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MBL 13-U、植物乳杆菌(Lp)和嗜热链球菌(St)混合发酵牛骨粉,制备牛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通过正交试验,以胶原多肽质量浓度为指标,确定最佳菌种体积比为V(B.cereus MBL 13-U)∶V(Lp)∶V(St)=1∶1∶1,蔗糖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5%,骨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5%。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ACE抑制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接种量(质量分数)为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2 h,发酵液初始p H值为7.0。经验证试验,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多肽液的ACE抑制率最高为(51.73±0.65)%。针对牛骨ACE抑制肽的特性,得到混合菌种发酵牛骨粉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黄豆为主料,花生为辅料,对纯植物型酸奶的制作工艺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豆腥味的除去方法进行探讨和对菌种适应驯化,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优的原料组合与发酵条件:m(豆)∶m(水)=1∶8,w(白砂糖添加量)为3%,w(花生)为18%,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4 h,4℃下后熟40 h.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奶添加量88%,老鹰茶添加量5.08%,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比例为1∶1,低聚糖添加量为7.73%;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6.2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h.在此条件下,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指标符合GB19302的相关规定,乳酸菌数为1.7×107 CFU·mL~(-1),茶多酚含量为4.1mg·mL~(-1).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发酵豆粕的品质与豆粕的利用率低等缺陷,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以1∶1比例混合)为发酵菌株,进行单因素发酵豆粕的试验。以发酵温度、料水比、接种量及发酵时间为单因素,经优化试验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为37℃,料水比(m/V)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8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增幅最大为62.3%,呈偏碱性的酱香味;酿酒酵母菌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31℃,料水比(m/V)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60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为53.8%,具有浓郁的酵母香;乳酸菌发酵豆粕的最佳条件:发酵温度为37℃,料水比(m/V)为1∶1.2,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72 h,此时发酵豆粕粗蛋白质量分数为48.6%,有酸香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通过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蛋白凝胶,并对凝胶工艺和聚集体的性质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PI凝胶最优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5 h,发酵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6.5.此条件下持水性为46.00%,凝胶强度为23.67 g.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蛋白浊度、电位和平均粒径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乳酸菌发酵处理对豆类蛋白凝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为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在豆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下脚料中的内脏一般不能被正确处理或高效利用.本研究采用液体发酵工艺,以细菌数为检测指标,以罗非鱼内脏为基本营养发酵乳双歧杆菌Bi07,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m料∶m水=1∶7.5,m( NaHCO3)∶m(C3 H7 NO2S·HCI) =4:5,番茄汁体积分数为100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0℃,接种体积分数5%,初始pH7.0.本研究表明,罗非鱼内脏可以用于乳双歧杆菌的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7.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8.
以籼米为原料,以邵阳传统自然发酵法生产米粉的工艺为依据,以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为发酵生产菌发酵生产米粉。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对菌种配比、接种量、大米浸泡温度、大米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配比为9∶1,菌种接种量为5%,大米浸泡温度为30℃,大米浸泡时间为36h条件下发酵生产的米粉理化指标均优于自然发酵,感官综合评价得分为56分,比自然发酵米粉综合评价分高4分。  相似文献   

9.
为从牛骨中提取出抗菌肽以及探究发酵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以牛骨为原料,采用混合发酵法制备牛骨抗菌肽。混合发酵的菌株选用嗜酸乳杆菌(LA)、嗜热链球菌(ST)和经筛选安全无毒的蜡样芽孢杆菌(BC MBL13-U)。通过正交试验,以胶原多肽质量浓度为指标,确定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菌种配比V(BC MBL13-U)∶V(LA)∶V(ST)=1∶2∶1,蔗糖添加量(质量分数)2.0%,骨粉添加量(质量分数)4.0%。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以抑菌率作为指标,确定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质量分数)4%,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40 h,初始p H 7.0。经验证试验,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多肽液的抑菌率最高为(95.03±0.55)%。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牛骨抗菌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酸性蛋白酶饲料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饲料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基质配比及发酵条件对酸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基质配比为m(啤酒糟)∶m(豆粕)∶m(玉米淀粉)∶m(KH2PO4)=100∶9∶2∶0.2;最适发酵条件为:原料含水量为58%,发酵温度31℃,初始pH为5.5,发酵时间84 h.在上述条件下,酸性蛋白酶活力达7 800 U/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电荷守恒定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推导电荷守恒定律,并研讨与电荷守恒定律有关的物理问题:恒定电场、基尔霍夫定律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给定的互素的整数 p和 q,以 T(e,n)表示方程 xe≡ 1 (mod pq)的解的个数 ,当整数 e在某个集合上变化时 ,给出了 1|A|∑e∈ Alog T(e,n)的上界估计 .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