癌细胞侵袭淋巴管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新生的淋巴管进入淋巴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手术配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完成2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手术中配合与体会.结果 2例全部成功,创伤小,恢复快,术中配合满意,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后腹腔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求高,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要相对固定,器械管理、保养要整体、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手术配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完成2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手术中配合与体会.结果 2例全部成功,创伤小,恢复快,术中配合满意,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后腹腔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求高,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要相对固定,器械管理、保养要整体、合理.  相似文献   

12.
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持组织液和血液平衡,免疫调节等重要机能.最近的研究表明淋巴管在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戈勒姆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又被称为骨溶解症,是一种伴随着骨内淋巴管(或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受累骨渐进性被溶解,吸收,消失为特征的极为罕见的慢性疾病,其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组织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呈5'-Nase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或血管的Alpase显示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淋巴管、血管区别开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皮肤真皮内有较多的毛细淋巴管,皮下组织和肌肉内可见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本研究同时作了光镜半薄切片,证实了上述的淋巴管分布。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裸鼠皮下移植后自发性淋巴道转移机理,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淋巴系统是动物体内防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免疫保护系统.它有淋巴、淋巴管和淋巴结三部分组成.淋巴管和静脉管相似,内有活瓣.动物体内的淋巴总是由器官中心流向表面,由身体四周流入颈静脉和后腔静脉,经心脏进入肺循环,使肺脏成为较早接受全身归流淋巴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例新疆细毛羊头部,用30%普鲁士蓝油画颜料氯仿溶液,在舌的粘膜层作问接淋巴注射,观察了舌尖、舌体、舌根各部的集合淋巴管及其所注入的局部淋巴结.并首次观察到部分羊有舌淋巴结,主要接受舌体中央部和舌根中央部的集合淋巴管.  相似文献   

16.
Wistar大鼠小肠系膜淋巴管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组织化学、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淋巴管墨汁活体注射法对大鼠小肠系膜淋巴管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肠系膜淋巴管的雏形出现了胚胎16天;(2)小肠系膜淋巴管弓有1-3级,分布不规则;(3)胚胎与成年期小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的超微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经常淋巴道转移。癌细胞如何浸入淋巴道以及其转移与鼻咽淋巴管系的关系,迄今未明。本文用印度墨汁为灌注剂,运用间接注射法,显示鼻咽粘膜等处淋巴管并显示墨汁在淋巴管内扩散的速度来推断其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死胎鼻咽粘膜淋巴管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管形态相似。墨汁在淋巴管内扩散的速度与家兔鼻咽粘膜类同,与家兔小肠浆膜下及横膈部相似,但与兔耳朵皮下比较,后者的扩散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乙酰肝素酶(HPA)含量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探讨HP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1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乙酰肝素酶、D2-40的表达情况,计算乙酰肝素酶平均光密度值与D2-40阳性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分析乙酰肝素酶含量与微淋巴管密度间的关系,同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微淋巴管密度和乙酰肝素酶含量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微淋巴管密度和乙酰肝素酶含量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1),癌组织乙酰肝素酶含量与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乙酰肝素酶与微淋巴管形成有密切关系,乙酰肝素酶可作为其临床疗效判断和新药研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支气管扩张分为两类——囊状和柱状扩张,并提出了一个动力模型来说明它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这个动力模型不仅在病理尸检中得到了满意的证明,并且从力学的叉管实验结果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这些验证表明在支气管扩张发展的过程中,与流动状态有关的几何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这个动力模型所推得的另一个结论是:大多数的蜂窝肺是后天形成的,它同支气管囊状扩张发生的机理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基本组织形态和纤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大体解剖为一对有弹性的中空薄壁囊状结构,内表面呈蜂窝状;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囊状肺分为气管、隔膜和肺泡的多级结构,与高等动物肺脏的基本结构相似,但肺泡数量少,表明其呼吸功能较弱.对纤维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气管和肺泡壁拥有较为丰富的胶原纤维.该文首次对大凉疣螈做了肺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